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刑事制度 > 刑事处罚 > 2人篡改核酸检测报告回国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人篡改核酸检测报告从菲律宾回国】由于我国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度重视和措施得当,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大有失控的发展趋势,于是很多在外的华人纷纷选择回国,原本这种行为是无可非议的,只要做好防控措施,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防控要求,应该隔离的隔离,该检测的检测即可,但是总有些人不顾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不仅瞒报自己的行程,有些人甚至已经感染了病毒,还不如实向疫情防控部门汇报,致使国内疫情防控工作经常性出现反复。
近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其官方微信发布通报称,在对近期回国人员的确诊病例进行复核中发现,有人通过篡改核酸检测报告的方式骗取核酸码乘机回国。通报称这行为不仅对同一航班其他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且会严重损害国内抗疫形式,是极不道德、极不负责的行为。目前,使馆已经将此二人核酸检测造假情况通报,后期会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广大旅菲中国公民,务必严格遵守中国和驻在国各项防疫法律法规,切勿抱存侥幸心理,刻意隐瞒病情。涂改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在菲律宾和中国都是违法行为,将面临法律严惩。
网友热议
A:国内这样好的时候 篡改报告 ......这之后如果出了大面积感染 我们这么多医护工作者 机场等好多地的基层员工努力就白费了 ....到底是多么自私的人啊 那就好好在牢中过吧
B:都什么时候了???还敢这样操作???之前那些违反防疫法规的被惩处,不知道??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这样不负责?
C:刚开始都恐慌,你可以说不知道。现在抗疫几个月了还敢这么做,我只能认为你是故意的。必须严惩,并驱逐出境!
D:你回国就回国 走正常程序不行?瞒报就是你不对了吧!想一出是一出,还篡改检测结果?有没有点道德?这种人一定得严惩!还有跟篡改结果相关的平台和人也要负相应责任!
E:对他人造成了危害,也给整个航班的人造成了危害,更是给辛苦的防疫部门造成了巨大困难,必须严惩!绝不姑息!
法律延伸阅读: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伪造核酸检测报告涉嫌犯罪,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自身健康状况的,有两种人:
1、一种是由于受检测能力限制,无法做到应检尽检,而当事人又急需这一证明以满足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等目的的。 此时当事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如何并不知晓,如果最后证明其身体健康而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的,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或其它行政处罚; 如果最终检测证明其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其行为属于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会被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
2、另一种是已经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属于疑似病人,持虚假的核酸检测报告证明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其明知其行为极有可能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危害公共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以上是“2人篡改核酸检测报告回国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需要承担什么责任?”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刑事制度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醉酒男子24楼抛下哑铃路人险被砸】9月14日凌晨,深圳市罗湖男子陈某醉酒后从24楼的家中先后5次扔下两块直径约20厘米的哑铃铁饼、一辆重约...
【案情】
被告人周允生于2016年6月20日凌晨在互联网上浏览关于强奸的段子、视频、照片后,便产生
看了这件事,第一个感觉是,我们的网络环境和视频经营方确实需要约束一下了。 责任由谁来承担?
帮人“取钱”也犯罪吗 请看详情 张家港刑事辩护律师曹辉团队张家港刑事辩护律师曹辉团队:帮人取款就能赚钱、举手之劳就可发家致富?天底下没有
律师费的收取标准,主要是参考案件标的额、案件难易程度、案件性质和律师的工作量而确定,且各地的收费标准都不
构成职务侵占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
1、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2、医疗费 3、误工费 4、住院
当校园欺凌事件带来的严重后果和学校教育问题赤裸裸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的时候家长、学校、老师和社会应当意识到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