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7月25日)凌晨2时许,灵宝市尹溪路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驾车碾轧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案发后,王某已被警方控制。记者获取的现场视频显示,一名男子驾车先后两次碾轧倒地人员,地上血迹长约2米。开车故意碾压别人应该以交通肇事罪追责还是故意杀人罪?
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肇事人不愿意损害结果的发生,持否定或反对态度。故意杀人罪属故意犯罪,故意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致害人追求的是受害人的死亡或者对受害人的死亡持的是一种放任状态,或者对任何损害结果的发生都表示认可。根据现在所透漏信息很大可能会按照故意杀人罪来追究法律责任。
故意杀人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怎么判断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1、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2、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3、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依据刑诉法的规定,刑事拘留最长的时间为三十七天,如果被刑事拘留三十七天后提起公诉的,
并且证据充分
现有的司法解释,其实是有一定争议的,而一旦被认定为参与人,其所获得利息,多数是要折抵本金或者追缴。但是,
实际上,借贷信息中介平台,融资登记中介平台等等,本身就是公开宣传,本身就是面向社会公开的提供募资信息,其
律师解说:没有完全出资可能出资没有缴纳完、或者还有一种情况比如缴纳万又抽逃的,不过这并不否认期股
【夫妻自驾运毒34.8公斤被查】据大理公安,近日,云南大理。弥渡警方工作中发现一辆可疑车辆,从边境地区向大理方向行驶,行迹十分可疑。嫌疑人一...
案情简介
刘某开着奥迪去商场购物,由于刘某是商场的会员,因此可以在商场的停车场免费停车。刘某在购物
尽早委托律师介入,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告知他一些必要的细节问题,同时到公安机关了解案情,然后根据了解到的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