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否认6.3亿美元融资造假 公司是否真的了解融资

超级吃货 2015-09-07 10:30:00
饿了么否认6.3亿美元融资造假 公司是否真的了解融资

外卖O2O平台日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过推动它的不是刷新全球外卖平台融资纪录的6.3亿美元,而是被质疑融资金额和估值造假的口水战。前不久饿了么刚完成系列融资,但随后融资额却遭到质疑,夸大融资金额的确可以为企业增加曝光度从而提高销售额,但是这谜一样的融资额或许只有企业自己才知道孰真孰假了!

 

饿了么否认6.3亿美元融资造假

 

TechWeb报道9月6日消息,据外媒VentureBeat报道,外卖平台“饿了么”最新融资额造假,实际融资少于4亿美元,远低于上周宣称的6.3亿美元。

 

知情人士透露,“饿了么”实际估值为15亿美元,宣称的30亿美元估值夸张了2倍,而公司的总融资额低于4亿美元。

 

对此,饿了么向VentureBeat表示:“这个数字(6.3亿美元)是正确的,谣言就是谣言。”

 

据了解,8月28日,外卖O2O平台“饿了么”宣布公司完成6.3亿美元F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华人文化产业基金、歌斐资产等新投资方,以及腾讯、京东、红杉资本等原投资方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传说经过此轮再融资后,“饿了么”估值将超过30亿美元。

 

公司融资的有效途径

 

虽然饿了么已经否认融资额虚构,但其之前毕竟进行了融资,只是一般人或许根本不知道公司融资的途径有哪些而已。而且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加丰富,融资途径更加多样,具体有:

 

1、贷款。贷款是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也是最传统的融资渠道,这种融资方式在税前可以和企业利润相抵,也就可以减少企业所得税。当然企业需要承担利息成本,可能还涉及抵押等,企业需考虑还款风险。

 

广义上的贷款还包括信用贷款,企业可利用银行授信获得贷款且无需提供抵押物。此外,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也属于贷款的范畴。

 

2、借款。企业可以向其他资金充裕的市场主体借得资金,再利用这些资金进行发展。这些社会主体是企业甚至个人,但是需注意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等。向其他企业大额借款可以通过委托借款的方式进行,安全且正规、可靠。

 

3、上市。上市是大型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之一,可以通过股市筹得大量资金。目前除了主板、创业板等,在深市和沪市之外,国家大力发展新三板,这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并且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相对于主板而言成本低,时间快,是非常好的选择。

 

4、股权。对于无法上市的企业,可以通过争取风险投资的方法,将股权折抵,获取资金。也可以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获得融资。

 

5、债券融资。发行债券的优缺点介于上市和银行借款之间,也是一种实用的融资手段,但关键是选好发债时机。选择发债时机要充分考虑对未来利率的走势预期。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其好处在于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也不太高,但手续复杂,对企业要求严格,而且我国债券市场相对清淡,交投不活跃,发行风险大,特别是长期债券,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大,而又欠缺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

  

公司的融资途径并不限于上述,租赁融资、关联公司融资、内部融资等都是可行的融资渠道,公司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公司融资渠道多样,但若想成功获得资金,公司还要注意融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在融资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融资可能带来的风险,企业所质押的财产是否对企业的运营产生影响,是否存在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其次,企业还要综合评估各项融资渠道在财务做账时的影响,是否可以冲抵税基,是否可以优化年度的财务计划。

 

最后,企业融资的规模要适度。一是融资规模和企业的资金需求相适应,过多的资金带来的是过多的融资成本;二是超过企业本身的融资规模,还可能影响企业的还贷和运营战略。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往往对资金的需求特别大。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缺少资金周转的企业往往会“休克”,危及企业的发展。而很多人认为在烧钱的O2O平台对资金的需求量更是大于普通的企业,虽然企业夸大融资额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可以在营销宣传中增加亮点,也可以打击竞争对手的士气,但是这种夸大行为无法解决企业需要的资金,而且这种“注水融资”的方式更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