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婚姻家庭 > 离 婚 > 高龄老人:离婚要淡定!
在家事审判领域,75岁以上老人离婚成为离婚案件新的增长点,这类案件容易引发老年人应激致病、家庭对立、房屋腾退等衍生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近五年来,北京二中院审理的离婚案件中,有一方为75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案件共有46件,且数量逐年攀升。这类案件中夫妻间年龄相差10岁以上的有20件,占43.48%,其中不乏近年来饱受争议的“保姆型”婚姻。
高龄老人诉讼能力受限

二中院审理的涉老离婚案件中,年龄最高的一位当事人已经94岁。当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时,他已经完全失去意识,在医院的ICU病床中陷入昏迷状态。这样的情况并非偶然,在涉老离婚案件中,约有三成的当事人因疾病缠身、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到庭。
为了方便确有诉讼意愿的老年人,近年来,人民法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云庭审、微信视频、云会议等方式,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便可以参加诉讼活动。如果高龄老人无法利用线上方式,法官会亲自前往老年人的居所或者医院,向本人当面询问其离婚的意愿。对于失去表达能力的当事人,也会通过法定程序,在其子女中选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完成诉讼程序。
“半路夫妻”易结更易散
在高龄老人离婚案件中的重组家庭,有近七成为双方再婚且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单身的老年人为搭伙过日子而组成的“半路夫妻”,对婚前财产问题尤为敏感。老年人的婚姻掺杂了利益冲突,相互之间信任感会降低。一些老年人将自己的养老金赠与自己的子女,导致自己日常开销全部依赖再婚配偶;还有一些家庭里,因为财产继承权引发对方子女的忌惮,双方针锋相对。由于高龄老人在生活、养老等方面常常需要子女的帮助,其个人意愿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子女的影响,这种矛盾此时就会变得复杂,难以调和。 家事法官在办理案件时,通常会召集全体家庭成员协商制定老年人生活、养老、医疗、财产分配等一揽子调解方案,确保老有所养。
如果老年人在决定再婚之前,做好婚前财产公证,或者事先订立遗嘱,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善用居住权制度 确保老有所居  高龄老人的住房常会涉及承租公房、工龄购房、祖业祖产等特殊类型房屋。婚前财产因沿革久远,认定困难,共同财产较难区分,调查取证难度大,分割财产时容易产生争议。 居住权制度是《民法典》物权编中新增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能较好地解决居住问题。如果高龄老人提出了居住权的请求,可以灵活运用好居住权制度,切实解决高龄老人离婚后的居住问题。如果老人确实住无所居,可以协调老人的子女、亲属、社会福利机构,多方渠道妥善安排好老人的居住问题。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对乞讨的人微笑,不背后讨论别人的是非,为身后的人按住电梯门……这些都可以证明你的素质。 如果再想的
设置冷静期能够减少离婚率吗? 《民法典》通过后,其中婚姻篇中增加了离婚冷静期,夫妻协议离婚的,需要
<>点评:不是女博士很难找到对象,真正发愁难找对象的女博士,一般属于:大龄女、颜值低、要求高、性格
律师点评
现代社会,晚生晚育的现象很普遍。对于生孩子的早晚,很多人的意见都不统一,有的说早生好,有的
如果表达是完全自由的,谁来保护被自由的言论伤害的人。 当我要攻击别人的时候,就高举自由和开放的大旗
【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家庭教育法草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
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如果双方之间选择的是协议离婚,那么双方之间应当对孩子的抚养权进行约定。如果双方之间选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