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 【发布单位】无锡市
  • 【发布文号】锡政发〔2009〕136号
  • 【发布日期】2009-07-13
  • 【生效日期】2009-07-13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无锡市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锡政发〔2009〕136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十三日

无锡市现代商贸业调整与提升行动计划(2009-2011年)

商贸业是城市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是实现最终消费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保增长、扩内需、稳就业、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商贸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商品市场日趋繁荣,相关行业健康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开放、畅通、竞争、有序的商贸发展格局,为商贸业的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以来,我市商贸流通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自2006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年翻一番”的目标后,2007年、2008年分别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4.75亿元和139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和22.6%。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的排名由2005年之前的第20位跃升到第14位。

2.拉动经济作用提升。消费增长持续领先于GDP增长和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和GDP增幅相比,由2005年的领先1.2个百分点扩大到2008年的10.2个百分点;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比,由2005年的低于3.6个百分点转变为2008年的高出10.5个百分点,商贸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3.城乡市场同步发展。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消费品市场不断增添新的活力,2008年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占全市的84%,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全市城乡市场逐步呈现同步发展,农村消费增速和城市消费增速相比,由2005年的低于7.9个百分点缩小到仅低于0.1个百分点。

4.新型业态丰富多样。新型百货店、大卖场、专卖店、连锁店、折扣店、市场集群和城市综合体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开始兴起并迅速向多行业、多业种扩张,在百货、日用品、家电、家居建材等领域连锁经营正在成为主要经营方式,品牌4S店成为汽车销售的主力。

5.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08年底,国际商业零售巨子已有20家入驻无锡,共开设34个门店,Armani、Gucci、Cartier等30多个国际一线品牌落户我市,商业开放度在长三角地区次于上海列第二方阵。

但是,我市商贸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总体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是商业布局不够合理,中心商区相对狭窄,分级商圈尚未成型,商圈功能不够完备,商业特色街发展层次不高,大市场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二是综合竞争力不够强,上规模、上档次、品牌影响力大的领军型企业不多,向外扩张和辐射的能力还不强。三是创新步伐不够快,连锁经营发展相对滞后,社区商业建设有待加强,商贸业文化内涵彰显不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四是社会对商贸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适应现代商贸发展的人才队伍不足。

(二)面临的形势

1.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严峻挑战。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和部署,着力扩大内需,有必要调整和提升商贸业功能,充分发挥商贸业在保增长、促消费、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商贸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自身也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作为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贸业对其他产业具有服务和促进作用,调整和提升商贸业有利于增强我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紧迫。流通力是衡量现代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达程度。发展流通产业,降低流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全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商贸业作为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板块,对其调整和提升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任务艰巨。调整和提升商贸业有利于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扩大居民消费,有效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保障供应水平,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进现代商贸业发展,把调整和提升现代商贸业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商贸业拓宽领域、丰富业态、改善管理、优化服务,促进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高效通畅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坚持统筹协调,发挥比较优势,加大整合提升力度,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辐射面广、竞争力强的现代商贸业发展格局;加快创新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商贸总体发展水平,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无锡打造成区域性的现代商贸业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1.科学规划原则。坚持商贸发展的重点和时序与我市城市建设的总体发展阶段相一致,城市功能与现代商贸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引导企业合理布点、错位经营、差别化发展;加大调整和整合力度,强化规划执行的严肃性,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2.创新创优原则。坚持推进存量做优做强和加快增量引进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活类商贸服务的发展和加快生产性商贸服务的发展相结合;推进传统商贸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加快发展新兴商贸业相结合。以大企业、大集团、大市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各类要素合理集聚,降低商贸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筑现代商贸业优化提升的新平台。

3.开放发展原则。扩大对外开放,积极采用国际和国内领先地区商贸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新型业态,吸引更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商贸企业落户无锡,加快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推进总部经济和连锁经营发展,引导商贸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

4.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形成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可调控的良性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商贸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5.便民利民原则。与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化相适应,推进商业网点和设施建设,建立便利、诚信、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商贸服务网络。

6.城乡统筹原则。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实现城乡联动、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从2009年到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17%以上,商贸业协议利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外资年均增长10%以上。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70亿元。力争商贸业增速在长三角地区保持领先,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地位攀升,商贸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继续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1.调整优化商业布局。认真组织实施《无锡市商业网点规划(2003-2010)》,启动“十二五”商业规划。一是加快推进“一主一副”中心商业区建设。主城区商业中心主要以着力打造“两路、两寺、一站”为重点,通过红豆国际广场、第一百货招商改造,重振中山路北端商圈,基本完成南长街、青石路的开发改造,完善商业布局,实现中山路商业街的延伸效应;拓宽改造人民路,加快恒隆广场、苏宁广场等重点商业项目建设,精心塑造人民路商业街;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商、旅、文结合,推动崇安寺二期、南禅寺三期错位发展;以古运河景观带为过渡,实现火车站地区南北功能性广场的互动发展。加快太湖新城功能性开发,依托行政中心、科教产业园、金融街等基础优势,初步形成以商务功能为特色的副中心商业区。二是重点推进以堰桥、东亭、河埒口、太湖广场、凤翔路、长江北路等为核(轴)心的片区商业中心建设。三是合理配置中心镇的商业资源,加快引进百业超市等5000平方米以上的主力卖场,继续推进肯德基等国际连锁名店进乡镇,做到镇镇有商业广场、镇镇有主力卖场、镇镇有名品名店。

2.推进发展社区商业。严格执行《无锡市社区商业建设规范标准(试行)》,进一步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方便居民生活,减少交通压力,提升生活质量。大力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双进”工程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到居民社区设立超市、生鲜店、餐饮店、便利店、洗染店和维修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网点,在有条件的社区推动发展睦邻中心。积极开展创建商业示范社区活动,到2011年,创建1―2个国家级、5―6个省级和40个市级商业示范社区。

3.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重点构筑农产品购销、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到2011年,新增农村各类网点1000家以上,其中新增“放心连锁超市”400家以上、村级“为农服务社”200家以上、“农家店”400家以上,实现镇村全覆盖。做好家电下乡各项工作,积极组织入围家电产品销售,完善配套服务,方便农民购买,拓展销售网点,到2011年网点达600家以上;做好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积极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4.做强做大专业市场。发挥市场在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功能和区域辐射作用,重点培育金属材料、不锈钢、机电五金等大型生产资料市场,集中建设城市保供的粮油、蔬果、肉类(荤食品)、水产品等四大基础商品市场,打造建材、小商品等区域性特色市场。推动市场整合提升,引导市场错位经营,增强市场批发能力。到2011年,商品市场成交额达4000亿元以上,超百亿元市场10个以上。

5.积极发展枢纽商业。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无锡锡东站,高起点完成站前商贸区总体规划,同步推进商业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火车站地区地铁、城际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线的交汇优势,在现有商贸业态的基础上,推动综合性立体枢纽商业的发展;依托地铁交通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建设城市地铁换乘站点及沿线商业,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有效利用交通沿线的商业资源,确保沿线商业设施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前瞻性。

(二)加大创新力度,丰富现代商贸发展业态

1.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积极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的意见》,加快万达商业广场、苏宁广场、金太湖国际城、茂业城等22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综合体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优势,满足市民一站式消费需求,完善城市功能,形成新的商圈,带动区域商贸业优化发展。

2.推进连锁经营快速发展。制定出台《无锡市连锁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连锁经营向日用品、百货、家电、医药、石油、烟草、建材等多业种、多业态发展。推动连锁企业规模化,规模企业连锁化,不断提高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到2011年,培育连锁门店超1000家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超100家的企业10家以上。

3.着力打造商业特色街区。引导市、区两级商业特色街区的规划建设,提升现有商业特色街区的内涵,注重新一轮商业街区的特色定位。围绕惠山、清名桥、小娄巷、荣巷、荡口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古镇)的景点布局,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特色商业,在崇安寺二期或惠山古镇规划建设“老字号”一条街;改造提升锡沪路建材一条街、人民西路电子一条街、湖滨路酒吧一条街等主题商业特色街区;结合环蠡湖风光带和环城古运河风貌带建设,用好旅游、休闲资源,培育新的商业特色街区。到2011年,市级商业特色街区达10个以上。

4.继续扩大商业对外开放。拓宽商贸业利用外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质量。积极引入瑞典宜家、台湾远东等国际大型商贸企业,积极引入奥特莱斯等新型业态,积极引入85。C西点房等特色商贸企业,提高商贸业国际化水平。到2011年,落户无锡的世界500强中的商贸企业达25家以上,门店数达50家以上。

5.推动新兴行业健康发展。加快会展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办展模式,培育名牌展会,发展会展经济。鼓励发展租赁业,着重发展融资租赁和设备租赁,促进新型租赁产品创新,扩大租赁业务范围。加快营销策划、广告代理、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三)加快调整发展,提升现代商贸企业竞争能力

1.培育商贸龙头企业。积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鼓励商贸企业特别是本土企业连锁化、多元化发展,推动商业大厦集团等有信誉、有品牌、主业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贸企业集团升级升位,到2011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大型商贸企业达5家以上;吸引华地、茂业、家乐福等国内外著名商贸企业在无锡设立区域性总部;鼓励有区域辐射力超百亿元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做强做大,确立无锡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

2.实施品牌振兴计划。支持八佰伴等一批商贸品牌企业实行跨地区扩张,扶持三凤桥、王兴记等本地“老字号”品牌经营,到2011年, “中华老字号”企业达10家以上,认定一批省、市“老字号”企业。支持海澜、红豆等本地企业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鼓励无锡企业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总分销总代理商,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引入国际品牌,到2011年,落户无锡的国际一线品牌数量居省内前列,三阳广场成为荟萃国内外消费名品、精品的窗口。

3.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企业。推动商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增强商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经营。按照市场细分化原则,鼓励中小商贸企业做精、做细、做特、做优。完善对中小商贸企业的金融服务,扩大授信额度,开发新的信贷服务项目。对中小商贸企业在市场准入、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4.促进住宿餐饮业发展。推动星级宾馆、大型饭店、品牌连锁餐饮及经济型酒店发展,到2011年,新增四星级以上饭店10家,总量达到34家。重视大众市场,培育特色餐饮,继续实施“放心早点工程”。通过整理、传承和创新,打响 “锡菜”品牌,推动“太湖船菜”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无锡餐饮的影响力。培育有特色的餐饮街区,繁荣发展休闲经济和夜间经济。

(四)抓好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商贸业信息化水平

1.建立健全商贸信息平台。一是健全重点商品应急调控平台,对成品油、煤炭、粮食和食用油、肉类和荤食品等四类商品,建立重点企业进、销、调、存联网直报制度,设定库存警戒线,提高预测预警水平,一旦出现供求异常或突发性事件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市场供应,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依托现有国家、省主要生活、生产资料网报系统及限上企业统计月报,加强分类分析和趋势分析,为行业导向和市场调控提供依据,提高全市商贸经济运行质量。三是探索建立公益性的商业网点信息查询系统,为个人创业、企业发展和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帮助。

2.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配合国家商品期货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金万达等有资质的经纪公司的作用,稳步推进粮油、有色、黑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交易。鼓励不锈钢等电子现货交易的探索,支持国联、中储等企业建立国家期交所的期货交割库,在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结合上走在全省前列。推动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和专卖店开辟网上交易平台,开展在线信息发布、商品展示和网上交易;拓展旅游、票务、宾馆等行业的网上订购业务,改善刷卡消费系统;推进“网上粮店”、“网上菜篮子”工程取得突破性发展。

3.推动商贸企业管理创新。在普及管理信息系统(MIS)、时点销售系统(POS)、条形码等应用的基础上,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向以顾客需求分析为核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及商业智能、决策分析系统发展。企业构建信息化系统、购置软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进行核算,符合加速折旧条件的,可以实行加速折旧。

4.推进区域信息互动合作。发挥理事单位的作用,通过与全国消费市场信息网络及长三角信息协作网的交流,扩大城市间的互动与合作。主动接受上海现代商贸业辐射,围绕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组织系列推介、主题招商和承揽服务,力争赢得更多的发展商机。

(五)建立长效机制,优化现代商贸发展环境

1.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市肉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快市“放心肉食品”工程建设,进一步整合乡镇屠宰点,加强对定点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的监控,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猪肉从屠宰到消费全过程监管并可追溯;建立粮油、果蔬、水产等三大类食品从批发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并可追溯体系,确保城乡居民主要食品食用安全。实施“放心豆制品”、“放心卤制品”工程,支持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依法查处关闭证照不齐的豆制品、卤制品加工作坊,形成我市豆制品、卤制品生产、销售、消费的安全体系。

2.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监督手段,落实专项经费,力争我市成为商务部商务综合执法试点城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市商贸领域的行政执法体系。有效开展各类专项重点整治行动,开通发挥“12312”商务举报投诉平台,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建立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制定实施细则,依法加强对生猪屠宰、成品油、煤炭、酒类、旧货流通以及典当、拍卖等行业的管理。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使我市的商业环境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领先。

3.加快商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流通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和专业市场经营户信用评级等活动,鼓励企业诚实守信,倡导问题商品经营单位先行赔付,在全市培育出一批信用意识强、信用行为好、信用管理优的典型示范企业。强化商务信用市场监管,建立诚信褒奖和失信惩诫机制,完善市场信用信息系统。

4.推进商贸领域节能减排。着力开展商贸系统节能减排工作,支持商贸企业对空调、通风、冷藏、电梯等设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倡导使用可回收购物袋,加强对“限塑令”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商业环保;统筹规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进社区或非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引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规范发展,研究制定我市再生资源管理条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市(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促进现代商贸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确定现代商贸业发展的年度目标和责任部门,并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推进,及时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解决困难问题,对重大商贸项目建设和主要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跟踪服务,组织检查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各地区、各部门配套实施情况。

(二)改善融资环境。积极开展商贸领域银企合作,扩大对信誉好、周转快、后劲足的商贸流通企业的授信额度,支持建立主要为中小流通企业和市场经营户提供服务的担保公司,并给予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补贴,支持典当企业为中小流通企业提供资金服务,并比照担保公司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加强银商合作,改善电子支付环境,扩大银行卡使用范围,完善对银行卡刷卡的配套支持政策。促进信用销售发展,支持建立信用风险防范机制,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三)降低商贸流通成本。严格落实我省商业与工业用水、用电、用气同价的各项政策,除商业动力用电价格按非普工业用电价格执行外,商贸企业中的生产加工、冷藏及其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市场中照明用电按普通工业电价执行,从事夜间作业的商贸加工企业与工业企业同等享受峰谷电价。除直接以水、气消耗从事经营的洗浴、清洗行业外,其它商业用水、用气执行工业价格。商贸批发企业、重点市场防洪基金减半征收。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商贸领域按行业分类建立健全各种协会,完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编制行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承担起制订技术标准、行业规范和资质认证等职责。开展行业协调、业务培训及对外交流活动,推进行业自律和行业信用建设。

(五)培养现代商贸人才。依托江南大学等院校,建立多层次的商贸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一批熟悉现代商贸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具有专业特长、敢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和职业经理。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和知名管理公司落户我市参与商贸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广泛开展岗位培训,培养有良好道德修养、懂业务、有技术的商贸职工队伍。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