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刑事制度 > 法律指南 > 网络造谣罪怎么处罚判刑?怎么构成网络造谣罪?
网浏览信息,时常会遇到网络谣言。造谣者或无中生有,或恶意中伤,或为泄私愤,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者还要负刑事责任。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在享受网络自由便捷交流的同时,应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那么网络造谣罪怎么处罚判刑?怎么构成网络造谣罪?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网络谣言的行政处罚。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2、网络谣言的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四、发帖造谣被转发超多少次可判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与此同时,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情节严重”的认定问题。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以上是关于“网络造谣罪怎么处罚判刑?怎么构成网络造谣罪?”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刑事制度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第一,曾经请了明星代言,是不是明星一定有责任?虚假宣传是哪段时间的广告行为需要明确,还要判定明星在这过程
28年前南医大女生被杀案明天就要开庭了,这件案件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在于28年间从未放弃的精神。
团伙诈骗要根据诈骗的数额还有主犯从犯等情形进行判刑,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案情而定,最高可判罚无期徒刑。
一、轻伤量刑标准是什么?是轻微伤还是轻伤,要看医院鉴定的结论,如果是轻微伤比较好处理,就是赔个医疗费调解下,如果是轻伤的话,依照刑法可判3年...
您好,我和我同事在晚上喝醉酒后,在租住的的小区等电梯时不小心将电梯门踢坏了,然后第二天早上我们积极地找物
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储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
年近七旬的老人武华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某小区晨练时,被一只突然窜出的未拴犬链的大型犬惊吓摔
刑事案件对证人证言如何认证?刑事案件证人适格的条件?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法定证据之一,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对于它...
加载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