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私募股权投资带给企业收益的同时,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法律风险通常包括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违约、侵权、怠于行使公司的法律权利等。具体到操作层面,投资时信息不对称尤为重要,应做好相应评估,再做计划。
私募包括两类,一是私募股权投资,一是私募证券投资。《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其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的法规规范仍然不足。为了吸引客户,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金安全、保证年收益率等,这种既非合伙又非投资的合同在本质上类似非法集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书面合同,也很难得到法律的保障。
因此,在选择目标企业时,两者之间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即交易双方在交易活动中,各自占有的相关信息不对等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投资活动中普遍存在,可分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发生在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前。由于双方接触时间短,投资商又缺乏可靠的了解企业的信息渠道,往往只能凭借企业家的介绍。此时企业家难免会夸大其词,加上投资者虽然具有一定判断经验,但对该项技术的熟知程度较低;因此就可能会产生错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即一些好的企业没有被选中,而一些较差的企业被作为投资对象。这无疑会给投资商的投资过程带来风险。
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投资商与企业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后,两者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讲,企业内部的大量信息,如真实利润额、技术难度、产品的研发进展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所掌握。虽然投资商会有定期的审查,但很难了解真实状况。这时就可能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根源于投资商与企业的利益点不同。投资商的目标在于投资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目标则可能是收入或其他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就可能产生管理者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来侵蚀投资者的利益的状况。由于这种道德风险的存在,可能使得企业管理者努力的方向和投资商的目标产生偏差;或者因管理者急功近利从事高风险的项目而产生严重错误,导致投资资本陷人泥潭。
那么如何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效防范相应的风险呢?首先,借助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企业获得投资的重要材料。在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对其信息了解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其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就是投资商了解其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投资商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细节来判断企业的品质,如从计划书的包装和行文风格来判断企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是否严谨。
其次,借助中介机构推荐。投资商通过投资顾问公司、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或其他一些合作伙伴或朋友的推荐来选择目标企业,不失为一个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较好途径。这些中介机构可能由于业务往来等原因对于企业的信息较为了解,同时与投资商之间也有相当高的信任和默契度;由其推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再次,依靠专业人士评估审查。对于专业技术、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投资机构须聘请相关专家,来进行审查评估,以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1、联合投资。即与几家投资机构联合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多家合作分担风险。2、分段投资。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在不同时期注人不同额度的投资。通过对前一段运行状况的评估来决定下一阶段的投资。一般来说,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信息的获得在质和量上都有可能提高。这样投资商就可以在更加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来决定终止还是追加投资,及时避免投资风险。3、专业化投资。投资专业化,一是指选择熟悉的行业项目。投资项目的高技术性决定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每个投资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领域不同,对于熟悉的行业项目,其获得信息优势就大。二是指选择熟悉的地区。这样就便于了解市场行情,及时监督管理,获得区域信息优势。
最后,签订完善的投资协议。投资协议是约束投融资双方的法律手段,双方须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相应义务或承担各自责任。在协议中,投资商可以通过投资形式、投资工具、退出策略等安排以及各项制度的设计,来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企业身上。另外还需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程序,要求企业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和载明其他重要经营状况的文件,从而达到督促对方及时交流信息,降低风险的目的。
对于企业来说,私募股权能有效增加资本金,具有避免公开上市等诸多优点,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技术、管理、市场等相应的技能支持,因此,私募股权越来越受到重视,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越来越活跃。但是,在进行投资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对策,降低风险。
上一篇: 落实不起诉制度可促使案件分流
下一篇: 曹建明: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私募股权投资时信息不对称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私募股权投资带给企业收益的同时,潜在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不容小觑。法律风险通常包括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合同违约、侵权、怠于行使公司的法律权利等。具体到操作层面,投资时信息不对称尤为重要,应做好相应评估,再做计划。
私募包括两类,一是私募股权投资,一是私募证券投资。《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其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目前的法规规范仍然不足。为了吸引客户,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金安全、保证年收益率等,这种既非合伙又非投资的合同在本质上类似非法集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书面合同,也很难得到法律的保障。
因此,在选择目标企业时,两者之间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即交易双方在交易活动中,各自占有的相关信息不对等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投资活动中普遍存在,可分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发生在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前。由于双方接触时间短,投资商又缺乏可靠的了解企业的信息渠道,往往只能凭借企业家的介绍。此时企业家难免会夸大其词,加上投资者虽然具有一定判断经验,但对该项技术的熟知程度较低;因此就可能会产生错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风险,即一些好的企业没有被选中,而一些较差的企业被作为投资对象。这无疑会给投资商的投资过程带来风险。
事后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投资商与企业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后,两者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般来讲,企业内部的大量信息,如真实利润额、技术难度、产品的研发进展状况为企业管理者所掌握。虽然投资商会有定期的审查,但很难了解真实状况。这时就可能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根源于投资商与企业的利益点不同。投资商的目标在于投资最大化,而企业追求的目标则可能是收入或其他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就可能产生管理者凭借自身的信息优势来侵蚀投资者的利益的状况。由于这种道德风险的存在,可能使得企业管理者努力的方向和投资商的目标产生偏差;或者因管理者急功近利从事高风险的项目而产生严重错误,导致投资资本陷人泥潭。
那么如何尽量避免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效防范相应的风险呢?首先,借助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企业获得投资的重要材料。在由于一般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对其信息了解渠道狭窄的情况下,其提交的商业计划书就是投资商了解其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投资商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细节来判断企业的品质,如从计划书的包装和行文风格来判断企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是否严谨。
其次,借助中介机构推荐。投资商通过投资顾问公司、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或其他一些合作伙伴或朋友的推荐来选择目标企业,不失为一个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的较好途径。这些中介机构可能由于业务往来等原因对于企业的信息较为了解,同时与投资商之间也有相当高的信任和默契度;由其推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再次,依靠专业人士评估审查。对于专业技术、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投资机构须聘请相关专家,来进行审查评估,以保证获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1、联合投资。即与几家投资机构联合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多家合作分担风险。2、分段投资。根据企业发展特点,在不同时期注人不同额度的投资。通过对前一段运行状况的评估来决定下一阶段的投资。一般来说,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信息的获得在质和量上都有可能提高。这样投资商就可以在更加清晰的认识的基础上来决定终止还是追加投资,及时避免投资风险。3、专业化投资。投资专业化,一是指选择熟悉的行业项目。投资项目的高技术性决定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每个投资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领域不同,对于熟悉的行业项目,其获得信息优势就大。二是指选择熟悉的地区。这样就便于了解市场行情,及时监督管理,获得区域信息优势。
最后,签订完善的投资协议。投资协议是约束投融资双方的法律手段,双方须按照协议内容履行相应义务或承担各自责任。在协议中,投资商可以通过投资形式、投资工具、退出策略等安排以及各项制度的设计,来将一部分风险转移到企业身上。另外还需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程序,要求企业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和载明其他重要经营状况的文件,从而达到督促对方及时交流信息,降低风险的目的。
对于企业来说,私募股权能有效增加资本金,具有避免公开上市等诸多优点,还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技术、管理、市场等相应的技能支持,因此,私募股权越来越受到重视,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越来越活跃。但是,在进行投资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对策,降低风险。
上一篇: 落实不起诉制度可促使案件分流
下一篇: 曹建明: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