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哈尔滨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 【发布文号】哈政综〔2009〕29号
  • 【发布日期】2009-06-02
  • 【生效日期】2009-06-02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哈尔滨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哈尔滨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行动方案的通知

(哈政综〔2009〕2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关于哈尔滨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行动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六月二日

关于哈尔滨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行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将哈尔滨建设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哈发〔2007〕23号)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区域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哈尔滨市“龙头”和辐射作用,构建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的互补联动平台,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和“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优化组合,构筑跨区域的产业链,形成以哈尔滨市为核心、专业化分工协作、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系。

(二)坚持优势领域优先发展。推动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集中,加快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规模扩张进程,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龙字头”、“哈字号”品牌企业;着力推进优势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优势产品;着力转变主导产业大而不强、新兴产业强而不大的状况。

(三)坚持创新发展。坚持不懈地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全力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在全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妥善处理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统筹把握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以产业高端化、集聚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达到2个,在产业内超千亿元产业链达到1个;建设8大工业集中区,产业集中度比2008年提高8个百分点。
――重点产业工业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年均实施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100项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户以上,比2008年增加80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50户以上,其中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
――全市认定的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增加到100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3%以上;累计开发重大新产品20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占全省的40%以上。

力争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4%),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

三、工作重点

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基地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推进产业布局调整,推动产业向高端攀升。

(一)做强8大产业

做强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4个优势产业,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4个新兴产业。到2011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生物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加130亿元、70亿元、35亿元、50亿元、20亿元、15亿元、20亿元、20亿元以上;从2012年至2015年,年均分别增加200亿元、130亿元、60亿元、80亿元、40亿元、35亿元、30亿元、65亿元以上;到2015年,装备制造、食品、医药产业达到和保持全国先进水平,4个新兴产业均达到全省第一、全国先进水平,8大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以上。

(二)发展8个产业集群

1.乳制品和饮料制造产业集群。积极采用和跟踪国际乳制品加工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使乳制品向功能型、多规格、系列化发展;饮料制造重点开发果汁饮料、保健饮料等新产品,实施完达山奶粉分装改造、康师傅二期饮品等项目,形成以乳制品、白酒、啤酒、软饮料等产品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

2.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玉米深加工、大豆深加工、肉制品加工。实施哈尔滨大成生物科技公司玉米深加工、英联食品酵母及浸膏、新加坡丰益国际益海粮油工业园、北大荒希杰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希杰米糠蛋白等项目,形成以粮食深加工、屠宰及肉类、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以上;至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3.医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抗感染类药物、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保健品、现代中药,实施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头孢类原料药COS认证和头孢类粉针剂EUGMP认证,天地仁药业、誉衡药业扩产及GMP改造,一辰药业复方黄黛片现代中药等项目,形成以化学原料药品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

4.建筑材料及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产业集群。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重点,实施宾州水泥二期、亚泰水泥二期、远东木业多层实木地板等项目,形成以水泥制品、新型建筑材料、家具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5.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哈工大、哈工程大学、哈理工大学和四十九所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数字式广播发射与接收设备微电集成电路特种封装技术,实施哈尔滨广播器材厂数字接收设备、晶体管厂大功率器件、哈尔滨光宇电子有限公司电动车电池、四十九所搬迁改造、哈工大奥瑞德LED衬底晶圆及专业设备产业化等项目,形成以电子产品制造业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7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

6.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铝镁合金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环保新材料,实施东轻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飞机复合材料等项目,形成以铝镁合金新材料、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

7.生物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产业,实施哈药集团生物工程公司利芬能、维科生物公司禽流感疫苗产业化、绿环生物公司淀粉生物重降解材料等项目,形成以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生物发酵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

8.基础功能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精密轴承、航空、航天、客车轴承、数控精密量仪、精密复杂刀具,实施哈轴一期工程、哈量数控功能部件、一工具高速高效数控刀具等项目,形成以轴承、量仪、刀具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三)打造8条产业链

1.电站设备制造产业链。以哈电气集团为龙头,哈空调等相关配套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核电装备、电站辅机、空冷设备6条产业链。实施哈动股份核电装备常规岛国产化、东安集团小型燃气轮机、哈电机厂核电主泵电机制造基地、哈电站阀门公司电站阀门技术改造、哈空调电站空冷系统等项目,带动电站设备产业链向国际装备制造高端领域、新能源领域升级。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8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2.风电装备产业链。以哈电气集团、哈飞工业公司、哈空调等企业为龙头,红光锅炉厂等配套企业为依托,实施哈电气集团、哈飞工业公司、哈空调公司兆瓦级风力发动机组、红光锅炉集团兆瓦级风电设备塔架等项目,做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75%。

3.输变电产业链。以哈变压器厂、电表仪器厂、电缆厂为龙头,以九洲电器、阿城继电器等配套企业为依托,实施哈变压器厂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哈绝缘材料厂阿城新厂建设等项目。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4.汽车制造产业链。以哈飞汽车、一汽轻型车、龙江客车厂、建成北方专用车等企业为龙头,以东安动力、一汽变速箱厂等配套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微车轿车、轻型车、客车、专用改装车制造4条产业链。实施轻型车厂合资搬迁、建成北方专用车新基地、龙客大宇公司客车、新型赛马乘用车、东安自动变速器等项目,提高汽车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的能力。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5.飞机制造产业链。以哈飞机集团、安博威飞机工业公司为龙头,以东安发动机(集团)公司等配套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直升机、民用飞机2条产业链。实施哈飞直15通用直升机、运12F、哈飞工业公司航空零部件、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先进民用直升机发动机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带动航空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扩大配套领域,提升与国际航空制造业的对接能力。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6.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链。抓住黑龙江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及国家拉动内需、加大农机补贴的政策机遇,以黑龙江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拖拉机、收割机、农机具3条产业链。加快东金沃尔与福田雷沃、泰禾公司与中国一拖以及金洋公司(哈一机)农机项目建设。同时,加快引进美国爱科、挪威格兰等世界知名农机装备生产企业入驻,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发挥黑龙江及周边地区农机装备市场优势,扩大产业基地农机装备市场占有率,将农机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优势和主导产业。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2%。

7.专用设备产业链。以众鑫重型、工程机械、四海、华崴等企业为龙头,积极适应市场需求,采取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水平,推进企业项目总承包,重点发展港口设备、矿山设备、焊切设备等3条产业链条。加快博实公司石油化工后处理设备等项目建设。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

8.精细化工产业链。以中石油哈石化公司、中煤龙化、蓝星公司为龙头,引进循环产业链条上的吃配型企业,做大龙头企业,整合存量资产,使化工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实施中煤龙化100万吨甲醇、60万吨油页岩综合利用、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35万吨/年苯酚丙酮项目等项目,推动化工产业链条向深加工、精细化方向延伸。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

在以上8条产业链中,由电站、风电、输变电产业组成的能源装备产业链,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超千亿元。

(四)建设8个工业集中区

围绕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构筑以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工业园区为载体、产业基地为支撑的产业布局。

1.城区南部工业集中区:以哈开发区哈平路、平房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汽车、飞机制造、核电装备、风电装备、乳制品及饮料、农副产品加工、医药、新材料、生物、汽车电子10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

2.“动力之乡”工业集中区:以香坊区机电工业园区和三大动力路工业区为载体,重点建设电站设备整机制造、电站设备配套2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3.呼兰工业集中区:以利民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乳制品及饮料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基础功能部件、轻工6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

4.松北工业集中区:以东北亚、欧美亚、对青山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农机装备、烟草制造2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4%。

5.城区东部工业集中区:以道外香坊化工园区、香坊工业新区为载体,重点建设石化、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为主的对俄出口加工2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以上;至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6.城区西部工业集中区:以哈开发区迎宾路、群力、新榆工业园区及哈西工业区为载体,重点建设输变电、基础功能部件、电子工程、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4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7.城区中部工业集中区:以哈开发区南岗园区、双太电子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建设高新技术孵化、电子元器件制造2个都市工业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

8.阿城工业集中区:以阿城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建筑材料、饮料制造2个产业基地。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以上;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年均增长25%。
在工业集中区外,依据相关县(市)各自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依托省级工业园区,提升载体功能,承接市区产业转移,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双城市以双城经济开发区、新兴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乳制品及饮料、特种车2个产业基地;五常市以牛家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建设医药产业基地;尚志市以尚志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乳制品及饮料制造产业基地;宾县以宾西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基地;依兰县以依兰经济开发区为载体,重点建设达连河煤化工产业基地。

其他县(市)按照“一县一园、一园一品”的原则,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打造特色产业。方正、通河县以方正经济开发区、通河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石英硅矿产加工;延寿县以同福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亚麻纺织加工;巴彦县以兴隆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木兰县以奉贤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发展大米深加工。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1.我市建设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工作由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经委牵头负责日常工作。

2.推进土地、资金等要素向工业发展倾斜,示范区建设涉及到的年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计划,须报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经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会签后下达。

3.成立市工业投资公司,为重大项目建设搭建专业化融资平台。

4.明确工作责任。有关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办理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企业)的相关手续,限期完成并实行问责制。

5.加强工作考核。根据示范区建设总体任务,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逐年分解工作目标,并纳入市对各部门、各区县(市)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集中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

(二)提高要素保障能力

1.土地资源。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拓展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进入工业园区的新建工业项目,依据国家和省分配我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及规划期末建设用地总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工业用地的利用潜力,整合现有工业闲置用地,重点保障工业项目的用地需求。力争2015年新增工业用地达到100平方公里。

2.交通物流。依托已有的铁路、公路货运站、内陆港及新建的哈西客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建立哈尔滨市铁路综合运输协调办公室,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完善物流政策法规及统计指标体系;搭建综合运输信息平台,保障我市重点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发运。

3.能源供应。解决松北、利民、平房等工业集中区供电出口路径等问题,加快征地、审批工作,全力保障园区和企业的电力供应。

4.其他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新建企业或项目涉及的污水处理、供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三)健全政策体系

1.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全面落实《关于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若干政策》等国家、省、市有关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现有政策的综合效应。

2.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从2010年开始,逐年增加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对重大关键项目建设贷款贴息、进口关键设备国内物流运输费补贴、列入省的首台套产品奖励等。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研发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配套资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市级与工业有关的专项资金要向其倾斜。

3.加大产业布局调控力度。制定调控政策,限制国家产业政策明令禁止的产业、产业同构突出的园区发展和不符合工业园区产业功能定位的企业进入园区。对现有限制和禁止的产业逐步减少比重,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不予扶持,从根本上予以限制;对不按产业集聚要求而无序竞争,导致产业同构突出的园区,在园区规模上进行严格控制,限制新企业进入,不享受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扶持;对于未按产业定位进入园区的企业,除不享受资金、政策扶持外,经有关部门确认后,对企业实现税收区、县(市)级留成部分全部上收市级财政。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