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APP客户版
找律师、咨询律师、打官司, 就上好律师网
APP律师版
随时随地,接单服务,就在好 律师APP律师版
关注好律师微信
热点法律问题分析,尽在好律 师微信公众号
专利战在手机行业并不陌生,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混战的背后折射的是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现实。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获得较好的市场收益,十分看重自己研发的专利产品。但是,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往往会借鉴一些已经成熟的产品,这时,就很可能引发专利权纠纷。
手机企业专利互掐,谋财事小制衡事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混战的背后折射的是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现实。数据显示,2016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预期仅为3.1%。而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增幅达到27.8%。
专利战在手机行业并不陌生,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但是,今年这种“你诉我,我诉你”的玩法变得不一样了。这一次,挑起专利诉讼的不是国外手机巨头,而是中国手机厂商华为。
今年以来,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行动不断,先是在中美两地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本月初又将美国运营商T-Mobile告上法庭。这是中国手机厂商鲜有的主动发起的专利攻击。
而近日,华为又从原告变为了被告。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
无独有偶,7月22日,有报道称,三星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利侵权。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华为官方进行求证,对方回应称,“我们目前没有收到相关诉状,将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进行恰当的应诉。在双方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情况下,司法裁决是有效解决分歧的途径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对这些厂商而言,开打专利战并非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起到制衡对手的目的。今年以来密集的专利混战并非偶然,而是手机产业发展成熟、增速放缓后的必然现象。
诺基亚“围魏救赵”
一直以来,提及专利战,国产手机一般处于被告位置,但今年,华为开始改变原有的节奏,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专利诉讼。
继5月在中美两地向三星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后,7月5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对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的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华为认为,T-Mobile侵犯其4G LTE相关通信专利,并拒绝与华为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巧合的是,一周之后的7月13日,T-Moblie主要供应商诺基亚,在同一法庭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
法庭文件显示,诺基亚指控华为在2013年授权协议期满之后,拒绝达成新的专利授权协议,并继续在美国销售侵犯诺基亚专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分析人士看来,诺基亚此举是为了“围魏救赵”,因为T-Moblie是诺基亚网络设备的主要客户。
对此,华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华为和诺基亚之间曾存在交叉许可协议,华为希望在更新协议中与此前的条款保持一致,但诺基亚拒绝此提议。
“因此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就诺基亚网络提出的指控进行自我辩护。”上述华为负责人表示。
华为方面还透露,此前,诺基亚网络曾要求加入华为诉T-Mobile USA的诉讼,并将此专利侵权指控与华为对T-Mobile USA发起的诉讼合并处理。但由于诺基亚网络起诉华为的专利与华为起诉T-Mobile的专利主题完全不同,法庭责令诺基亚网络将其诉讼请求与华为和T-Mobile之间的专利诉讼案分开处理。
意在拓广北美市场
夸克传媒CEO、TMT独立评论人王如晨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些厂商而言,专利是制衡对手的武器。对于诺基亚来说,它不想失去T-Mobile这个大客户,所以用专利来牵制华为。而对于华为来说,一向低调的它今年突然发动专利攻势也是出于相似的目的,以扩展美国市场。
一直以来,华为经常遭遇美国政府的发难。就在上个月,美国商务部要求华为提交内部文件,调查华为向伊朗、朝鲜以及其他禁运国家的出口业务是否违反了美国的法律。所以,华为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很小。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手机业增长不容乐观,出货量遭抑制,大家都在寻求新的市场领域拓展,而美国就是华为的目标。”王如晨说,这时,专利这个备足许久的“粮草”打了头阵。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申请外国专利30613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
在王如晨看来,选取三星作为首发对象是一步好棋。“三星是韩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很大,是华为最大的敌人。第一枪打三星,既不会得罪美国,也拉拢了苹果(此前,华为与苹果之间已经签署了交叉授权),还能在美国市场大幅提高自身知名度”。
王如晨认为,这种巨头之间的专利战不会出现大的胜负之分,一般会以专利交叉授权收场,达到一种平衡。“不会形成两败俱伤让第三方渔翁得利的结果”。不过,他提醒,专利是把双刃剑,预计之后华为将会面对更多的专利诉讼。(人民网)
专利权权属纠纷的救济
新闻中提到,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行动不断,先后对三星及美国运营商T-Mobile提前专利诉讼。专利权权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当是发明创造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纠纷。
《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八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据此,专利权人包括单位和个人。单位有权获得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获得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发明人指发明的完成者,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新技术方案的人。设计人指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完成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即提供资金、设备、材料、试验条件,进行组织管理、协助绘制图纸、整理资料、翻译文献等人员,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除了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从其约定以外,单位为专利权人。因此,在没有约定专利权归属的情形下,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将本应属于所在单位享有的专利权自己申请并取得专利权,其所在单位主张其是真正专利权人而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生争议属于专利权权属争议的类型。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二款,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因此,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单位将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主张其是真正权利人与其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也属于专利权权属争议的类型。
除了上述两类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争议类型。如《专利法》第八条规定的合作完成发明创造的,其中一个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而合作完成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主张其也是专利权的争议。再如将剽窃他人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真正的权利人主张其是专利权人的等。
根据现行法规定,专利权权属争议的救济方式有两种:1、行政救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规定,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对专利权归属纠纷进行调解。第八十一条对专利权权属纠纷调解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第八十六条对于行政调解与诉讼的关系适用作了规定。2、司法救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已将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受理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范围。第二条对于专利纠纷案件的别管辖作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
上述两种救济除了程序不同之外,在实体处理和认定方面的依据基本相同。现以职务发明创造为例进行说明。对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等均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依据。
专利权的终止及保护期限
专利权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如果不清楚专利权终止的原因,很可能无法保护自身权益。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形:第一,因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即专利因其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其效力。
第二,专利权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1)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2)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专利权人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交纳年费。专利法规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年费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登记和公告。专利权终止日应为上一年度期满日。
关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5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申请续展3年。1993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所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0年。
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处所指的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权日。对于享有优先权的专利申请,其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不是自优先权日起计算,而是自专利申请人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技术的日益革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发并申请专利。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专利的发展,我国设立专利法律体制也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腾飞。企业不可盲目借鉴与模仿他人的专利产品,一旦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将会面临罚款等不利后果。
上一篇: 商标转让的风险及方式
下一篇: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好律师
首次登录,您需要设置登录密码
请使用好律师APP扫码登录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手机企业专利互掐,专利权权属纠纷的救济及专利权的终止
专利战在手机行业并不陌生,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混战的背后折射的是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现实。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了获得较好的市场收益,十分看重自己研发的专利产品。但是,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往往会借鉴一些已经成熟的产品,这时,就很可能引发专利权纠纷。
手机企业专利互掐,谋财事小制衡事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混战的背后折射的是手机行业增长放缓的现实。数据显示,2016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预期仅为3.1%。而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增幅达到27.8%。
专利战在手机行业并不陌生,几乎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但是,今年这种“你诉我,我诉你”的玩法变得不一样了。这一次,挑起专利诉讼的不是国外手机巨头,而是中国手机厂商华为。
今年以来,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行动不断,先是在中美两地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本月初又将美国运营商T-Mobile告上法庭。这是中国手机厂商鲜有的主动发起的专利攻击。
而近日,华为又从原告变为了被告。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
无独有偶,7月22日,有报道称,三星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专利侵权。
对此,《国际金融报》记者向华为官方进行求证,对方回应称,“我们目前没有收到相关诉状,将会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进行恰当的应诉。在双方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情况下,司法裁决是有效解决分歧的途径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对这些厂商而言,开打专利战并非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起到制衡对手的目的。今年以来密集的专利混战并非偶然,而是手机产业发展成熟、增速放缓后的必然现象。
诺基亚“围魏救赵”
一直以来,提及专利战,国产手机一般处于被告位置,但今年,华为开始改变原有的节奏,发起了一轮接一轮的专利诉讼。
继5月在中美两地向三星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后,7月5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对美国四大运营商之一的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华为认为,T-Mobile侵犯其4G LTE相关通信专利,并拒绝与华为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巧合的是,一周之后的7月13日,T-Moblie主要供应商诺基亚,在同一法庭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华为终端公司提起4起专利侵权诉讼,指向华为3项专利侵权。
法庭文件显示,诺基亚指控华为在2013年授权协议期满之后,拒绝达成新的专利授权协议,并继续在美国销售侵犯诺基亚专利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分析人士看来,诺基亚此举是为了“围魏救赵”,因为T-Moblie是诺基亚网络设备的主要客户。
对此,华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华为和诺基亚之间曾存在交叉许可协议,华为希望在更新协议中与此前的条款保持一致,但诺基亚拒绝此提议。
“因此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就诺基亚网络提出的指控进行自我辩护。”上述华为负责人表示。
华为方面还透露,此前,诺基亚网络曾要求加入华为诉T-Mobile USA的诉讼,并将此专利侵权指控与华为对T-Mobile USA发起的诉讼合并处理。但由于诺基亚网络起诉华为的专利与华为起诉T-Mobile的专利主题完全不同,法庭责令诺基亚网络将其诉讼请求与华为和T-Mobile之间的专利诉讼案分开处理。
意在拓广北美市场
夸克传媒CEO、TMT独立评论人王如晨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这些厂商而言,专利是制衡对手的武器。对于诺基亚来说,它不想失去T-Mobile这个大客户,所以用专利来牵制华为。而对于华为来说,一向低调的它今年突然发动专利攻势也是出于相似的目的,以扩展美国市场。
一直以来,华为经常遭遇美国政府的发难。就在上个月,美国商务部要求华为提交内部文件,调查华为向伊朗、朝鲜以及其他禁运国家的出口业务是否违反了美国的法律。所以,华为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直很小。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手机业增长不容乐观,出货量遭抑制,大家都在寻求新的市场领域拓展,而美国就是华为的目标。”王如晨说,这时,专利这个备足许久的“粮草”打了头阵。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申请外国专利30613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2015年,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
在王如晨看来,选取三星作为首发对象是一步好棋。“三星是韩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很大,是华为最大的敌人。第一枪打三星,既不会得罪美国,也拉拢了苹果(此前,华为与苹果之间已经签署了交叉授权),还能在美国市场大幅提高自身知名度”。
王如晨认为,这种巨头之间的专利战不会出现大的胜负之分,一般会以专利交叉授权收场,达到一种平衡。“不会形成两败俱伤让第三方渔翁得利的结果”。不过,他提醒,专利是把双刃剑,预计之后华为将会面对更多的专利诉讼。(人民网)
专利权权属纠纷的救济
新闻中提到,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行动不断,先后对三星及美国运营商T-Mobile提前专利诉讼。专利权权属纠纷是指一项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当事人之间就谁应当是发明创造的真正权利人而发生的纠纷。
《专利法》第六条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八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据此,专利权人包括单位和个人。单位有权获得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权获得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二条,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其中发明人指发明的完成者,即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提出新技术方案的人。设计人指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的完成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即提供资金、设备、材料、试验条件,进行组织管理、协助绘制图纸、整理资料、翻译文献等人员,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除了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从其约定以外,单位为专利权人。因此,在没有约定专利权归属的情形下,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将本应属于所在单位享有的专利权自己申请并取得专利权,其所在单位主张其是真正专利权人而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生争议属于专利权权属争议的类型。
根据《专利法》第六条第二款,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因此,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单位将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主张其是真正权利人与其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也属于专利权权属争议的类型。
除了上述两类最主要的两种类型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争议类型。如《专利法》第八条规定的合作完成发明创造的,其中一个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而合作完成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向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主张其也是专利权的争议。再如将剽窃他人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的,真正的权利人主张其是专利权人的等。
根据现行法规定,专利权权属争议的救济方式有两种:1、行政救济。《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九条规定,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对专利权归属纠纷进行调解。第八十一条对专利权权属纠纷调解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第八十六条对于行政调解与诉讼的关系适用作了规定。2、司法救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已将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件作为人民法院受理专利权纠纷案件的范围。第二条对于专利纠纷案件的别管辖作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对专利权属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作了规定。
上述两种救济除了程序不同之外,在实体处理和认定方面的依据基本相同。现以职务发明创造为例进行说明。对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等均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依据。
专利权的终止及保护期限
专利权终止,是指专利权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其效力消灭的情形。如果不清楚专利权终止的原因,很可能无法保护自身权益。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形:第一,因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即专利因其保护期限届满而终止其效力。
第二,专利权在保护期限届满前终止。(1)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放弃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2)在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内,专利权人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交纳年费。专利法规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交纳年费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专利登记簿和专利公报上登记和公告。专利权终止日应为上一年度期满日。
关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992年12月31日以前的专利申请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5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可申请续展3年。1993年1月1日以后的专利申请所获得的专利权,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10年。
保护期限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此处所指的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权日。对于享有优先权的专利申请,其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不是自优先权日起计算,而是自专利申请人向专利行政部门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技术的日益革新,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研发并申请专利。现代经济体系的发展离不开专利的发展,我国设立专利法律体制也是为了鼓励发明创造,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及经济腾飞。企业不可盲目借鉴与模仿他人的专利产品,一旦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将会面临罚款等不利后果。
上一篇: 商标转让的风险及方式
下一篇: 全面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审判质效提升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字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平台大事
诚信守法经营,打击假冒伪劣,维护生活正...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
1、积极回复问律师且质量较好;
2、提供订单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较高;
3、积极向“业界观点”板块投稿;
4、服务方黄页各项信息全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