•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 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 【发布单位】82102
  • 【发布文号】川办发[1999]56号
  • 【发布日期】1999-08-23
  • 【生效日期】1999-08-2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 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关于
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一九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川办发〔1999〕56号)

省农业厅《关于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当前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指导性意见
(四川省农业厅 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

经过20日的改革和发展,我省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需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不高、效益偏低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相对不足,一些农产品销售不畅,直接影响了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为此,应抓住当前农产品总量充裕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调整思路和原则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必须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不能盲目、刮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总体思路,在保证总量供求平衡的前提下,面向市场需求,发挥区域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品质,加快转化增值,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提高种植业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一个前提、五条原则。
一个前提:即以粮食“稳七保八”为前提(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全省人均占有量保持在800斤以上)。
五条原则:
一是坚持面向市场,讲求效益的原则。必须面向市场调结构,为卖而产,为赚而卖。要立足本地市场,面向全省、全国和考虑国际市场。既要针对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要,又要研究和预测潜在的、未来的市场需求趋势,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要。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品,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区域性产业带,培植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坚持调改结合,稳步推进的原则。要严格保护耕地,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以改促调,以调促改。同时,调整结构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能搞掠夺式经营。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提质降耗的原则。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调整优化结构的推动作用,加速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新技术,改良农产品品质。大力推广省工节本降耗技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五是坚持农民自愿,引导服务的原则。要充分遵循农民意愿,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让农民自己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什么、种多少。不允许将种植面积层层下达到农户,强迫农民种这种那。严禁行政强迫命令和“一刀切”。要集中精力搞好政策落实、信息引导、技术推广、示范带动、市场开拓、组织运销等服务工作。

二、调整方向和重点
当前,种植业调整的方向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要重点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改良农产品品质,提高种植业整体效益。
(一)粮食作物。以改良品质为重点,稳定调减不适销对路劣质品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专用粮生产,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菜用粮生产。
1、稻谷。稳定中稻、一季晚稻面积,努力扩大再生稻保收面积,高琶望天田彻底改走旱咱。全省水稻面积可稳定在3280万亩左右,其中,中稻和一季晚稻3260万亩,早稻和双季晚稻各稳定在10万亩左右,再生稻有收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生产应以发展中档优质稻为主,做到不减产量又提高品质,逐步调减冈优、Ⅱ优等系列中品质较差品种,积极示范、扩大推广金优、D优、K优系列优质稻以及菲优多系1号、乐优3号等优质高产新组合。大中城市近郊,可依托加工企业,集中成片发展一定面积的高档优质稻,实行以销定产,优质优价,目前可选择种植昌米011、苏眉系列、湖南丝苗、台湾蓬莱稻、台A系列等常规优质品种。安宁河流域稻区除发展昌米011、凉丰香糯等高档优质稻外,大面积生产仍以种植粳稻为主,选用冕粳147、楚粳3号、高原粳2号等品种。龙马潭、合江、宣汉、德昌、岳池、蓬安、米易等应大力发展地方特种米。要大力推广杂糯间栽技术,扩大间作糯稻面积。总之,通过努力,逐年扩大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
2、小麦。全省小麦面积可保持在2650万亩左右,大力改良品质,发展专用优质小麦。瘦薄坡土可改种碗豆、大麦,川东南和其他地区一些下湿田可改种油菜、蔬菜、绿肥、饲草,大力推进旱地小麦预留空行改制,变种满土小麦和“夹夹行”为中厢、宽厢规范化带状种植。全省要大力推广“三高一好”品种,即蛋白质含量高(干基≥13%)、面筋含量高(湿基≥28%)出粉率高(≥70%)和面筋质量好(稳定时间≥4.5min),适合制作面条、馒头以及面包的优质小麦品种。近几年全省大面积生产应主要推广绵阳26、绵农4号、川育14、绵阳29、川麦30,积极推广绵阳农科所96-12、省农科院89-107、四川农业大学R7等新品种,尽快淘汰80-8、87-23、西辐4号、5号等劣质品种。我省小麦主要由于气候原因整体品质较差,但区域优势明显。粮食和农业部门要密切配合,选用专用品种,在川南建立优质面包小麦商品生产基地,选用宜麦7号、川麦28等品种;在攀西地区建立饼干糕点小麦商品生产基地(选用川农麦1号、西昌177等品种)和啤酒大麦商品生产基地,满足省内加工需要。
3、玉米。继续主攻玉米,依靠科技多方挖潜扩大种植面积,改善品种,提高产量。以饲料品质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目前可因地制宜选用推广鲁单203、川单15、成单201等高赖氨酸品种。依托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高淀粉、高油等专用玉米。适用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甜、糯玉米和爆烈玉米。
4、薯类。薯类作物既是粮食作用,也是饲料作物,还是经济作物,应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洋芋、红苕种苗脱毒技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饲用型、食用型和高淀粉加工型红苕新品种,淘汰干物质低、不耐贮藏的劣质品种。抓好加工转化增值,努力提高薯类生产效益。
5、豆类、杂粮。增加大豆面积,山区发展春玉米间作夏大豆,平丘区大力推广春玉米间作冬大豆和田坎豆。适当恢复豌豆、葫豆、高梁、小麦面积,积极发展芸豆、绿豆、红豆等传统名特优杂豆,建立豆类、杂粮生产基地。
(二)经济作物。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布局,重点抓好一批产业带、片、线,大力提高优质率,下功夫抓好商品化处理,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经济效益。
1、棉花。适当调减面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全省棉花面积可保持在100-140万亩,重点抓好10万亩以上、单产80公斤以上的主产棉县和重点乡镇。各产棉县要合理调整布局,集中建设具有规模和优势的基地乡镇。要抓好省工节本栽培和棉田综合利用,降低投入,提高效益。
2、油料。适当扩大油菜籽和花生种植面积,加速调减普通油菜,大力发展“双低”油菜。全省油菜面积可稳定在1050-1100万亩,花生面积300万亩左右。在区域布局上,以川西平原的成都、德阳为中心,川中丘陵区为重点,向盆周地区辐射,逐步在全省普及推广。重点抓好一批10万亩以上优质油菜大县。实行集中成片种植,统一供应良种,优价单收单储单加工单销售。在品种布局上,要大力推广蜀杂7号、蜀杂6号、川油18等“双低”杂交品种,积极示范种植“95001”等新品系,抓紧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常规品种。花生要大力推广天府9号、10号、11号等优质品种,抓好加工增值。
3、糖料。重点开发攀西蔗区,建设面积5万亩以上、产蔗30万吨以上的基地县。川中蔗区要以发展果蔗和果糖兼用蔗为主,提高植蔗效益。
4、蔬菜。因地制宜发展早市菜、淡季菜、精细菜和无公害蔬菜。宜宾、泸州等地,要大力推进设施栽培,提早上市季节。攀西地区要利用气候优势和设施栽培,突破秋冬季育苗技术,抢早上市,抢占秋冬季瓜茄豆淡季市场。大中城市近郊的蔬菜基地,要大力发展精细菜和无公害蔬菜,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化蔬菜。阿坝等秋淡蔬菜基地,可适当扩大规模,重点搞好品种结构调整,由单纯的叶菜类转向以茄果、瓜豆类为主。
5、水果。重点是更新改造,提高质量和档次。川南的宜宾、泸州、自贡等地以发展新系脐橙(奈维林拉、纽荷尔、白柳等)、锦橙二代优系、夏橙以及荔枝、龙眼为主;川中的内江、南允等地继续调整老品种,高换脐橙系列品种,发展鲜食加工兼宜的塔罗科血橙、柠檬、锦橙、桔橙等;攀西仍以发展名特优稀的石榴、芒果、澳州坚果为主;川西龙泉山脉应在发展桃、枇杷、早熟梨、杨梅等多种水果为主;三州重点发展优质苹、梨,适度发展甜樱桃、杏等新品种。对好的地方品种,如金堂、五通桥、资中的红桔(大红袍),要加大选育和提纯复壮的力度,适量保留。
6、其它作物。茶叶:我省茶叶生产尚有一定剩余市场空间,盆周山区要利用退耕还林的契机,适度发展新的无性系茶园。要继续抓好川西优绿茶、川南优质早茶和红茶、川东北富硒茶的区域开发,川中丘陵可适度发展优质茉莉花生产,为茶叶主产区提供优质茉莉花原料。要推广机制名茶,改进制茶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名优茶产量,提高名优茶品质。花卉:重点建设成都盆景、鲜切花和攀西种球、种苗及鲜切花基地,迅速改变“两多两少”(即鲜切花多、种球多,绿化苗木少、高档盆花少)的局面。成都及攀西地区要发展高档观赏植物;川西地区还要大力开发一批高档盆花,并不断增加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药材:是我省传统的优势产业,要依托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发展。麻类:目前苎麻市场略有回升。达川、广安等地要大力推广川苎4号、红皮小麻等地方良种,提高质量和效益。南充、遂宁、绵阳等地要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开发黄红麻新用途,可恢复和扩大种植规模。

三、主要措施和要求
(一)切实转变观念,加强指导服务。各级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强化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把工作重点从单纯抓数量、抓产量转移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上来,面向市场需求、优化调整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做好宏观指导、信息引导、典型示范、技术推广和产销衔接等服务工作。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地自然、经济、市场和技术条件,尽快提出调整规划和具体方案,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结构调整顺利展开。
(二)实行优质优价,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优质优价政策,拉开品种、质量差价,实行合理的等级、季节、地区差价。制定优价收购标准,完善相应的质量检测手段,切实改变混收混储混销的做法,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分级分类管理。特别是在优质粮油集中成片种植区,收购部门或龙头企业应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让农民吃“定心丸”,严格按质论价,不得随意压级压价,挫伤农民积极性。这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关键所在,务必狠抓政策的落实到位,鼓励、引导农民积极推进品种和品质的优化。
(三)调整投资方向,加强基地建设。农业投资要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当前,要及时调整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种子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方向、建设内容,增加优质农产品良繁体系、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的投资份额,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优质棉花、“双低”油菜等商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进一步加大山区、丘陵地区坡改梯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建立信息体系,加强信息引导。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加大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预测分析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体,定期发布政策、市场、价格、新品种、新技术等实用信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自主进行生产。
(五)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一是抓好优质种子(种苗)开发。以优质、专用为目标,兼顾产量和抗性,集中力量引进、选育、审定一批优质品种。加快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尽快组织优质种子(种苗)提纯、扩繁。分区域、分作物发布淘汰劣质品种、重点推广优质品种名录,引导农民调整品种结构;二是推广优质配套技术,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增产增收增效的间套复种技术;三是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重点推广种子包衣、旱作节水、旱育秧、抛秧、少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稿秆覆盖(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实用技术,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种、水、肥、药利用率;四是开发农产品贮运、加工、保鲜、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搞好产销衔接,加强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销地批发市场,发展季节性、临时性农产品集散地。要积极鼓励和扶持专业协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扶持运销大户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使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
(七)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监督管理。要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业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加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资料质量、计量的执法力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种苗和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