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转让的风险及方式

关芠 2016-07-26 09:35:00
商标转让的风险及方式

随着社会法制的日益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日渐成熟,知识产权贸易越来越广泛,商标的注册与转让等活动已经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企业的合并、重组、股份制改制等过程中,商标权转让、拍卖等行为已经屡见不鲜。然而,随着商标转让的日益活跃,商标转让的风险也越来越明显。

 

商标转让的方式

 

商标转让是商标注册人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依法定程序,将商标专用权转让给另一方的行为。商标转让一般有以下几个形式:合同转让、继受转让、因行政命令而发生的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形式有合同转让和继承转让。合同转让是指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通过签订转让合同的方式转让注册商标的;继承转让是指个人及依法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由法定继承人继受其注册商标的。

 

商标转让的风险

 

商标转让是实现商标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也是受让人快速扩大企业知名度的途径之一。这正是因为商标的重要性,当事人应当谨慎尽量避免商标转让纠纷。商标转让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一个商标两次转让的

 

商标转让人与第一个受让人缔结商标转让合同之后,隐瞒上述事实又与第二个受让人缔结商标转让合同,从合同的角度分析,首先第一个商标转让合同成立并生效,而第二个合同则属于可撤销的合同(由于商标转让人向商标受让人隐瞒了已与他人在先缔结商标转让合同的事实),如果第二个商标受让人知道商标转让人所隐瞒的事实后,并不行使撤销权,则第二个商标转让合同也有效。对此,第一个商标受让人有权要求商标转让人继续履行商标转让的义务,如办理注册商标转让手续。而第二个商标受让人只能要求商标转让人承担不能履行商标转让的违约责任。

 

2、待转让的商标被设置质押、或者被许可他人使用的

 

有的准备转让的商标已经被商标权利人设置了质押、或者已经被许可给其他人使用(并在商标局备案登记)、或者已经被其他人提出撤销申请等,上述负担会严重影响到商标的顺利转让。

 

3、待转让的商标处于续展期或者宽展期的

 

商标受让人在受让商标之前,一定要查询确认该商标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在注册证上有注明。如果该商标正处于续展期或者宽展期,则要在合同中约定双方办理续展的义务。如果该商标已经过了宽展期,就不能再要了,千万不能马虎了事,从而导致商标转让申请不予核准。

 

商标转让与商标变更的区别

 

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注册人的名义、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办理相应变更手续。因企业合并、兼并或改制而发生商标专用权移转的,应办理转让手续。办理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的,商标专用权不发生转移。申请变更商标注册人名义、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委托国家认可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另一条则是申请人直接到商标局的商标注册大厅来办理。

 

注册商标的转让与变更注册人名义不同。变更注册人名义时,注册商标的主体并不发生改变,仅仅是注册人的名称发生了变化。而转让注册商标则是其主体发生了改变,转让后的商标所有人不再是原注册人。商标注册人(企业)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只需办理变更登记;商标注册人(企业)将合伙企业转为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其企业名称、地址均未变化,但实质上已转变为一个新的企业法人,因此应办理转让注册手续。

 

商标对于企业来说,是商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所采用的,用以区分其他商品或服务的显著性标记。商标转让可以节约设计商标的时间成本,也可以让企业通过商标转让的方式避免商标闲置,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有利于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到:

文章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140

发表

还没人评论,赶快抢沙发吧!

close

好律师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