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地方法规> 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速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意见》的通知
  • 【发布单位】80903
  • 【发布文号】沪人[1999]54号
  • 【发布日期】1999-05-20
  • 【生效日期】1999-05-20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
  •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速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印发
《关于加速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意见》的通知

(沪人〔1999〕54号)

现将《关于加速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1999年5月20日
关于加速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意见

为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挑战,高效、有序、规范、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调节人才资源供需、集聚国内优秀人才,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进一步理顺人才流动服务体制,突破条块分割,规模偏小、覆盖面窄、信息不畅、缺乏规范等制约人才流动的限制,整合各级各类人才服务机构的优势,促进人才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联合本市各类人才市场,吸纳国内外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组成一个平等合作、多层次、多元化、网络化的人才大市场。现就上海人才大市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设上海人才大市场的近期目标
以市、区、县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与有关行业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为平等成员,组建上海人才大市场,形成对内对外开放、依法规范运作、结构布局合理、运行机制顺畅、服务功能健全的人才交流服务的主渠道。

二、上海人才大市场的运行规则
1、建立一体化服务的新格局。上海人才大市场各成员单位应合理分工,相互协调,遵循统一的工作章程和规范,逐步实现人才市场服务的一体化格局。
信息共用。市场内各成员单位共建共管共用人才大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开展网上人才交流信息服务。
功能共享。市场内各成员单位按规定获得市场的基本服务职能,实现各网点接待,全市场提供服务。
市场共建。市场内各成员单位共同建设上海人才大市场,可共同组织区域性、全市性或综合性、专业性的各类人才交流和服务活动。
责任共担。市场内各成员单位要确保人才交流主渠道的畅通,做到关系协调,标准统一,运作规范,共同维护人才大市场良好的整体形象。
2、充分发挥上海人才大市场在人才市场中的主导作用。重点承担本市急需的优秀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紧缺人才的市场开发与配置,成为人才信息资源的主源头和集散中心;开发全方位的人事代理、薪酬咨询、择业指导、资质评介等人才人事社会化服务的新功能;积极办好若干个具有标志性的专业化人才市场,不断总结经验,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打破行业、部门和地域的限制。根据人才流动和人才高地建设的要求,优化上海人才服务网络布局,形成综合性市场与专业性市场布局合理,管理有力,各具特色的人才市场服务网络。
4、上海人才大市场设立理事会,对大市场的运作和发展进行规划、协调、管理和监督,负责制订工作章程。理事会设在市人事局。

三、上海人才大市场的主要功能
上海人才大市场作为集聚和配置上海人才资源的主渠道,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市场集聚功能。发挥上海人才市场人才集聚力,以信息为枢纽,人才价值为导向,开创事业为动力,营造一个人才进入成本最低,发展机会最多,成功机率最高的人才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拔尖人才、高层次人才以及成千上万的优秀青年人才来上海参加现代化建设。
2、市场调节功能。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手段,调整人才布局与结构,调节人才的流向、流速和流量,运用市场对人才价值的评价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利用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作用,盘活智力存量,鼓励高层次人才兼职,发挥人才信息的引导作用,调节人才的供求关系。
3、市场辐射功能。敞开大门,接纳各地各类用人单位进入上海人才大市场招聘人才,多渠道提供人才供求信息,支持和鼓励人才跨区流动,形成人才能进能出,服务全国的机制。

四、上海人才大市场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上海人才大市场要服从服务于人才人事工作的需要,吸纳现代人才资源开发、配置的经验,以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开发社会化服务功能,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人才流动提供保障。
1、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充分利用上海市人才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立覆盖大市场,沟通海内外,准确反映人才需求变化,为各类人才择业和各类单位用人提供信息化服务。上海人才大市场内各个人才服务机构实行信息资源联网共享,确保人才人事信息及时有效地入网和准确发布。
2、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社会化管理系统。根据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和人才流动规模逐年增大的特点,为保障人才的合理流动,适应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防止流动人员档案流失,提高代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建立安全可靠、便捷高效、人流档案不流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系统。按照国家标准和本市有关规定建立中心档案库,建立上海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并在条件具备的组织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设立中转库;实行流动人员和委托代理单位IC卡服务,档案资料查询实现全市联网;统一管理规则,实行专管员制度,规范对外服务。
3、建立规范的人才资格评价系统。上海人才大市场在人才服务过程中,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的有上海特色的人才测评软件,制定标准的测评程序,加强对人才评价机构和工作人员的资质管理,加快培训一支高素质的人才评价专业队伍,在大市场内全面推行人才资格评价,提供人才配置的准确率和成功率,确保人才服务的质量。
4、建立科学的人才价值咨询系统。在上海人才大市场内设立人才薪资调查咨询专员,展开全方位的人才薪酬调查。收集信息资源,制作统一的评估分析软件,形成反映人才价值的科学合理的市场价格体系,指导和调节人才的市场价格。
5、建立全方位服务的人事代理系统。实行人事代理制度,为各类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的人才人事服务。各成员单位实行联网委托,互为代理,发挥人事代理在人才委托派遣、人事策划、咨询服务、人才招聘、人才引进、人才人事委托管理等方面功能性作用,共同维护人才人事工作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的顺利运行。
6、建立择业指导系统。完善择业登记办法,上海人才大市场的各类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电脑登记,IC卡服务;健全多层次的人才推荐网络;集聚有效的招聘职位需求信息;建立专职队伍,聘请专家开展择业指导和咨询,提高择业成功率;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多门类培训;分级分类建立下岗或失业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资料库,为下岗或转岗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运用人才租赁、人才委派以及组织跨行业、跨区域交流等方式提供择业机会。
7、建立高层次人才中介配置系统。运用市场机制,畅通高层次优秀人才的信息渠道,建立顺畅运用的高级人才信息库;设立高级人才配置网络,集中高职位需求信息,高效及时、多通道地利用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运用市场价值异向、中介服务方式引进和配置高层次优秀人才的新机制;导入科学手段,形成竞聘竞争氛围,提高高层次优秀人才配置的成功率。

五、各级政府人事部门积极支持上海人才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发展上海人才大市场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上海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才服务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一项人事工作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各项改革配套进行。因此,各级人事部门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分配制度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为上海人才大市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对人才大市场的管理和监督,鼓励和支持所属人才机构进入大市场运行并在工作上加强指导,政策上予以扶持,功能上集聚注入,物质上加大投入,推动上海人才大市场的发展。
人才服务体制和服务方式的转换以及上海人才大市场新格局的形成,要求政府人事部门建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法律和政策。上海人才大市场要严格依法有序地运行,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充实人才服务的知识含量,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