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裁员,一个无论公司还是员工都惟恐避之不及的沉重话题,可裁员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你手中掌握对雇员的“生杀大权”,你将如何处理裁员问题,以求公司之船尽可能在风平浪静中安然行驶呢?
HTC证实手机部门裁员,称仍会发展智能手机业务
最近几个月是HTC跌宕起伏的几个月,手机部门被收购的收购,被合并的合并,近日,根据外媒Engadget报道,北美地区的智能手机部门将会面临一次小规模的裁员,涉及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2018年2月24日,HTC北美地区负责人已经证实了这个消息。
2017年年末,谷歌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HTC部分负责开发Pixel手机的团队,随后HTC的智能手机业务总裁宣布辞职,声称此举属于“个人职业规划”,目前HTC亚洲地区的智能手机部门已经与虚拟现实部门进行合并,不少消费者认为,此举已经间接证明了HTC开始将研发重心从智能手机移到虚拟现实设备上了,但是HTC仍然表示不会放弃智能手机业务。
该公司发言人称:“我们最近把各个地区的智能手机和VR业务合并起来,让它们处于共同领导之下。今天,我们宣布在北美进行针对HTC智能手机业务的重组,此举重点是调整该地区的报告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裁汰部分员工以调整业务。”(IT之家)
公司怎么裁员才合乎法律规定
公司若真想合法的进行裁员,就应首先了解公司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进行裁员:公司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但实践中,不能简单地理解公司只要出现经营困难,就一定可以裁员。根据有关规定,“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可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公司标准来界定。也就是说,公司出现了一般性的经营困难,是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规定进行裁员的。如果公司与被裁员工就公司是否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发生争议,可按照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公司标准进行界定。
如果公司出现了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作为公司也不能马上进行裁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公司应当先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经变更劳动合同后确需裁员的,公司才可以进行裁员。
虽说HTC所裁人员并不在我国,但实践中我国很多公司也会出现裁员的情况,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公司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在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并且前提条件是依照公司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或者是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若公司进行的经济性裁员,要求将更加严格。因为对于经济性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要求裁员公司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员工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最后依法办理解除手续。该条文加强了工会的干预力度,强化了工会的协调、维权功能,以及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监督公司裁员行为的法定权利。
此外,《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有数量及比例的要求:
第一,一次性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公司职工人数10%以上的,才可进行经济性裁员。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公司就不能以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第二,公司要履行公示义务。公司必须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第三,上报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备案。这里要强调的是劳动行政部门对于公司的经济性裁员并不是审批制,而是听取意见,对公司裁员行为进行监管。
第四,公司在履行了上述程序后,最后才能与劳动者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向员工支付补偿金。
另外 公司在进行裁员时并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对三类员工要优先留用。主要包括: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另外,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公司是不能够予以裁掉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公司不能进行裁员”的六种情形:
其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其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其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其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其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其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把裁员的问题藏在口袋里,员工则更是把裁员的话题埋在心底。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到裁员的问题,总会让公司领导感到烦恼,让员工感到忧虑。其实只要公司合法的进行裁员,又给员工合理的补偿金,公司与员工便不会有后顾之忧。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http://www.haolvshi.com.cn/)请律师(http://www.haolvshi.com.cn/)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上一篇: 税务总局升级提速 105个办税事项只需“最多跑一次”
下一篇: 国办发布社会公益事业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意见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HTC证实手机部门裁员 公司怎么裁员才合乎法律规定
裁员,一个无论公司还是员工都惟恐避之不及的沉重话题,可裁员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如果你手中掌握对雇员的“生杀大权”,你将如何处理裁员问题,以求公司之船尽可能在风平浪静中安然行驶呢?
HTC证实手机部门裁员,称仍会发展智能手机业务
最近几个月是HTC跌宕起伏的几个月,手机部门被收购的收购,被合并的合并,近日,根据外媒Engadget报道,北美地区的智能手机部门将会面临一次小规模的裁员,涉及人数大约在100人左右,2018年2月24日,HTC北美地区负责人已经证实了这个消息。
2017年年末,谷歌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HTC部分负责开发Pixel手机的团队,随后HTC的智能手机业务总裁宣布辞职,声称此举属于“个人职业规划”,目前HTC亚洲地区的智能手机部门已经与虚拟现实部门进行合并,不少消费者认为,此举已经间接证明了HTC开始将研发重心从智能手机移到虚拟现实设备上了,但是HTC仍然表示不会放弃智能手机业务。
该公司发言人称:“我们最近把各个地区的智能手机和VR业务合并起来,让它们处于共同领导之下。今天,我们宣布在北美进行针对HTC智能手机业务的重组,此举重点是调整该地区的报告结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裁汰部分员工以调整业务。”(IT之家)
公司怎么裁员才合乎法律规定
公司若真想合法的进行裁员,就应首先了解公司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可以进行裁员:公司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但实践中,不能简单地理解公司只要出现经营困难,就一定可以裁员。根据有关规定,“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可根据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公司标准来界定。也就是说,公司出现了一般性的经营困难,是不能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规定进行裁员的。如果公司与被裁员工就公司是否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发生争议,可按照地方政府规定的困难公司标准进行界定。
如果公司出现了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作为公司也不能马上进行裁员,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公司应当先与员工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经变更劳动合同后确需裁员的,公司才可以进行裁员。
虽说HTC所裁人员并不在我国,但实践中我国很多公司也会出现裁员的情况,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公司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在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并且前提条件是依照公司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公司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或者是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若公司进行的经济性裁员,要求将更加严格。因为对于经济性裁员,我国《劳动合同法》要求裁员公司向工会或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听取员工意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最后依法办理解除手续。该条文加强了工会的干预力度,强化了工会的协调、维权功能,以及赋予劳动行政部门监督公司裁员行为的法定权利。
此外,《劳动合同法》对经济性裁员有数量及比例的要求:
第一,一次性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公司职工人数10%以上的,才可进行经济性裁员。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标准,公司就不能以经济性裁员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第二,公司要履行公示义务。公司必须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
第三,上报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备案。这里要强调的是劳动行政部门对于公司的经济性裁员并不是审批制,而是听取意见,对公司裁员行为进行监管。
第四,公司在履行了上述程序后,最后才能与劳动者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向员工支付补偿金。
另外 公司在进行裁员时并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对三类员工要优先留用。主要包括: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员工。
“另外,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公司是不能够予以裁掉的。”《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公司不能进行裁员”的六种情形:
其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其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其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其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其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其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长期以来,公司一直把裁员的问题藏在口袋里,员工则更是把裁员的话题埋在心底。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提到裁员的问题,总会让公司领导感到烦恼,让员工感到忧虑。其实只要公司合法的进行裁员,又给员工合理的补偿金,公司与员工便不会有后顾之忧。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http://www.haolvshi.com.cn/)请律师(http://www.haolvshi.com.cn/)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上一篇: 税务总局升级提速 105个办税事项只需“最多跑一次”
下一篇: 国办发布社会公益事业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意见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