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刑事制度 > 法律指南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判缓刑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
现如今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日益频发,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轻则导致推销、骚扰信息不断,重则引发电信诈骗犯罪,严重损害公益。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判缓刑吗?
非法获取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的将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相关规定,任何个人或单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通过窃取等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
刑法法条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方式包括非法获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出售、提供等等。此处的“国家有关规定”,司法解释明确仅限于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国家层面的规定,因此地方性法规应当排除在外。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一共发布了13个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到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1、以“调查公司”的名义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
2、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权限在银行专用网络内,非法查询公民个人银行征信信息用于出售。
3、购买学生信息用于出售
4、买卖大量含有公民姓名、收货地址、手机号码等内容的网购订单信息
5、通过黑客软件侵入邮局内网,在邮局内网窃取邮局内部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出售
6、加入涉及个人信息交换买卖的QQ群,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再在群里发布广告招揽买家
7、一家为全国4500多家酒店提供网络服务的公司因系统存在安全漏洞,致使全国高达2000万条宾馆住宿记录泄露。犯罪嫌疑人非法下载上述住宿信息后用于出售。
8、民警利用其在派出所工作的职务之便,使用已调离的前所长的数字证书查询公安系统内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出售。
以上是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可以判缓刑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哪些?”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刑事制度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1、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既要在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又要在
哪些民事案件当事人必须到庭?民事案件必要到庭的案件?在进行民事诉讼时,一般是有一定的时间期限的,会有一些案件要求当事人必须到庭。那么,哪些民...
《刑法》第一百一十条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
主刑的执行期间虽然不计入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但犯罪分子不享有政治权利。如果被判有期徒刑、拘役未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犯罪分子在服主刑期间享有政治...
法院在判处犯罪嫌疑人刑期的时候,会根据案件证据证明的事实、犯罪嫌疑人在本案中应当承担的责任。
犯罪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杖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今天,一则新闻让我感触颇深:广州24岁父母涉嫌将女婴捂死埋尸小区游乐场,原因竟是孩子为早产儿并患
黑龙江,某中学班级群,"班主任"发了一条缴费通知。家长看到后纷纷转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收费的居然是个假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