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婚
  • 社保
  • 五险一金
  • 结婚
  • 公积金
  • 商标
  • 产假
  • 按揭
  • 廉租房
  • 欠薪
  • 营业执照
好律师> 法律法规库> 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413号
  • 【发布单位】农业部
  • 【发布文号】农业部公告第413号
  • 【发布日期】2004-10-19
  • 【生效日期】2004-10-19
  • 【失效日期】--
  • 【文件来源】农业部
  •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农业部公告第413号

农业部公告第413号




秋优998、川麦39、吉单261、中棉所47、冀黄13、中油6303、中薯4号等173个农作物品种业经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现予公告。

二○○四年十月十九日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1

品种名称:秋优998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秋A×广恢99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感光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华南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3天,比对照博优998迟熟2.6天。株高106.6厘米,株叶形好,群体整齐,分蘖较强,较易落粒,抗倒力较弱,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2万穗,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37.1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0.9克。抗性:稻瘟病1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0,垩白率15%,垩白度2.7%,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3.98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1.3%(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4.97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增产0.5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85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0.1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5.70公斤,比对照博优998减产1.60%。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博优998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10-12.5公斤,秧龄控制在22-25天左右;2、移栽:插植规格为16.5?19.8厘米,亩基本苗6万;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施穗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后期保持湿润,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好,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海南、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福建南部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2

品种名称:株两优02

选育单位:湖南省株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株1s×ZR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6天,比对照金优402早熟0.3天。株高94.6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穗粒重较协调,整齐度一般。每亩有效穗数22.4万穗,穗长20厘米,每穗总粒数102.3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5.8克。抗性:稻瘟病1级,白叶枯病5级,白背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4.6%,长宽比3.1,垩白率72%,垩白度20.5%,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早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31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8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61.04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3.4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67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1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94公斤,比对照金优402增产4.50%。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优402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8公斤;2、移栽:栽插规格16.5?2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施肥: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7公斤;4、管水: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不可脱水过早,以防早衰;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湖南、江西、浙江中南部以及福建北部区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3

品种名称:T优8086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

品种来源:T80A×明恢8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8.4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4.8天。株高107.7厘米,茎秆粗壮,分蘖较强。每亩有效穗数17.2万穗,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54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1%,长宽比2.5,垩白率42%,垩白度7.1%,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4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4%(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68.1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9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6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0%。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5.0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根据当地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插植规格为20?20厘米或20?23.3厘米;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水浆管理后期以干湿交替为宜,够苗晒田,不能过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差,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4

品种名称:II优60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II-32A×泸恢6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7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4天。株高110.6厘米,长势繁茂,耐寒性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50.5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9.7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长宽比2.3,垩白率38%,垩白度8.1%,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3.1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9%(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80.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0.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3.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4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10公斤,秧龄35―40天;2、移载:采用宽窄行栽培,规格为16.7?(33.3+20)/2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施肥:施足底肥,亩施纯氮8―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钾肥5公斤,栽后7天和孕穗期施追肥,亩施纯氮各3公斤。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5

品种名称:绵2优838

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2A×辐恢83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4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2.7天。株高110.7厘米,株型适中,穗粒重协调,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分蘖力偏弱,耐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5.9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3.0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8.9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1%,长宽比2.7,垩白率42%,垩白度12.9%,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7%。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2%(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86.8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2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8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3.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18%。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播种量7.5-10公斤,两段育秧或旱育秧,秧龄不超过50天;2、移栽:亩栽1.5-2万穴,亩基本苗12-14万;3、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7;底肥占60-70%,分蘖肥20-30%,穗肥10%;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6

品种名称:金优18

选育单位:贵州省仁怀市种子公司,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金23A×R1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4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7天。株高112.4厘米,株型适中,整齐度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65.9粒,结实率76.3%,千粒重29.3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0%,长宽比3.1,垩白率47%,垩白度6.4%,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0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81.5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7%(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5%。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3.6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50%。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40-45天,亩栽基本苗8-12万;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12公斤,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7

品种名称:红优527

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红矮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0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2天。株高114.1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耐寒性较弱。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52.4粒,结实率79.2%,千粒重32.7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7%,长宽比2.9,垩白率37%,垩白度5.3%,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4%。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8.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09.2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9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7%。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40-45天,亩栽基本苗8-12万;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12公斤,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8

品种名称:协优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协青早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2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1天。株高111.2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耐寒性较弱。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39.2粒,结实率82.7%,千粒重32.3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最高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9%,长宽比3.1,垩白率35%,垩白度6.8%,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1.5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63%(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16.0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3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2.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31%。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40-45天,亩穴数1.5-1.7万,亩栽基本苗8-10万;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12公斤,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09

品种名称:D优363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成都市种子总公司

品种来源:D62A×蜀恢363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6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5天。株高110.8厘米,株型适中,株叶形好,群体整齐,穗粒重协调,熟期转色好,耐寒性较弱。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穗长25.0厘米,每穗总粒数167.8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8%,长宽比2.8,垩白率32%,垩白度7.7%,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88%(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91.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5.1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龄45天左右;2、移栽:每亩栽插0.8-1.2万穴,基本苗9-10万;3、施肥:重底肥早追肥,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5;4、田间管理: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0

品种名称:内香优3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内香3A×内恢99-1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0.3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2.3天。株高114.2厘米,株叶形适中,下位叶片较窄,外卷,上层叶片中宽直立,穗层整齐,穗粒较协调,耐寒性中等,熟期转色好,稻米清香。每亩有效穗数17.4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45.6粒,结实率78.2%,千粒重30.1克。抗性:稻瘟病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1%,长宽比3.1,垩白率26%,垩白度4.1%,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5.4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93.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9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7%。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因秧龄弹性大,以栽中苗为好;2、移栽: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好,每亩栽1.3-1.5万穴,基本苗保证在10万左右;3、施肥:重施底肥,早追肥,忌偏施氮肥。超高产栽培过磷酸钙用量每亩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4、水浆管理:要特别注意后期水浆管理,不可脱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1

品种名称:II优香13号(原名:内香优13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II-32A×内香恢1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6.8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6天。茎杆、叶沿、叶节颖尖均呈紫红色。株型适中,耐寒性中等,穗粒重较协调,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株高116.4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1.6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5%,长宽比2.3,垩白率24%,垩白度3.3%,胶稠度6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6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7%(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71.1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45%(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2.4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2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8.3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9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因秧龄弹性大,以栽中苗为好;2、移栽:栽插方式以宽窄行为好,每亩栽1.3-1.5万穴,基本苗保证在10万左右;3、施肥:重施底肥,早追肥,忌偏施氮肥。超高产栽培过磷酸钙用量每亩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4、水浆管理:要特别注意后期水浆管理,不可脱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略迟,产量中等,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2

品种名称:金优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金23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1.4天。株高111.5厘米,叶色浓绿,株叶形适中,耐寒性较弱,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5万穗,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61.7粒,结实率80.9%,千粒重29.5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9%,长宽比3.2,垩白率17%,垩白度2.9%,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25.9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6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9.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9.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3%。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40―45天,亩栽基本苗11―13万;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12公斤,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干湿交替,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3

品种名称:宜香3003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300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0.5天。株高115.3厘米,株叶形适中,叶色淡绿,剑叶挺直,穗层整齐,穗长着粒偏稀,籽粒大,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耐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8.0万穗,穗长26.2厘米,每穗总粒数142.6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9.9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5%,长宽比3.0,垩白率16%,垩白度3.2%,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02.3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5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2.5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8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3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57%。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秧龄30-40天;2、移栽:栽插规格为30×13.3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亩施底肥有机肥500公斤,尿素7.5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7.5公斤。返青后施尿素4公斤,抽穗前15-20天左右,亩施穗粒肥尿素3公斤,钾肥5公斤。水浆管理要求前期浅水管理,中期够穗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4

品种名称:中优7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川丰种业育种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CJR72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8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8天。株高113.2厘米,株叶形适中,穗粒重协调。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6.8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4%,长宽比3.1,垩白率9%,垩白度0.9%,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94.4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6.2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7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49%。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15公斤;2、移栽:栽插规格为22?24厘米,每亩9-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8-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后期不可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5

品种名称:D优128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D62A×R12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0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2.4天。株高111.5厘米,株叶形适中,群体整齐,耐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7.7万穗,穗长23.6厘米,每穗总粒数174.3粒,结实率78.9%,千粒重24.5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1%,长宽比2.8,垩白率32%,垩白度2.0%,胶稠度5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8.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0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94.3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2.3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0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3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龄45天左右;2、移栽:亩插0.9-1.3万穴,基本苗10万左右;3、施肥:重底肥早追肥,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5;4、水浆管理:浅水栽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5、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6

品种名称:B优811(原名:B优8311)

选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

品种来源:803A×涪恢31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0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0.6天。株高114.3厘米,株叶形适中,耐寒性较弱,抗倒性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6.5万穗,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69.2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3%,长宽比3.1,垩白率23%,垩白度3.4%,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4%。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4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73%(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03.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8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8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8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龄45天左右;2、移栽:亩栽基本苗10―12万;3、肥水管理:重底早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中后期控制氮肥。浅水灌溉,适期晒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7

品种名称:Q优2号(原名:庆优2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QIA×成恢04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4.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5天。株高108.5厘米,株叶形适中,耐寒性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71.8粒,结实率76.6%,千粒重24.9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8%,长宽比3.0,垩白率11%,垩白度1.5%,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97%(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85.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8%(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9.9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0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3.4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龄控制在40天左右;2、移栽:采用宽行窄株栽插,每亩插1.2-1.5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8万以上;3、施肥:采用重底早追模式,氮、磷、钾配方施肥。中等肥力田亩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8公斤。磷肥全部、氮肥70%、钾肥60%作底肥,其余作追肥,追肥应在移栽后7-10天及时施用;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四川平坝稻区、陕西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8

品种名称:明优98(原名:五优1号)

选育单位:合肥新隆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M98A×丰恢9800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8天,比汕优63(CK)早熟1.7天。株高117.6厘米,株形适中,长势繁茂,整齐度一般,熟期转色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7.1万,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9.5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7.1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5%,长宽比2.5,垩白率93.5%,垩白度21.6%,胶稠度4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9%。

产量表现:2001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4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43%(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75.0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7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2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0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8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04%。

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肥田旱育秧亩播种量30公斤,水育秧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30-35天;2、移栽:高肥力田栽插密度为30?13.3厘米,亩栽6-8万基本苗;一般肥力田栽插密度为23.3?13.3厘米,亩栽8-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每亩大田总氮量15-17公斤,基面肥、分蘖肥、穗粒肥的比例为6:2:2,注意补施磷、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插秧,活棵露田,湿润促蘖,适时多次晒田,花期保持水层,后期干湿活熟到老;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9

品种名称:II优7954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II-32A×浙恢7954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0天。株高118.9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叶色浓绿,长势繁茂,熟期转色中等。每亩有效穗数15.7万穗,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74.1粒,结实率78.3%,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2.3,垩白率47%,垩白度9.3%,胶稠度4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9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26.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10%(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11%。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播种量10公斤,秧龄25-30天;2、移栽:栽插密度为16.6?26厘米或13.3?30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亩基本苗6-8万;3、肥水管理:基肥和分蘖肥占80%以上,适当施用穗粒肥,氮、磷、钾肥比例为1:0.5:0.8。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促分蘖,后期干湿交替防早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0

品种名称:协优5968

选育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t596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8.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8天。株高117.5厘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群体整齐,长势繁茂,熟期转色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9万穗,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42.7粒,结实率79.6%,千粒重29.0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9%,长宽比2.6,垩白率70%,垩白度11.4%,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2.7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25.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1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7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45%。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亩播种量7-10公斤,秧龄35-40天;2、移栽:亩插1.3-1.6万穴,每穴栽2粒谷苗,亩基本苗8-10万;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氯化钾7.5-10公斤,做到重底早追,后期看苗少施保花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以保证其充分灌浆;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迟,产量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1

品种名称:宜香2292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229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3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1天。株高120.7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7.6万穗,穗长26.1厘米,每穗总粒数138.2粒,结实率76.2%,千粒重29.9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7.7%,长宽比3.2,垩白率22%,垩白度2.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9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4.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5.3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7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8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8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3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秧龄25-35天;2、移栽:中等肥力田栽插规格为30?13.3厘米或(46.7+20)?16.7厘米,每穴栽2粒谷苗;3、肥水管理:亩施底肥有机肥500公斤,尿素7.5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7.5公斤。移栽返青后施用保蘖肥尿素4公斤,抽穗前15-20天左右,亩施穗粒肥尿素3公斤,钾肥5公斤,确保后期不缺肥。水浆管理要求前期浅水管理,中期够穗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略迟,产量较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2

品种名称:丰优559

选育单位:江苏省沿海地区农科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丰A×盐恢559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1.7天。株高120.2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粒协调,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3万,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8.1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5.1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2%,长宽比2.8,垩白米率27%,垩白度3.5%,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6.3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05%(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43.9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1%(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6%。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7.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3.2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每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35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肥力田块每亩栽插1.8-2.0万穴,每穴1-2粒谷苗,亩基本苗7-8万;3、科学管水:栽后20天左右及时排水晒田,控制高峰苗不超过25万,最后成穗16-18万,后期湿润养土,收获前5天断水,确保杆青籽黄;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及稻飞虱的危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以及河南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3

品种名称:协优80

选育单位:江西省宜黄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R80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1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1.7天。株高92.7厘米,植株较矮,株形适中,群体整齐,长势繁茂,剑叶挺直,穗粒重协调。每亩有效穗数19.9万穗,穗长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08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8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6.2%,长宽比3.1,垩白率39%,垩白度8.2%,胶稠度4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8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2.66%(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63.41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1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3.40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8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06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0.7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10公斤,秧龄25天左右;2、移栽:亩插2万穴,8-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用45%三元复合肥25公斤作底肥,插后5-7天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作追肥;水浆管理要求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浅水孕穗,湿润壮籽,防止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的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4

品种名称:丰优9号(原名:丰源A/9号)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丰源A×9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4天,比对照汕优64早熟0.3天。株高91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长势繁茂,穗粒重协调,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8万穗,穗长20.9厘米,每穗总粒数112.1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8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7%,长宽比3.1,垩白率27%,垩白度3.6%,胶稠度4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4.27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6.61%(极显著);2002年优质组续试,平均亩产477.26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9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7.5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2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7.9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亩播种8-10公斤;2、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密度为:16.7?20厘米,每亩插8.5-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占总施肥量的65%左右,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施肥。灌浆期湿润管理,不要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的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5

品种名称:金优448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金23A×成恢44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1.9天,比对照汕优64早熟1.8天。株高88.4厘米,株型适中,植株较矮,剑叶挺直,穗粒重协调,较易落粒,后期较易倒伏。每亩有效穗数20.4万穗,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10.4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8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1%,长宽比3.3,垩白率35.5%,垩白度4%,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9.21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52%(不显著);2002年优质组续试,平均亩产453.5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0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5.5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2.2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8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3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2、移栽:亩栽1.6-2万穴,基本苗10-12万;3、施肥:亩施纯氮8-10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5-20公斤;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6

品种名称:中9优288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农作物杂种优势开发利用中心

品种来源:中9A×28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5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2.4天。株高103.4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0.2万穗,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31.1粒,结实率80.0%,千粒重25.4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2%,长宽比3.2,垩白率32%,垩白度7.2%,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5.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04%(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6.9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0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1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8.0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27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39%。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秧龄不超过30天;2、移栽:亩插足基本苗10万左右;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1-12.5公斤,磷5.5公斤,钾8.8-10公斤,采用前重中稳的施肥方式,速效氮应在插秧后15天内施完。水浆管理应采取前期浅水促分蘖,苗数达到22万抓紧晒田,后期干干湿湿,不可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7

品种名称:湘晚籼12号(原名:9724)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92W93/克ER-3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4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2.3天。株高98.5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较易落粒,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4.5万穗,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97.3粒,结实率85.9%,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4%,长宽比3.6,垩白率5%,垩白度0.4%,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6.1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9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1.6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4.8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8.9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3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7.32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9.3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15-20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2、移栽:栽插密度为16.7×20厘米,每亩插足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每亩施纯氮10公斤,并配施磷、钾肥。水浆管理应做到深水活棵,浅水保苗,后期湿润灌溉。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8

品种名称:岳优华4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岳4A×华恢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09.1天,比对照汕优64早熟3.9天。株高85.4厘米,植株矮,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较易落粒,抗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00.2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7.3克。抗性:稻瘟病5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2%,长宽比3.3,垩白率12%,垩白度1.3%,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18.53公斤,比对照汕优64减产4.8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95.2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5.5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6.8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0.3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4.0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7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64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2、移栽:栽插规格16.5?20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3、施肥:中等肥力田每亩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采用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方法;4、管水: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总苗数达30万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保持田面有水层,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忌落水过早,以防早衰;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中等,稳产性一般,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29

品种名称:丰优416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丰源A?R416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2.9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1.8天。株高96.6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较易落粒。每亩有效穗数19.4万穗,穗长22.5厘米,每穗总粒数112.9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8.2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长宽比2.7,垩白率57%,垩白度10.9%,胶稠度4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5.4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16%(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74.8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7.8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4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4.3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2.27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2.15%。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比汕优46早播1-2天,亩播种10-15公斤;2、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密度为:20?20厘米或16.7?23.3厘米,每亩插5-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插秧前每亩以30担腐熟厩肥加30公斤磷肥作底肥,栽后7天内用8-10公斤尿素追肥,促其早生快发,幼穗分化期亩用2.5公斤尿素加5-7公斤氯化钾混合施用,以促后期穗大秆壮。水浆管理应注意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0

品种名称:丰优191(原名:丰源A/191)

选育单位: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丰源A×湘恢19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1.7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0.6天。株高97厘米,株叶形好,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穗长23.3厘米,每穗总粒数124.2粒,结实率82.1%,千粒重30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1%,长宽比2.9,垩白率39.5%,垩白度11.7%,胶稠度4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5.2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4.21%(极显著);2002年高产组续试,平均亩产470.8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6.9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5.5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5.8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可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46同期播种,亩播种8-10公斤;2、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密度为:16.7?20厘米,每亩插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占总施肥量的65%左右,早施分蘖肥,后期看苗施肥。灌浆期湿润管理,不要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1

品种名称:三香优714(原名:316A/y0714)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三香A(316AA)×y071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3.9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2.7天。株高111.1厘米,植株高,长势繁茂,整齐度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8.1万穗,穗长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23.4粒,结实率76%,千粒重30.1克。抗性两年平均表现: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长宽比2.7,垩白率57%,垩白度10.9%,胶稠度4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9.2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94%(显著);2002年高产组续试,平均亩产460.33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4.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4.33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7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4.6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1.6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46同期播种,每亩播种量12.5公斤,秧龄控制在32天以内;2、移栽:插植密度为16.7?20厘米或20?20厘米,每亩基本苗5万以上;3、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前期重施,后期看苗施肥。每亩施纯氮12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9公斤。水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勤灌,后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收获前10天排水干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2

品种名称:国稻1号(原名:中优6号)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A×R8006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0.6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2.6天。株高107.8厘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较披。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42.0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9%,长宽比3.4,垩白率21%,垩白度3.4%,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6.5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7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69.9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0.9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8.2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4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3.6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7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46同期播种,秧田播种量6公斤,秧龄30天之内;2、移栽:每亩栽1.3万穴以上,亩基本苗6-7万;3、施肥: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基肥用水稻专用肥每亩50公斤,栽后10天内追施尿素7.5公斤;4、水浆管理: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及时晒田,多次轻晒,浅水养胎,保水养花,防止断水过早,防止早衰;5、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3

品种名称:中优218(原名:国丰2号)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9A×中恢218-5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8.1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0.1天。株高108.5厘米,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剑叶较披,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穗长25.5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79.0%,千粒重30.0克。抗性:稻瘟病穗9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4%,长宽比3.1,垩白率27%,垩白度6.4%,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5.63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56%(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9.9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0%(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2.79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3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5.3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0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46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秧龄35天左右;2、移栽:亩插1.5万穴左右,行株距21?21-24厘米,每亩基本苗7-8万;3、肥水管理: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移栽时亩施尿素7.5公斤,磷肥50公斤作面肥,返青后每亩追施尿素7-10公斤。水浆管理应做到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薄水分蘖,及时脱水晒田,后期不可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4

品种名称:T优6135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98A×R61-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21.3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3.4天。株高108.1厘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长。每亩有效穗数16.9万穗,穗长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65.9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5.0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3.2,垩白率19%,垩白度2.3%,胶稠度6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2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77%(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2.42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0.3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8.33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1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60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31%。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比汕优46早播1-2天,亩播种10-15公斤;2、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栽插密度为:20?20厘米,每亩插5-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插秧前每亩以30担腐熟厩肥加30公斤磷肥作底肥,栽后7天内用8-10公斤尿素追肥,促其早生快发,幼穗分化期亩用2.5公斤尿素加5-7公斤氧化钾混合施用,以促后期穗大秆壮。水浆管理应注意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灌溉,不要脱水过早;4、病虫防治: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中等,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5

品种名称:培两优210(原名:培矮64S/合6)

选育单位: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R合6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8.3天,比对照汕优46迟熟0.3天。株高106.9厘米,株叶形好,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穗粒重协调,耐寒性较弱。每亩有效穗数19.4万穗,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33.9粒,结实率73.2%,千粒重26.1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6%,长宽比3.0,垩白率25%,垩白度3.5%,胶稠度8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0.1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2.29%(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68.3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减产1.25%(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4.25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0.5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5.98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0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与汕优46同期播种,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不超过35天;2、移栽:插植规格为18?20厘米,亩基本苗10万以上;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2-15公斤,氧化钾7-8公斤,五氧化二磷20公斤。水浆管理要前期浅水促分蘖,后期以间歇灌溉为主,切忌脱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6

品种名称:岳优9113

选育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

品种来源:岳4A×岳恢9113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湖南省、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5天,比对照汕优46早熟4.4天。株高92.7厘米,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剑叶短而窄,抗倒性强,较易落粒。每亩有效穗数22.6万穗,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07.8粒,结实率80.3%,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0.3%,长宽比3.4,垩白率23%,垩白度3.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晚籼中迟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8.38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1.88%(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02.74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6.0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0.56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3.9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91公斤,比对照汕优46增产8.69%。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46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10公斤;2、移栽:秧龄控制在28天内,插植规格17?20厘米,每穴2粒谷苗;3、施肥:中等肥力田基肥亩施碳铵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配合有机肥。栽后4-5天,追尿素10公斤,钾肥10公斤,中后期视苗情可少量补肥;4、水浆管理:前期浅水分蘖,中期足苗晒田,后期干湿壮籽忌脱水过早;5、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较早,产量较高,稳产性一般,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以及浙江南部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7

品种名称:绍糯9714

选育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绍紫9012/绍糯45//绍间9///绍糯119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糯性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7.7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2.1天。株高96厘米,株形适中,植株较矮,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113粒,结实率90.1%,千粒重27.7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4%,长宽比1.7,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7.6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4.18%(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2.0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3.21%(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0.4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3.6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4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2.52%。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秀水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40公斤,秧龄不超过40天;2、移栽:亩栽2万穴,每穴2-3谷粒苗,亩基本苗5万左右;3、肥水管理:每亩氮肥施用量17.5公斤,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4:3:3。水浆管理注意生育后期应保持田土湿润,以保持根系活力;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一般,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加工品质和糯性好。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稻瘟病轻发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8

品种名称:八优8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8204A×R952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9.4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3.7天。株高112.2厘米,株形适中,植株较高,剑叶挺直,长势繁茂,整齐度一般,二次灌浆现象较为明显。每亩有效穗数20.3万穗,穗长18.2厘米,每穗总粒数139.5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6克。抗性:稻瘟病3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2%,长宽比1.8,垩白率31.5%,垩白度5.2%,胶稠度59.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9.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6.9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96%(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79.4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59%(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5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2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2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5.62%。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秀水63同期播种,亩秧田播种量20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之内;2、合理密植:栽插密度为23.3?19.9厘米,每亩栽插2万穴;3、肥水管理:施肥技术采取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每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碳铵30公斤,磷肥25公斤,钾肥10公斤作面肥;返青后施尿素10公斤,在剑叶露尖时视情况增施复合肥7.5公斤作穗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中等,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39

品种名称:甬优4号

选育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浙江省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200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1.2天,比对照秀水63迟熟2.5天。株高123.7厘米,株型形适中,长势繁茂,较易落粒,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4万穗,穗长22.5厘米,每穗总粒数166.0粒,结实率84.4%,千粒重25.9克。抗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长宽比2.2,垩白率22%,垩白度3.1%,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0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7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04.2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4.4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6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9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1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4.30%。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秀水63同期播种,亩秧苗田播种量8.5公斤;2、移栽:秧龄22-25天移栽,栽插规格为23?26.5厘米,每穴插1-2谷粒苗;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5:4:1;氮、磷、钾肥比例为1:0.5:1;亩施纯氮12.5-15公斤,要求移栽后7天将蘖肥全部施入;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湖北、安徽稻瘟病轻发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0

品种名称:福优98(原名:清江2号)

选育单位: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

品种来源:福伊A×98-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51天,与对照Ⅱ优58相当。株高111厘米左右,生长势强,植株生长整齐,株叶形态适中,穗粒结构协调,后期熟相好。每亩有效穗18-21万穗,成穗率60%左右,穗长2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9克左右。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7.8%,长宽比2.7,垩白米率46%,垩白度7.7%,胶稠度4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0%。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2.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78.08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产3.8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5.48公斤。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9.0公斤,比对照Ⅱ优58增4.58%。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采用旱育早发技术,培育多蘖壮秧;2、移栽:亩插2.0-2.2万穴,每穴2粒谷苗,规格为16.5×26.4厘米或13.3×33厘米,每亩基本苗10-12万;3、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酌情补施粒肥,特别注意磷钾肥的配合施用;4、管水:要求寸水活稞,浅水分蘖,足苗晒田;5、防治病虫:苗期重点要防治恶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省及重庆市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1

品种名称:69优8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

品种来源:69A×R11238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8.3天,比对照豫粳6号迟熟5天。株高109.4厘米,每穗总粒数175.5粒,结实率77.6%,千粒重27.3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1%,垩白米率37%,垩白度4.8%,胶稠度9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0.6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4%(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28.1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8%(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5%。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豫粳6号同期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15公斤,秧龄30-35天;2、移栽:中等肥力田行株距23.3×13.3厘米,每穴插2-2.2万穴,每亩8-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施足氮、磷、钾肥。亩施纯氮18-20公斤,基、蘖、穗肥比例为4:4:2为宜。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薄水分蘖,适时晒田,以后间歇灌溉,收割前6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米质较优。适宜在河南沿黄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淮北及陕西关中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2

品种名称:10优18(原名:津优9603)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10A×R14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4天,与对照豫粳6号相仿。株高1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82.1粒,结实率76.8%,千粒重25.8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垩白米率38.5%,垩白度5.3%,胶稠度9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8.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5.3%(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24.3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6.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4.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豫粳6号同期播种,亩播种量15公斤,秧龄30-35天;2、移栽:中等肥力田行株距23.3×13.3厘米,每穴插2-2.2万穴,每亩8-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并施足氮、磷、钾肥。亩施氮总量18-20公斤,基、蘖、穗肥比例为4:4:2为宜。水浆管理做到浅水插秧,薄水分蘖,适时晒田,以后间歇灌溉,收割前6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河南沿黄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淮北以及陕西关中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3

品种名称:津稻1007(原名:津优9702)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津稻521/武育粳3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6天,比对照豫粳6号迟熟1天。株高99厘米,每穗总粒数142.6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3.7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3%,垩白米率5%,垩白度0.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豫粳6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4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减产0.6%(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76.5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9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公斤,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豫粳6号同期播种,秧田播种量为一般常规品种的2/3;2、移栽:亩插基本苗8-10万;3、肥水管理:亩施二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钾肥7.5公斤作底肥,返青后可追施尿素25公斤;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河南沿黄稻区、山东南部、江苏、安徽淮北及陕西关中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4

品种名称:明悦(原名:津原47)

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

品种来源:月之光/中作321//辽盐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6.9天,比对照中作93迟熟4天。株高97.2厘米,每穗总粒数112.5粒,结实率84.5%,千粒重26.8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1%,垩白米率22%,垩白度2.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中作93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9.2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1.7%(显著);2003续试,平均亩产584.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7.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1.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9.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中作93同期播种,秧龄45天左右;2、移栽:栽插规格为27×18厘米或30×15厘米,每亩1.3-1.5万穴,每穴插3-4苗;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6公斤左右,底肥施五氧化二磷6公斤,配合施用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齐穗后10天干干湿湿,收获前7天停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5

品种名称:中花17号(原名:94-1017)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中花8号//沈农1033/IR2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73.8天,与对照中作93相当。株高104.7厘米,每穗总粒数120.1粒,结实率89%,千粒重24.1克。稻瘟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2.2%,垩白米率7%,垩白度0.9%,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中作93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2%(不显著);2003续试,平均亩产543.9公斤,比对照中作93减产0.3%(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0.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4公斤,比对照中作93减产3.7%。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中作93同期播种,秧龄45天左右;2、移栽:栽插规格为26.7×10厘米,每亩1.3-1.5万穴,每穴插1-3苗;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6公斤左右,底肥施五氧化二磷6公斤,配合施用钾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齐穗后10天干干湿湿,收获前7天停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6

品种名称:辽优1518(原名:151A/C418)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151A×C41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5.2天,比对照金株1号迟熟2天。株高106.2厘米,每穗总粒数143.2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6.9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9%,垩白米率61%,垩白度16.9%,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5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3.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86.7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9.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90.9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1.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2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0.4%。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2、移栽:栽插规格为33.3×16.6厘米或采用大垄双行(40+26.6)×16.6厘米,每穴插3-4苗;3、肥水管理:亩施硫铵45公斤,二铵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分期施用;水浆管理采取浅、干、湿交替,够苗晒田,后期不可过早断水;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好,适应性广,中抗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中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7

品种名称:京优14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 中作59A×津122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4.6天,比对照金株1号迟熟1.9天。株高103.5厘米,每穗总粒数116.4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6.8克。稻瘟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7%,垩白米率30%,垩白度3.8%,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27.9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5.7%(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701.2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4.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4.6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5.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秧龄35-40天;2、移栽:栽插规格为20×16.7厘米,每穴插2-3苗;3、施肥:全层施肥,60-70%氮肥,50%钾肥和全部磷肥在整地前施,其余作追肥,全部追肥要在插秧苗后1个月内施完;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稳产,中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中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稻瘟病轻发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8

品种名称:中作9936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中作9037/中作905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3天,比对照金株1号早熟3.5天。株高109.3厘米,每穗总粒数111.9粒,结实率86%,千粒重25.9克。稻瘟病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9%,垩白米率9%,垩白度0.8%,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4.2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减产5.5%(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99.9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减产2.1%(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1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减产3.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0.6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减产1.6%。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秧龄35-40天;2、移栽:栽插规格为20×16.7厘米,每穴插2-3苗;3、施肥:全层施肥,60-70%氮肥,50%钾肥和全部磷肥在整地前施,其余作追肥,全部追肥要在插秧苗后1个月内施完;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中等,中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稻瘟病轻发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49

品种名称:花育560

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C602/90-17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辽南、南疆及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60.1天,比对照金株1号迟熟3.6天。株高97.4厘米,每穗总粒数104.8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7.1克。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4%,垩白米率17%,垩白度1.7%,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4.9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5.7%(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43.1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4.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4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5.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5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减产5%。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金珠1号同期播种,每亩秧田播种40公斤,秧龄控制在30-35天;2、合理密植:栽插规格为20×16.7厘米,每穴插4-6苗;3、施肥:全层施肥,60-70%氮肥,50%钾肥和全部磷肥在整地前施,其余作追肥,全部追肥要在插秧苗后1个月内施完;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中南部、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稻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0

品种名称:辽粳92-34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87-73/87-33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6.4天,比对照秋光迟熟4天。株高88.5厘米,每穗总粒数108.7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1.9克。抗性:稻瘟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垩白米率4%,垩白度0.3%,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7%。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稻区秋光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2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0.8%(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668.3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3%(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5.2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1.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9公斤,比对照秋光减产2.8%。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秋光同期播种,采用秧盘育秧每平方米播种150-200克,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2、合理稀植:栽插规格为30×13.3厘米或30×16.7厘米,每穴栽3-4苗;3、肥水管理:亩施标氮硫铵60-65公斤,施肥原则前重后轻;水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够苗及时晒田,出穗后干干湿湿,后期不可断水协早以防早衰;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中等,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辽宁北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及新疆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1

品种名称:沈农7号(原名:沈农9457)

选育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农林315///沈农91/S22//丰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东北、西北早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2.3天,比对照吉玉粳迟熟7天。株高93.8厘米,每穗总粒数73.1粒,结实率90.4%,千粒重26.2克。稻瘟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4%,垩白米率12%,垩白度1.2%,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吉玉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8.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2.9%(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60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减产1.2%(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7.9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0.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2.7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0.8%。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吉玉粳同期播种,普通旱育秧苗每平方米播种150-200克;2、移栽:行距30厘米,株距13.3-16.7厘米,每穴插3粒谷苗;3、肥水管理:每亩施硫酸铵45-50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硫酸钾10公斤,配合施好农家肥。水浆管理要做到浅水插秧,浅湿分蘖,够苗晒田,浅水养胎,浅湿抽穗,寸水开花,湿润壮籽;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偏迟,产量中等,感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东南部、甘肃河西走廊稻瘟病轻发稻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2

品种名称:中旱209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选21/IR55419-04-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旱稻,在长江中下游中稻区旱作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1.7天,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迟熟2.2天。株高94.2厘米,株型紧凑,剑叶挺,分蘖力强,前期长势旺盛,后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1.0万穗,穗长20.4厘米,每穗总粒数87.4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6.0克。抗性:抗旱性5级,稻瘟病7级,白叶枯病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9.4%,长宽比3.3,垩白率12.5%,垩白度1.7%,胶稠度40.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旱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4.12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22.08%(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73.14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16.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2.96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18.9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7.60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深翻土壤并做畦,整地前15天喷施除草剂清除杂草;2、播种:条播或穴播,每亩播种量3-4公斤,播种深度3-5厘米;3、施肥:亩施磷肥40公斤,钾肥10公斤,尿素5公斤,有机肥20担作基肥。4叶期时追施尿素8-10公斤,分蘖期、孕穗期可追施尿素10公斤;4、水分管理:一生主要依靠自然降水,但在出苗期、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遇到持续干旱时应进行灌溉;5、除草:在生长前期应及时中耕除草;6、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中等,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较优。适宜在福建北部、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中稻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3

品种名称:沪旱3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品种来源:麻晚糯//IRAT109/P7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稻,在长江中下游中稻区旱作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3.8天,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迟熟4.3天。株高99.3厘米,苗期长势旺,株叶型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9万穗,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101.6粒,结实率71.0%,千粒重26.2克。抗性:抗旱性1级,稻瘟病1级,白叶枯病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3%,长宽比2.0,垩白率88.0%,垩白度15.8%,胶稠度8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0.69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8.82%(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54.61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8.8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65.59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8.8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9.11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耕翻平整土地,深度以18-20厘米为宜,开沟做畦,整地前15天喷施草甘磷或农达类强效除草剂清除杂草;2、播种:播种前晒种、浸种、药剂处理。条播、穴播均可,播深3-5厘米,每亩播种量4-6公斤;3、施肥:亩施有机肥20担、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秧苗4叶时追施尿素8-10公斤,分蘖期追施尿素10公斤;4、水浆管理:在整个生长时期视土壤干旱情况注意及时灌水;5、除草:播种时可适当地使用旱稻专用除草剂,以后要及时进行人工除草;6、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白叶枯等病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中稻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4

品种名称:井冈旱稻1号(原名:1587)

选育单位: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

品种来源:巴西陆稻(IAPAR9)辐射诱变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常规旱稻,在长江中下游中稻区旱作种植全生育期平均95.4天,比对照巴西陆稻早熟14.1天。株高92.9厘米,植株紧凑,株叶型好,剑叶挺,难落粒,后期转色一般。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穗长21.8厘米,每穗总粒数128.4粒,结实率77.8%,千粒重24.3克。抗性:抗旱性5级,稻瘟病9级,白叶枯病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0%,长宽比3.3,垩白率20.0%,垩白度1.7%,胶稠度7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5.83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37.9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05.39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30.5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6.62公斤,比对照巴西陆稻“IAPAR9”增产33.8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5.16公斤,比巴西陆稻“IAPAR9”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要施足基肥,精耕细作,做畦整平,确保灌、排水便利;2、播种:条播或穴播,播种后要灌透水,确保苗全苗齐;3、施肥:禾苗达二叶一心时选雨后施尿素10公斤和氯化钾5公斤,促分蘖壮秆;4、除草:在播种前用除草剂喷施除草,出苗后再除草1-2次;5、防治病虫: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中等,熟期早,适应性广,产量高,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福建北部、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中稻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5

品种名称:皖旱优1号(原名:N422S/R8272)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N422S×R82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两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21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11天,株高91.5厘米,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耐旱抗倒,易脱粒,穗长19.3厘米,每穗总粒数110.1粒,结实率68.8%,千粒重24.1克。抗病性:抗旱性3级,稻瘟病3级,胡麻叶斑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4%,长宽比2.2,垩白米率62%,垩白度8.4%,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2.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30.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315.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44.4%,比对照旱稻277增产27.2%(极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5.0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和旱稻277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天,用旱稻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2、整地:整地前亩施复合肥15-25公斤,开沟做畦;3、播种:播深2-3厘米,每亩用种量5-7公斤,播种后覆土镇压;4、除草: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清除杂草,喷施后1个月之内不要中耕松土,零星杂草及时人工拔除;5、灌水:旱稻一生主要靠自然降水,但在遭遇干旱时要及时灌水;6、追肥:分蘖至拔节期亩追施尿素7公斤,孕穗至抽穗扬花期追施尿素5公斤;7、防治病虫:苗期主要防治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偏迟,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米质一般。适宜在安徽、江苏、河南的黄淮流域、山东临沂地区和陕西南部地区接麦茬或油菜茬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6

品种名称:丹旱糯3号(原名:旱糯3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从丹粳5号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旱作糯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14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4天,株高94.8厘米,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稳产性好,穗长19.4厘米,每穗总粒数101.2粒,结实率82.2%,千粒重24.5克。抗病性:抗旱性1级,稻瘟病3级,胡麻叶斑病3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6%,长宽比1.8,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9%。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1.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8.4%;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69.6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5.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0.4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和旱稻277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用种衣剂包衣;2、播种: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条播、穴播均可,播种量每亩8-9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播后镇压或踩格子;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0.25公斤,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稳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及胡麻叶斑病,糯性较好。适宜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的黄淮地区(徐州地区除外)和陕西南部地区接麦茬或油菜茬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7

品种名称:辽优16(原名:辽优3072)

选育单位: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品种来源:辽30A×C272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旱作粳型三系杂交稻,在黄淮地区麦茬旱直播全生育期平均为116天,比对照郑州早粳晚熟6天,株高89.7厘米,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97.1粒,结实率74.9%,千粒重24.6克。抗性:抗旱性5级,稻瘟病5级,胡麻叶斑病1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长宽比1.8,垩白米率15%,垩白度0.8%,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0%。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麦茬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2.2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14.7%;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82.5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增产29.3%(极显著),比对照旱稻277增产13.9%(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1.6公斤,比对照郑州早粳和旱稻277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采用种衣剂包衣或用多菌灵浸种;2、整地:选有灌溉条件的土地整平耙细并作畦,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肥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铵15公斤并施少量微肥;3、除草:出苗前用除草剂清除杂草,出苗后用快杀稗进行“茎叶处理”;4、灌水与追肥:旱稻一生主要靠自然降水,但在生长关键阶段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追肥应选择在灌水或雨前,在拔节期、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分别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及粘虫、二化螟等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中等,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抗胡麻叶斑病,米质优。适宜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的黄淮地区接麦茬或油菜茬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8

品种名称:天井4号(原名:丰优109)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H701/D7―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在北方寒冷区一季旱作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36.33天,比对照秦爱早熟2天。株高71.25厘米,穗长14.18厘米,成穗率79.08%,穗粒数75.43,结实率86.89%,千粒重22.00克。抗性: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抗旱性2.2级,叶瘟1.8级,穗颈瘟1.4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2%,垩白率6%,垩白度0.3%,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16.5%。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早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3.92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1.61%(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2.29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2.5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8.1公斤,比对照照秦爱增产22.0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271.2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用种衣齐包衣;2、播种: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条播、穴播均可,播种量每亩8-9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播后镇压或踩格子;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0.25公斤,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中北部、内蒙中部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59

品种名称:天井5号(原名:特优13)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松粳3/吉玉粳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常规型旱稻品种, 在北方寒冷区一季旱作全生育期平均为140.33天,比对照秦爱晚2天。株高74.85厘米,穗长14.38厘米,成穗率84.28%,穗粒数70.59,结实率83.43%,千粒重23.20克。抗性: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抗旱性2.6级,叶瘟1.8级,穗颈瘟1.4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3.7%,垩白率0%,垩白度0%,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17.0%。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早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4.31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17.89%(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3.32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3.0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4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20.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231.6公斤,比对照秦爱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用种衣齐包衣;2、播种: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条播、穴播均可,播种量每亩8-9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播后镇压;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0.25公斤、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抗稻瘟病,米质优。适宜在吉林南部、辽宁北部,内蒙中部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60

品种名称:丹旱稻2号(原名:K150)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从单粳5号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于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在北方作一季旱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为153.7天,比对照旱72长10天。株高78.51厘米,穗长13.72厘米,亩最高苗数34.66万株,成穗率71.94%,穗粒数99.59,结实率84.96%,千粒重21.9克。抗性: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抗旱性2.4级,叶瘟1.9级,穗颈瘟2.5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4%,垩白率62%,垩白度7.9%,胶稠度87毫米,直链淀粉14.36%。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一季中晚熟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9.52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3.83%;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为362.41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0.6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为326.0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7.5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9.3公斤,比对照品种旱72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开沟后亩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15公斤,多元微肥2公斤。2、播种:条播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播种量每亩7.5公斤。播后镇压或踩格子;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0.25公斤,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偏迟,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米质一般。适宜在辽宁省中南部以及京、天津、唐地区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61

品种名称:中作59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C57-2/早丰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粳型旱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50天,比对照旱72迟熟4天。株高72.99厘米,穗长17.35厘米,亩最高苗数31.88万株,成穗率78.68%,穗粒数110.56,结实率85.8%,千粒重24.96克。抗性:各试点田间平均表现抗旱性3.3级,叶瘟2.7级,穗颈瘟2.8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9.5%,垩白率45%,垩白度4.5%,胶稠度98毫米,直链淀粉15.23%。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北方稻区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8.32公斤, 比对照旱72增产10.57%;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389.21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8.87%(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48.77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15.0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3.7公斤,比对照旱72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1、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用种衣齐包衣;2、播种:播种前整平土地,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随种施口肥磷酸二铵1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铵15公斤。条播、穴播均可,播种量每亩8-9公斤。行距30厘米,播深2-3厘米,播后镇压或踩格子;3、化学除草:出苗后每亩用快杀稗、60%丁草胺0.25公斤,农思它0.25公斤,混合兑水喷雾;4、田间管理:在出苗、分蘖、孕穗、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在拔节、孕穗至抽穗期视苗情追施硫酸铵10公斤左右;5、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抗旱性较强,熟期适中,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宜在辽宁中南部及京、津、唐地区旱作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1

品种名称:川麦39(原名:川0006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墨444/90-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201.7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苗叶较窄,叶色深绿。株高89.8厘米,叶鞘腊粉多,茎秆坚韧,抗倒性能较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23.6万穗,穗粒数35.5粒,千粒重51.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和秆锈病免疫,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7/826克/升,蛋白质含量14.1/14.2%,湿面筋含量30.2/27.4%,沉淀值46.3/45.9毫升,吸水率62.7/60.9%,面团稳定时间5.9/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92/532E.U,拉伸面积126.7/102.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7.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2.4%(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2.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2.0%(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8.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0.9%。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播种期霜降至立冬,适当增加播种量,每亩基本苗14-18万。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磷7公斤、钾肥7公斤,重施底肥(70%),早施苗肥(追肥20%)和拔节肥(10%)。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北部小麦产量中等及偏上水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2

品种名称:川麦42(原名:川99-157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SynCD768/SW3243//川6415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96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苗叶窄,长势旺盛。株高90厘米,植株整齐,成株叶片长略披。穗长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平均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7克。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和条锈病免疫,高感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806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1.5%,湿面筋含量22.6/22.7%,沉淀值25/26毫升,吸水率54/54%,面团稳定时间1.4/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5/332E.U,拉伸面积70.0/71.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4.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3%(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406.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0.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播种期霜降至立冬。每亩基本苗14-18万株,较高肥水条件下适当控制播种密度,防止倒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磷7公斤、钾肥7公斤,重施底肥(50%),施苗追肥(10%)、拔节肥(20%)。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西北部等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3

品种名称:扬00-118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9-40/川育21526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比对照扬麦158长1-2天。幼苗直立,叶片宽大、肥厚,叶色深,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株型较松散。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粉质。平均亩穗数28.7万穗,穗粒数36.5粒,千粒重38.3克。熟相较好,抗倒力较强。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纹枯病、白粉病,高感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和秆锈病。2002/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6/786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1.9%,湿面筋含量20.7/22.6%,沉降值28.6/27.0毫升,吸水率54.7/52.5%,面团稳定时间1.4/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8/340E.U,拉伸面积75.2/75.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1.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1%(极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89.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减产3.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5.20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7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其中鄂皖苏浙四省汇总,平均亩产358.8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0%;河南信阳点平均亩产368.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增产14.0%。

栽培技术要点: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最佳播期为10月24至31日。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6万左右,晚播适当增加播量。合理运筹肥水,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2公斤,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比例为7:2:1,增施磷钾肥。注意及时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安徽、江苏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4

品种名称:皖麦48(原名:安农98005)

选育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矮早781/皖宿88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晚1-2天。幼苗半直立,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株高8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粉质,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差,抗倒性偏弱,较耐旱,抗高温,耐湿性一般。接种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6/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3.4/12.5%,湿面筋含量28.5/24.8%,沉降值21.3/21.0毫升,吸水率55.1/53.1%,面团稳定时间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3/86E.U,拉伸面积22/2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3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8.8%(极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7.1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36%(不显著)。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7.2公斤,比对豫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注意播期不能过早,以防止冻害发生。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为了稳定弱筋小麦品质,应调减基、追肥氮肥的比例,一般基肥占70%-80%,返青肥占20-30%,少施或不施拔节孕穗肥。生育后期宜喷施磷酸二氢钾。注意防治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安徽淮北、江苏北部高中产肥力水地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5

品种名称:新麦18(原名:新麦9408)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6/新乡3577)F3d1s//新麦9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正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8%,湿面筋含量32.7/31.9%,沉降值41.1/42.3毫升,吸水率57.4/58.5%,面团稳定时间7.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6/346E.U,拉伸面积68/8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3.2%(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9.8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7%,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表现优异,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豫麦49号增产5.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取下限。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株。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追肥浇水,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或不浇水,提高优质强筋品质。注意防治赤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6

品种名称:中原98-68

选育单位:郑州浏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温2540/泗阳18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宽大,叶色正绿。株高85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前期叶片上举,抽穗后旗叶半披。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平均亩穗数39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慢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792克/升,蛋白质含量15.0/13.7%,湿面筋含量35.6/31.3%,沉降值34.7/32.8毫升,吸水率55.3/54.3%,面团稳定时间3.1/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4/200E.U,拉伸面积43/4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6.7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7%(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72.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3%(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较长(10月1日-11月10日),最适播期10月5-15日,适宜基本苗高水肥地每亩10-12万,中水肥地每亩14-16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7

品种名称:GS郑麦004(原名:郑麦004)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13/90M434//石89-6021(冀麦3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49号同期。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偏粉质。平均亩穗数40万穗,每穗粒数37粒,千粒重39克。抗倒性、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799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2.4%,湿面筋含量23.2/25.1%,沉降值11.0/12.8毫升,吸水率53.2/53.7%,面团稳定时间0.9/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120E.U,拉伸面积4/1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8.3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3%(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施肥N、P、K搭配比例以1:1:0.8为宜。在弱筋小麦适宜区种植时,为稳定品质,施肥原则上以底肥为主,春季及生育后期一般不追肥。一般不要浇返青水,根据墒情浇拔节水或孕穗水及灌浆水。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8

品种名称:周麦17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早781/周8425B//周麦9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18号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片窄长。株高70厘米,株型松紧适中,穗层整齐,旗叶上冲,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2克。抗倒力强,较抗寒,中后期耐湿性好,灌浆快,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抗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89克/升,蛋白质含量13.5/14.8%,湿面筋含量30.1/30.4%,沉降值20.3/23.5毫升,吸水率54.4/55.1%,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8/88E.U,拉伸面积28/2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7.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0.2%(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7.3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2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较长(10月10日-11月上旬),最适播期10月中下旬,适宜基本苗每亩15-25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纹枯病、赤霉病和穗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9

品种名称:郑农16

选育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农7号/小偃6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浅绿,叶片窄长。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穗色黄绿,穗层整齐,长相清秀,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44克。抗倒性中等,抗寒性一般,后期不耐高温,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各种病害均有发生但扩展慢。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1/785克/升,蛋白质含量15.9/15.1%,湿面筋含量36.3/34.7%,沉降值59.6/49.6毫升,吸水率63.1/63.5%,面团稳定时间8.4/5.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24/256E.U,拉伸面积109/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2.0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2%(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25.9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减产2.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7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日-10月30日,适宜基本苗每亩12-18万苗。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适量追施氮肥,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水,一般不浇麦黄水,以免降低优质强筋品质。注意及时防治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0

品种名称:GS郑麦005(原名:郑麦00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85-5072/89330A-0-1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叶片细。株高80厘米,株型稍松散,穗层整齐,旗叶窄长、上冲。平均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38克。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抗倒力一般,冬季抗寒力中等,抗倒春寒能力稍偏弱,耐湿性一般,熟相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780克/升,蛋白质含量15.26/15.4%,湿面筋含量33.5/33.3%,沉降值56.7/46.8毫升,吸水率57.8/58.8%,面团稳定时间9.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2/364E.U,拉伸面积118/8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9.0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8%(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5.8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18号增产3.6%(不显著),比优质强筋对照豫麦34-6增产0.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0.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25日,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苗,注意控制群体防倒伏。施肥浇水:一般亩施农家肥3-4方,尿素12-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6-10公斤,拔节-孕穗期亩追施尿素5-10公斤,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尿素。生育期间尽量少浇水,一般不浇返青水,结合追肥浇拔节水和孕穗水,酌情浇灌浆水,以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1

品种名称:济麦20号(原名:955159)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麦14/88418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耳紫色。株高73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43.4万穗,穗粒数32.3粒,千粒重40.5克。抗倒伏,抗寒性较好,后期抗干热风能力中等。2001-2002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率100%;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9.6%。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或高感(抗性分离),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789克/升,蛋白质含量14.9/14.3%,湿面筋含量34.5/31.6%,沉降值38.1/54.2毫升,吸水率61.4/56.4%,面团稳定时间7.2/28.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5/565E.U,拉伸面积77/12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3.3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0.3%(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4.7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0.2%(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3.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中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高中产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2

品种名称:济麦21(原名:988044)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65186/川农大84-1109//冀84-541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同期。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片细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稍松散,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0.3克。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20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8.2%,死茎率1.8%;2003-2004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死茎率38%,越冬茎62%。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783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0%,温面筋含量33.0/32.8%,沉降值32.5/30.7毫升,吸水率58.1/60.3%,面团稳定时间5.4/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6/172E.U,拉伸面积42/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4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8.6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9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亩基本苗10-15万株。高产田块应适当降低播量。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西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3

品种名称:泰山22(原名:泰山269)

选育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鲁麦18/鲁麦1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早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片细长,分蘖力较强。株高82厘米,株型较好,旗叶上冲,穗茎蜡质较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3.8万穗,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1.5克。较抗倒伏。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100%,死茎率0%;2003-2004年度抗寒性鉴定,3月15冻害3++级,死茎率37%,越冬茎63%。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秆锈病、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3/782克/升,蛋白质含量13.6/14.9%,温面筋含量32.6/32.0%,沉降值35.3/32.7毫升,吸水率62.2/62.6%,面团稳定时间3.0/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6/226E.U,拉伸面积40/5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0%(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76.0公斤,与对照石4185基本平产。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适宜基本苗8-12万/亩,根据肥力水平选择适宜基本苗,春季肥水管理后移至拔节末,中后期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4

品种名称:衡5229(原名:98-5229)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5418/衡504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同期。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小,稍下披,分蘖力中等。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40.0万穗,穗粒数32.7粒,千粒重39.1克。抗倒伏,抗寒性中等,2001-2002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4级,越冬率87%;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9.8%。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0/811克/升,蛋白质含量14.7/14.6%,湿面筋含量25.2/30.5%,沉降值36.0/22.1毫升,吸水率63.6/57.0%,面团稳定时间1.2/1.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未拉出/67E.U,拉伸面积未拉出/1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8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0%(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9%(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1-10日,中高水肥条件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苗左右,低水肥条件和播期推迟可适当增加播量。中后期注意及时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5

品种名称:长旱58(原名:长武58-6-4)

选育单位: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长武112/PH82-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株高77.5厘米,株型较松散,长相清秀,叶色黄绿,穗层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0.4万穗,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0.8克。抗倒性一般,抗青干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较差。经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黄矮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7/793克/升,蛋白质含量14.3/13.9%,湿面筋含量32.9/29.0%,沉降值46.8/37.5毫升,吸水率60.0/60.5%,面团稳定时间6.0/4.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30/259E.U,拉伸面积64/10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8.2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0.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6%(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8.5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低至10月初,其他海拔每降低或提高100米,播期推迟或提前2-3天。适宜播期范围内,亩播量9-10公斤,晚播和肥力差或过于干旱时适当增加播量。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6

品种名称:烟农21号(原名:烟96266)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烟1933/陕82-29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冬性,中晚熟多穗型品种。幼苗匍匐,长势强壮,分蘖力强。株高71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抗倒性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成熟较晚,不抗青干。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中感黄矮病,高感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1/781克/升,蛋白质含量14.4/13.4%,湿面筋含量32.2/26.6%,沉降值48.9/35.6毫升,吸水率61.8/61.6%,面团稳定时间8.0/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75/254E.U,拉伸面积80/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2.8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2.6%(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3.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8.5%(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6.8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适宜黄淮旱肥地种植,中水肥地亩基本苗10万左右,旱地和旱肥地基本苗控制在12-15万/亩。及时防治叶锈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7

品种名称:京冬12(原名:京农97-96)

选育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早熟轮选群体(含京农79-2、83-91、丰抗7、农大早、京双早等)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全生育期258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苗期叶片宽大,植株整齐,繁茂性好。株高85-90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粒质较硬。平均亩穗数44.4万穗,穗粒数29.5粒,千粒重41.6克。抗倒性、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2000/2001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9/775克/升,蛋白质含量17.4/18.2%,湿面筋含量41.0/37.9%,沉淀值33.5/30.9毫升,吸水率61.1/62.8%,面团稳定时间4.2/3.4分钟。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5.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9%;2000-20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6.1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5%。2001-200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1.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叶锈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等省市中上等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8

品种名称:长4640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长治5613/晋麦63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7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强,叶色浅绿,叶片窄长,分蘖力中等。株高79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28.8万穗,穗粒数26.5粒,千粒重41.1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中感秆锈病。田间表现黄矮病重。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796克/升,蛋白质含量13.3/13.0%,湿面筋含量27.7/29.2%,沉降值23.1/25.8毫升,吸水率61/59.3%,面团稳定时间1.4/1.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4/112E.U,拉伸面积20/2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5.7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10.5%(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6.6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5.2%;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3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9月上中旬,亩基本苗22-25万株,薄地和晚播田块应酌情增加播量。一般要求施足底肥,生育期间不再追肥,用量以每亩施12-16公斤纯氮和10-12公斤纯磷为宜。注意防治叶锈病、蚜虫和黄矮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及甘肃省平凉和庆阳地区等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9

品种名称:铁春8号(原名:铁90010)

选育单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春一号/雁北5号//84014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2天。苗期叶色浓绿,苗壮,叶片上冲。株高97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7.6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2克。中度倒伏,抗旱性鉴定:抗旱性2级(抗旱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或中感(抗性分离),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79克/升,蛋白质含量17.0/16.2%,湿面筋含量37.5/36.8%,沉降值42/35毫升,吸水率61.1/61.5%,面团稳定时间5.3/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5/240E.U,拉伸面积51.4/54.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8.4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6.8%;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8.5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8.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8.3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15-25日播种为宜,亩保苗42-45万株;有条件地方可亩施2-3立方米有机肥,专用复合肥20-30公斤,三叶期追施尿素15公斤;生育期间根据旱情节水灌溉,及时防除杂草,防治蚜虫和粘虫,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0

品种名称:丰强7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丰强5号/敦7608

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88天。幼苗直立,叶片鲜绿色。株高93厘米。穗纺锤型,红壳,颖壳无茸毛,红色角质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8万穗,穗粒数28.9粒,千粒重40.6克。重度倒伏,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8/804克/升,蛋白质含量16.9/16.7%,湿面筋含量37.7/35.8%,沉降值47.0/48.2毫升,吸水率61.4/64.1%,面团稳定时间7.5/5.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5/335E.U,拉伸面积109.2/89.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8.4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2.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0.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5.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1.9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4月5日前后播种,亩保苗30万株,播前用腈菌唑拌种,防止散黑穗病发生,每亩施磷酸二氨和硼酸铵各12公斤,混合均匀做种肥。在麦苗达到分节盛期以前,用2,4-D丁脂小麦专用除草剂喷施麦田,以消灭田间宽叶杂草,小麦生育内注意防治叶锈病,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后期应注意防治粘虫,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1

品种名称:长春7号

选育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76110/垦北1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85天。株高10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7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0.9克。重度倒伏,抗旱性5级(抗旱性差)。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84克/升,蛋白质含量18.7/19.1%,湿面筋含量35.0/34.2%,沉降值65.3/71.4毫升,吸水率58.8/61.5%,面团稳定时间25.2/1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98/942E.U,拉伸面积177.0/196.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减产1.9%;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54.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减产4.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6.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2%。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4月初适时早播,亩保苗30-34万株。重施种肥,亩施磷酸二铵、硝铵各20公斤,拔节期追硝铵5公斤,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2

品种名称:龙辐麦14(原名:龙辐93-127)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F0(克86F6-545/黑85-1584)γ1.0Rad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2天。幼苗直立,叶色浅绿。株高87厘米。穗纺锤型(拉布达林点为长方型),无芒(克山小麦所点为顶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7.2万穗,穗粒数26粒,千粒重36.6克。抗旱性较好,耐湿性好,抗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抗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6克/升,蛋白质含量14.03/13.92%,湿面筋含量29.4/29.2%,沉降值28.5/30.9毫升,吸水率63.6/62%,面团稳定时间1.9/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0/242E.U,拉伸面积22.8/42.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9.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4%;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6.9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9.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93.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3.0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要求秋整地,秋施积肥,达到待播状态。秋天施入基肥的深度为10-12厘米,施入总肥量的2/3,余下的1/3作为种肥及生育期追肥。亩施化肥11公斤左右,N:P:K=1:1.1:0.3。亩保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33-40万株,黑龙江省西部及内蒙古东四盟40株。种子应包衣。三叶期压青苗1-2次,及时防虫,抽穗扬花期可叶面追肥,适时收获。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中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中等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3

品种名称:巴优1号(原名:巴96-4870)

选育单位:巴彦淖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84-5418/宁春4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03天。幼苗直立,株高8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9.2万穗,穗粒数32.5粒,千粒重51克。中抗倒伏,耐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或中抗、中感(抗性分离),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黄矮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794克/升,蛋白质含量13.9/14.6%,湿面筋含量27.8/29.2%,沉降值35.6/36.4毫升,吸水率63.1/62.5%,面团稳定时间7.0/7.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1/400E.U,拉伸面积83/8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1.9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减产1.4%(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43.6公斤,比宁春4号增产2.9%(极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6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2.47%。

栽培技术要点:亩保苗35-41万株,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用量12.3-16.5公斤,分蘖期施用三分之二,拔节至孕穗期施用三分之一,以提高品质。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和落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宁夏黄灌区,新疆伊犁、昌吉地区,甘肃酒泉、临夏、白银地区,青海西宁、乐都地区和陕西榆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4

品种名称:西旱1号(原名:D92067)

选育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会宁县农技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甘肃省白银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DC2024/2011。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全生育期82-146天,一般较对照定西35早熟7天以上。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一般旱地株高65厘米左右,个别高寒阴湿区可达95厘米以上。穗长方型,白芒,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24粒,千粒重44.5克。抗倒能力强。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黄矮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4/778克/升,蛋白质含量17.6/15.9%,湿面筋含量38.5/39.1%,沉降值30.2/31.1毫升,吸水率62.5/63.6%,面团稳定时间1.8/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0/120E.U,拉伸面积24.6/2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4.4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8%;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77.8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1.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6.5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在降雨量300-500毫米旱地种植时,适宜密度20-25万株基本苗/亩。播前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公斤/亩、纯氮3公斤/亩做基肥,最好结合最后一次秋季深耕翻埋入土、耙耱过冬。适期早播,亩施2-3公斤磷二铵做种肥,生育期间一般不再追肥。注意防治叶锈病、蚜虫和黄矮病,在湿热年份注意防治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坝上、青海大通、西藏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海拔1000-3837米、年降雨量300-500毫米的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5

品种名称:四春1号(原名:四良9113)

选育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硬红春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辐麦1号系选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0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株高8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6.4万穗,穗粒数25粒,千粒重36.5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0/2001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4/817克/升,蛋白质含量16.2/19.3%,湿面筋含量37.8/38.3%,沉降值56.9/52.2毫升,吸水率67.6/65.6%,面团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0/60E.U,拉伸面积25.2/15.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9.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19.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减产0.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9.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亩基本苗33-40万株为宜。施肥上控氮增磷,亩施纯氮2.5-3.0公斤,纯磷4-5公斤,氮磷比1:1.5为宜。注意防治赤霉病和防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1

品种名称:吉单261

选育单位: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W9706,来源为(Mo17×U8112)×Mo17;父本吉853,来源为330×黄早四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0厘米,穗位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形,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百粒重40.9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1克/升,粗蛋白含量9.64%,粗脂肪含量4.45%,粗淀粉含量72.61%,赖氨酸含量0.2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32%,粗脂肪含量4.80%,粗淀粉含量72.9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2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34.5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0.9%,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11.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6.6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6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通辽和赤峰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2

品种名称:通科1号

选育单位: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9137,来源为7922×5003;父本391,来源为扎143×吉853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号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8厘米,穗位12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黄色,颖壳黄绿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百粒重38.3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大斑病和茎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47%,粗淀粉含量73.43%,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64%,粗脂肪含量4.73%,粗淀粉含量71.84%,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1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平均亩产690.8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8.5%,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8.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1.7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800-4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3

品种名称:辽单565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中106,来源为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父本辽3162,来源为美国杂交种选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号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6厘米,穗位110厘米,成株叶片数20-21片。花药黄色,颖壳褐色,花丝深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白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4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茎腐病,抗弯孢菌叶斑病和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8.71%,粗脂肪含量4.05%,粗淀粉含量74.09%,赖氨酸含量0.3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48克/升,粗蛋白含量8.83%,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4.9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23.1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9.2%,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7.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3800株/亩。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4

品种名称:银河14

选育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o17,来源为外引系;父本54309,来源为340×853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7天,比对照四单19晚4天,比对照本玉9号晚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0厘米左右,穗位120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2片。花药黄色,颖壳黄色,花丝微红,果穗筒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44.1克。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9.24%,粗脂肪含量5.08%,粗淀粉含量71.66%,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8.79%,粗脂肪含量5.19%,粗淀粉含量73.07%,赖氨酸含量0.2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平均亩产708.2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7.6%,比对照本玉9号增产7.9%;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7公斤,比对照四单19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5

品种名称:辽单120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辽8478,来源为5003、7922、8112、B73、N-46、郑32共6个自交系组配综合种,自选育成;父本为郑22,来源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华北地区生育期131天,比对照农大108早2天。在西北地区生育期138天,比对照掖单13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7-307厘米,穗位130-153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黄色,颖壳红色,花丝黄白色,果穗筒型,穗长19-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4.6-37.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玉米螟,高感矮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西北春玉米区和东华北春玉米区分别为:籽粒容重729克/升和722克/升,粗蛋白含量8.14%和10.33%,粗脂肪含量4.63%和4.68%,粗淀粉含量74.63%和72.3%,赖氨酸含量0.23%和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西北春玉米区和东华北春玉米区分别为:籽粒容重726克/升和720克/升,粗蛋白含量8.22%和11.45%,粗脂肪含量4.55%和4.41%,粗淀粉含量74.00%和70.09%,赖氨酸含量0.22%和0.2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61.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增产,7点减产,平均亩产653.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2%。2002-2003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5点次24点增产1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88.9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增产12.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1.2公斤,比对照掖单13号等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北华北地区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西北地区适宜密度为4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河北北部(不含张家口市)、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黄河灌区、陕西北部、宁夏、甘肃、新疆春播种植,丝黑穗病、矮花叶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6

品种名称:费玉3号(中玉9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费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费03,来源为引进台湾的四个玉米杂交种台农1、台农351、台南5、台南17的复合群体;父本为费04,来源为引进美国玉米杂交种的二环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0天,比对照农大108早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浅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7厘米,穗位12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圆锥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8.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61克/升,粗蛋白含量8.36%,粗脂肪含量3.90%,粗淀粉含量75.54%,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6克/升,粗蛋白含量9.70%,粗脂肪含量3.40%,粗淀粉含量72.88%,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9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7.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2%;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吉林中南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山东夏播,丝黑穗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7

品种名称:丹科2151

选育单位: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丹717,来源为丹黄19/丹黄17;父本为丹598,来源为Ho43、丹340、丹黄02、丹黄11、78599复合杂交选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4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127厘米,成株叶片数23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4.3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4.37%,粗淀粉含量71.86%,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0克/升,粗蛋白含量10.99%,粗脂肪含量4.31%,粗淀粉含量70.73%,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2.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8.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省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8

品种名称:农大95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F349,来源为5003×丹340;父本为W222,来源为获白×莱1029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厘米,穗位130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带紫条纹,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2.4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8.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纹枯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4.28%,粗淀粉含量71.96%,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684克/升,粗蛋白含量9.38%,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3.16%,赖氨酸含量0.2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9点次增产,1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47.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3%;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增产,7点减产,平均亩产665.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中南部、河北中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发生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09

品种名称:强盛1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912,来源为(齐319×自选7859)×02(9046变异株);父本为922,来源为(丹340×海92-1)×2303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5天,比对照农大108长2天。幼苗叶鞘浅红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128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淡红色,颖壳淡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1.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6.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抗丝黑穗病、灰斑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10.16%,粗脂肪含量4.54%,粗淀粉含量71.24%,赖氨酸含量0.27%。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34%,粗脂肪含量4.67%,粗淀粉含量71.87%,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93.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0.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8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0

品种名称:奥玉3101

选育单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OSL001,来源为掖478×北美杂交种;父本为丹598,来源为引自丹东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硬粒型,百粒重34.9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纹枯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3克/升,粗蛋白含量9.39%,粗脂肪含量4.16%,粗淀粉含量73.45%,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05克/升,粗蛋白含量10.53%,粗脂肪含量4.21%,粗淀粉含量71.28%,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9.0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9%;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0.6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8.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吉林省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1

品种名称:登海3660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DH19,来源为自选系503539×外引系克599;父本为DH12,来源为外源种质资源群体中自选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深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紫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5.6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8.55%,粗脂肪含量4.20%,粗淀粉含量73.10%,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8.53%,粗脂肪含量4.59%,粗淀粉含量72.72%,赖氨酸含量0.2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36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88.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9.1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省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2

品种名称:三北6号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0073,来源为美78599×矮秆粗穗系;父本为B0049,来源为巴西304×B5003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3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112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淡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桔红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40.3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6克/升,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4.26%,粗淀粉含量73.25%,赖氨酸含量0.24%。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6克/升,粗蛋白含量9.92%,粗脂肪含量4.94%,粗淀粉含量70.8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3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74.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北部和东部、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春播区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3

品种名称:迪卡5号

选育单位:孟山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H462,来源为B73×B84;父本为CZ924,来源为C103×H03728(伊利诺高油群体)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生育期13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13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壳绿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穗长2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偏马齿型,百粒重36.4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抗大斑病、灰斑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8.18%,粗脂肪含量6.56%,粗淀粉含量73.60%,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0克/升,粗蛋白含量10.89%,粗脂肪含量7.29%,粗淀粉含量69.48%,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北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7点次增产,16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58.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0%;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9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2.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辽宁、吉林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4

品种名称:京科25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J0045,来源为478×P78599;父本为吉853,来源为吉林农科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夏播生育期96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3.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0厘米,穗位110厘米左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紫色,花丝红色,果穗近筒型,穗长18.1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硬粒型,百粒重32.41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0.42%,粗脂肪含量3.81%,粗淀粉含量72.42%,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10.27%,粗脂肪含量3.91%,粗淀粉含量71.44%,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43.62公斤,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20.49%;2003年比对照京科23增产7.0%;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1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3.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治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域夏播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5

品种名称:永99-5

选育单位:河北省冀南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永3141,来源为黄早四(武302×黄爆裂玉米);父本为冀161,来源为P6C1群体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夏播生育期96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3.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6厘米,穗位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中间型,穗长18厘米左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百粒重23.28-26.54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小斑病,感丝黑穗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33克/升,粗蛋白含量9.85%,粗脂肪含量4.32%,粗淀粉含量72.88%,赖氨酸含量0.29%。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克/升,粗蛋白含量9.74%,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72.70%,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4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44.56公斤,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20.69%;2003年比对照京科23增产5.54%;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62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6.2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夏播,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6

品种名称:宽诚1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海35,来源为黄早四改良的K12变异单株×自选系315;父本为海91,来源为BM×自选系179

特征特性:在京津唐地区夏播生育期93天,比对照唐抗5号晚1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96.5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绿色,颖壳绿色,粉色,果穗筒型,穗长19厘米左右,穗行数12-14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硬粒型,百粒重31.67-34.43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80克/升,粗蛋白含量8.74%,粗脂肪含量3.61%,粗淀粉含量75.33%,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3.08%,粗淀粉含量75.04%,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京津唐夏播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2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平均亩产503.98公斤,比对照唐抗5号增产11.7%,2003年比对照京科23增产0.80%;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74公斤,比对照京科23增产0.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低洼、盐碱地不宜过密,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天津、河北中北部唐抗5号品种种植区夏播,丝黑穗病发生区慎用,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7

品种名称:先玉335

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PH6WC,来源为先锋公司自育;父本为PH4CV,来源为先锋公司自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生育期98天,比对照农大108早熟3.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株型紧凑,株高286厘米,穗位高103厘米,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花粉粉红色,颖壳绿色,花丝紫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5.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硬粒型,百粒重34.3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55%,粗脂肪含量4.08%,粗淀粉含量74.16%,赖氨酸含量0.30%。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58%,粗脂肪含量3.41%,粗淀粉含量74.36%,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8点次增产,7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79.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1.3%;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5点增产,6点减产,平均亩产509.2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亩,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大斑病、小斑病、矮花叶病、玉米螟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8

品种名称:金海5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JH78-2,来源为美国杂交种78599;父本为JH3372,来源为沈5003×自330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北京市、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102天左右,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形,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5.3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型,百粒重31.6克。

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18%,粗脂肪含量4.63%,粗淀粉含量72.27%,赖氨酸含量0.27%。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22%,粗脂肪含量3.74%,粗淀粉含量71.81%,赖氨酸含量0.2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6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2%;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9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515.7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7.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200-3500株/亩。注意防治叶部斑病、黑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叶部病害和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9

品种名称:承玉15

选育单位:河北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543,来源为外引系(美国群体选);父本为承系 36,来源为(丹340×中黄 64)×丹340选系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生育期112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5厘米,穗位97厘米。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形,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穗轴红色,穗行数14-16行,百粒重31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3克/升,籽粒粗蛋白含量10.74%,粗淀粉含量70.32%,粗脂肪含量4.71%,赖氨酸含量0.27%。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11.08%、粗脂肪含量3.28%、粗淀粉含量70.22%、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02-2003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9点次增产,11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86.6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4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2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524.3公斤,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6.9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湖北、重庆、湖南、云南、贵州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纹枯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0

品种名称:登海3632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DH08,来源为以8112×6523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父本为DH14,来源为从国外杂交种选育

特征特性:在西南地区生育期115天,比对照农大108晚2天。幼苗绿色,茎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0厘米,穗位96厘米,全株叶片数20片。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粒型半马齿型,穗轴红色,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1.8克。

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抗小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20克/升,粗蛋白含量9.35%,粗脂肪含量4.64%,粗淀粉含量72.3%,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含量9.16%,粗脂肪含量3.77%,粗淀粉含量72.09%,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西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31点次增产,19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74.7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26%;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521.0公斤,比当地对照平均增产6.4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密度3000-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四川、湖北、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大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1

品种名称:遵玉8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78599-141,来源为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父本为L9665,为(L961×65232A)×5003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生育期125天,比对照农大108早0.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3厘米,穗位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壳紫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3厘米, 穗行数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1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2克/升,粗蛋白含量9.71%,粗脂肪含量4.74%,粗淀粉含量72.44%,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粗蛋白9.84%,粗脂肪含量4.13%,粗淀粉含量71.71%,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3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45.7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14%。

栽培技术要点:在武陵山区中上肥力土壤栽培,适宜密度为32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2

品种名称:清玉4号

选育单位: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QY03,自十堰市农科院引进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自交系Y8克61-512与自育系QZ01杂交后连续自交三代再与N22杂交后连续自交选择纯合而育成的自交系;父本1286,是以自交系6321与美国杂交种选系692031杂交后连续自交选择纯合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生育期128天,比对照农大108晚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浅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0.8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纹枯病和矮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36克/升,粗蛋白8.77%,粗脂肪含量4.21%,粗淀粉含量73.54%,赖氨酸含量0.27%。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5克/升,粗蛋白含量8.78%,粗脂肪含量3.75%,粗淀粉含量71.69%,籽粒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5点次增产,3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42.4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32%;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1.3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在武陵山区中等肥力土壤栽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矮花叶病、玉米螟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矮花叶病、纹枯病高发区慎用,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3

品种名称:资玉3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万发种子科技开发研究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8698-2,来源为美国玉米种质Y78698;父本为937,来源为东南亚玉米种质6719×苏37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生育期129天,比对照农大108晚4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14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红色,花丝淡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9.2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淡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29.2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玉米螟,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53 克/升,粗蛋白含量10.53%,粗脂肪含量4.60%,粗淀粉含量72.92%,赖氨酸含量0.28%。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35克/升,粗蛋白含量10.50%,粗脂肪含量4.14%,粗淀粉含量72.81%,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4点次增产,4点次减产,2年平均亩产536.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8%;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0.3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茎腐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4

品种名称:奥玉17

选育单位:河北省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618,以美国先锋杂交种78575为基础材料,经自交三代再与琼崖黄(海南地方种)杂交后,连续自交多代选育而成;父本为831,以瓦138与360杂交后,用瓦138回交3代,而后自交5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武陵山区出苗至成熟124天,比对照农大108早1天。幼苗叶鞘紫红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5厘米,穗位105厘米,成株叶片数19-21片。花药黄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5.5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百粒重33.61克。

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中抗矮花叶病,感纹枯病和丝黑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为729克/升,粗蛋白含量9.68%,粗脂肪含量4.79%,粗淀粉含量72.48%,赖氨酸含量0.2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12克/升,粗蛋白含量9.63%,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2.6%,赖氨酸含量0.31%。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武陵山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13点次增产,5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534.3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7.7%;2003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22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5.8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黑穗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的武陵山区种植,纹枯病高发区慎用,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5

品种名称:中北青贮410

选育单位:山西北方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SN915,来源为美国杂交种78599中选育;父本为YH-1,来源为CIMMYT的墨黄9热带血缘种群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地区出苗至青贮收获111天,比对照农大108晚3-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青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9厘米,穗位143厘米,成株叶片数17-19片。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1.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硬粒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中抗纹枯病,感矮花叶病。经北京农学院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2.7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93%,粗蛋白含量8.3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14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4370.8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2.1%;2003年16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49.0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16%。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华北春玉米区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4500-5500株/亩,注意北纬40°以上地区应地膜覆盖,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春玉米区及河北中南部夏播玉米区、福建中北部用作专用青贮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高发病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6

品种名称:奥玉青贮5102

选育单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OSL019,来源为旅大红骨血缘自交系重组,多代选株自交;父本为OSL047,来源为澳大利亚热带种质克2133

特征特性:在北京地区出苗至籽粒成熟130天,比对照农大108晚10天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150厘米,成株叶片数22-23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3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硬粒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抗大斑病和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2.7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1.42%,粗蛋白含量9.43%。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16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4824.1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3.73%;2003年14点增产,5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310.83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0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注意控制密度,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春玉米区,陕西关中西部夏玉米区及江苏南部、上海、广东、福建作专用青贮玉米种植,注意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7

品种名称:辽单青贮625

选育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辽88,来源为7922×1061;父本为沈137,来源为沈阳市农科院

特征特性:在沈阳地区出苗至成熟136天,与对照农大108相同。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2厘米,穗位117厘米,成株叶片数23片。果穗筒型,穗长23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半马齿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抗矮花叶病,中抗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经北京农学院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0.5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7.66%,粗蛋白含量7.4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10点增产,7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4037.09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3.54%;2003年13点增产,6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62.2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2.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春播3500株/亩,夏播4000株/亩,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春玉米区作专用青贮玉米种植,注意防治纹枯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8

品种名称:中农大青贮67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为1147,来源为美国78599杂交种自交选育;父本为SY10469,来源为SynD.O.C4高油群体

特征特性:在东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3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3-320厘米,穗位134-155厘米,成株叶片数23片。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21-25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硬粒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纹枯病,感丝黑穗病。经北京农学院测定,全株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1.3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19.93%,粗蛋白含量8.9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16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鲜重4516.3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5.83%;2003年10点增产,9点减产,平均亩生物产量干重1256.6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68%。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北部春玉米区及上海、福建中北部用作专用青贮玉米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29

品种名称:彩糯1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W17?W18,来源为W17为白糯513?黄普北711二环系,W18为垦粘5号二环系;父本为W21,来源为国内紫糯玉米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2天,比对照垦粘1号早6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平展,株高216厘米,穗位93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药黄色,颖壳淡紫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3.7行,穗轴白色,籽粒黑、白、黄色相间,百粒重33.3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经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99.72%,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鲜果穗平均亩产633.4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减产30.8%。2003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08.9公斤,比对照垦粘1号减产25.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防止串粉,适时收获,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山西、辽宁、北京、吉林、新疆作为早熟鲜食糯玉米品种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0

品种名称:京科糯120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京糯6,来源为中糯1号杂交种自交选育;父本为白糯6,来源为紫糯3号杂交种自交选育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1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2.2厘米,穗位108.3厘米。成株叶片数21-22片。花药绿色,颖壳紫色,花丝绿间少许红色,果穗锥型,穗长18.38厘米,穗行数11.06行,穗粗4.80厘米,行粒数34粒,穗轴白色,籽粒白色,鲜籽粒百粒重33.3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中抗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和小斑病。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100%,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41.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5.9%;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00.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2.5%,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21.3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4.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注意隔离,及时收获。注意防治小斑病、茎腐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天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茎腐病、小斑病高发区慎用,防止倒伏。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1

品种名称:郑白糯918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白糯WX019,来源为以带白糯基因的玉米群体材料为wxwx供体与郑32等自交系杂交组成选系群体,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郑白糯WX008,来源为以带白糯基因的玉米群体材料为wxwx供体与地方种质杂交组成选系群体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3.7厘米,穗位111.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51厘米,穗行数13.46行,穗粗4.40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鲜籽粒百粒重28.0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玉米螟,中抗茎腐病和矮花叶病。感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98.65%,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01.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9.9%;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39.5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8.5%,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20.6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600株/亩左右。注意隔离,及时收获。注意防治大斑病、小斑病、黑粉病、茎腐病和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叶斑病、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2

品种名称:奥糯8101

选育单位: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OSL090,来源为齐401与5003杂交后连续自交多代选育而成;父本为OSL088,来源为齐319与黑糯3号杂交后连续自交多代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9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11.2厘米,穗位78.4厘米。成株叶片数17-18片。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78厘米,穗行数12.53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鲜籽粒百粒重30.7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和玉米螟,中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黑粉病,感大斑病。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99.18%,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73.8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5.8%;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90.3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0.9%,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82.1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8.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左右。注意隔离,及时收获。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大斑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3

品种名称:石彩糯1号

选育单位: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母本石糯2,来源为用白糯36作为轮回亲本,以克W-1为非轮回亲本回交3次,再自交2代而育成;父本为石糯1,来源为从黑糯玉米品种880选单株自交6代稳定后育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7.5厘米,穗位132.9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黄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5.48厘米,穗行数12.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黑、紫、白三色,半硬粒型,鲜籽百粒重26.9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一级标准。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100%,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18.0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减产7.5%;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12.6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减产6.3%,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15.3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减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隔离,及时收获。防治矮花叶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防止倒伏。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4

品种名称:广糯1号

选育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wx-2-2-1,来源为引进中糯2号经自选的二环系;父本为木-31,来源为云南糯玉米农家种的自选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广东出苗至最佳采收期68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1.5厘米,穗位76.5厘米,成株叶片数17.5片。花药浅黄色,颖壳浅紫色,花丝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7.3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30.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淀粉总量的98.61%,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46.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9.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玉米螟、茎腐病、矮花叶病。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江西、上海、江苏、广西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茎腐病、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5

品种名称:西星黑糯1号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EN12-5,来源为“莱州黑糯×BN12”为基本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EN951,以“徐州黑糯×BN951”为基本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2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晚1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株高198-235.6厘米,穗位86-10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7.9-18.7厘米,穗行数11.45-13.1行,穗轴白色,籽粒紫色,百粒重27-28.2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感茎腐病、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矮花叶病,中抗黑粉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经东南、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均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9.03%;经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9.22%。均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25.6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6.25%。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27.2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8.8%;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12.2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9.0%,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19.7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8.9%。

栽培技术要点:在东南地区栽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注意防治茎腐病、矮花叶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在黄淮海地区栽培,适宜密度为40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大、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茎腐病。注意隔离,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及广东、江西、江苏、安徽、上海作为鲜食糯玉米种植。茎腐病、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6

品种名称:苏玉糯8号

选育单位: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通354,来源为克W112×通系5;父本为通137,来源为衡白522×沪糯1号

特征特性:在江苏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9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早2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00厘米,穗位76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5行,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百粒重28.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96%,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30.1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4500株/亩,注意防治玉米螟。注意隔离,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广西作鲜食深加工兼用型糯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7

品种名称:绿色先锋(甜)

选育单位:北华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SS3574,来源为综合种品综1号和TSC0群体自选系;父本为SS8611,来源为泰国和先锋公司杂交种的二环系

特征特性: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92天,与对照甜单21相同。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鲜穗采收76天左右。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4-245厘米,穗位96-101厘米。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6.5-21.0厘米,穗行数16.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2.8克。

经辽宁省丹东农科院两年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和玉米螟,抗灰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纹枯病,中抗丝黑穗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抗玉米螟,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经东华北、黄淮海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吉林农业大学检测,鲜籽粒含糖量19.1%,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华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鲜果穗平均亩产1025.6公斤,比对照甜单21号增产16.5%;2003年鲜果穗平均亩产988.4公斤,比对照甜单21号增产14.3%。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39.3公斤,2002年鲜果穗平均亩产696.9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在黄淮海地区注意防治大斑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防止串粉,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天津、江苏北部夏玉米区及河北北部、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北京、新疆春玉米区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丝黑穗病高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8

品种名称:金甜67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MU11-13,来源为从南斯拉夫超甜玉米自交系ZP103与甜玉米杂交种1835杂交选育的自交系;父本为H9120,来源为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从CTB2群体中选育单株自交而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2天,比对照绿色先锋晚4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21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27.4厘米,穗位75.0厘米。花药黄色,颖壳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8.35厘米,穗行数17.37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3.23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抗小斑病、黑粉病和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37.1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20.12%,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03.6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14.6%。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820.4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17.3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000株/亩。注意隔离,及时收获。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北京、天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甜玉米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和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39

品种名称:金甜878

选育单位:北京金农科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MU1-23,来源为从美国超甜玉米资源FRS703与甜玉米杂交种1835改良群体中选育的自交系;父本为2579,来源为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从CTB2群体中选育单株自交而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3天,比对照绿色先锋晚4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23片。株型半紧凑,株高269.6厘米,穗位109.2厘米。花药黄色,颖壳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9.4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29.73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茎腐病,感黑粉病。经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87.6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减产1.33%,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93.4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13.14%。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740.5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5.9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2600-3500株/亩,注意隔离,及时收获。注意防治黑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天津、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甜玉米种植,注意防治黑粉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0

品种名称:郑甜3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郑超甜T克Q026,来源为亚热带超甜玉米群体为基础材料导入温带普通玉米种质经过回交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TBQ018,来源为热带超甜玉米群体为基础材料导入普通玉米种质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8天,与对照绿色先锋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15.7厘米,穗位82.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绿色。果穗锥型,穗长17.9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4.47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1.21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抗黑粉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和矮花叶病,高感弯孢菌叶斑病和茎腐病。经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002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40.0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减产8.16%,2003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82.2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减产2.71%。两年平均亩产鲜果穗661.1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减产5.4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300-3700株/亩。注意隔离,适时收获。注意防治叶部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夏玉米区作鲜食甜玉米种植。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发生区慎用,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叶部斑病。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1

品种名称:万甜2000

选育单位:河北省万全县华穗特用玉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为SW23,来源为国外超甜玉米杂交种二环系;父本为SW24,来源为超甜20号二环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1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3天。幼苗叶鞘浅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浅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6厘米,穗位122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型,穗长19.3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6.3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24.1%,还原糖16.8%,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65.2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9.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海南、广西、上海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2

品种名称:皖甜1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皖甜系1,来源为美国甜玉米杂交种×甜玉2号;父本为超甜776,来源为宿县地区农科所

特征特性:在合肥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31厘米,穗位92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花药浅黄色,颖壳黄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3.9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22.4%,还原糖9.6%。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99.5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0.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5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江苏、广东、广西、浙江、上海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3

品种名称:广甜2号

选育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sw9915-3,来源为美国超甜玉米与国内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转育、反复回交改良的后代自选系;父本为s9905-1,来源为美国超甜玉米与国内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转育、反复回交改良的后代自选系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广东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9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1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12.5厘米,穗位77.5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浅黄色,颖壳浅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相间,百粒重31.7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玉米螟,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21.4%,还原糖13.4%,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45.9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6.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玉米螟。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江苏、安徽、广西、海南、上海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发生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4

品种名称:农甜3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为L311,来源为泰国无名甜玉米杂交组合×超甜43号;父本为L104,来源为美国甜玉米杂交组合“NW3541”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2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00-220厘米,穗位75-80厘米,成株叶片数18片。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8厘米,穗粗4.6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色黄色,百粒重30.0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13.4%,还原糖8.5%,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70.5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广西、海南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5

品种名称:秦龙甜1号

选育单位: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L921,来源为美国普通玉米坚秆杂交种F3代分离出超甜单株连续自交6代;父本为R600,来源为日本超甜杂交种600连续自交6代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78天,比对照穗甜1号早1天,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与对照绿色先锋相当。幼苗叶鞘绿色,叶片鲜绿色,叶缘绿色。成株叶片数17片。株型平展,株高196-206厘米,穗位69-75.8厘米。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8.59-19.7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3.62-34.5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感矮花叶病和玉米螟,高感茎腐病。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感茎腐病和矮花叶病。经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黄淮海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16.6%,还原糖10.6%,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35.7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15.3%。2002-2003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28.1公斤,比对照绿色先锋增产4.1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40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茎腐病和玉米螟。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北京、天津夏玉米区和广东、浙江、江西、上海、广西、海南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茎腐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46

品种名称:浙甜2018

选育单位:浙江省种子公司,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为150BW,来源为超甜3号母本的变异株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大28,来源为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地甜玉米混合杂交后选株自交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在东南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1天,比对照穗甜1号晚4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30厘米,穗位90厘米,成株叶片数17-19片。花药黄色,花丝淡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5.7克。

经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高感矮花叶病。经东南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二级标准。经扬州大学检测,可溶性糖23.4%,还原糖12.9%,达到部颁甜玉米标准(NY/T523-200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东南鲜食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73.2公斤,比对照穗甜1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密度为3500株/亩。注意防治矮花叶病、大斑病、玉米螟。防止串粉,适时采收。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广西、海南作为鲜食甜玉米种植,矮花叶病重发区慎用。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4001

品种名称:中棉所47(原名:sGKz4)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选丰产抗病品系P-7/双价抗虫棉品系sGK-中23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全生育期133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色较深。株高95.5厘米,果枝始生节位6.9节,单株果枝数12.8台,单株结铃17.7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6克,籽指10.4克,不孕籽率6.9%,衣分42.4%,霜前花率94.9%;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5%跨长28.8毫米,比强度21.4厘牛/特克斯,纤维整齐度48.2%,麦克隆值5.1,伸长率6.7%,反射率73.4%,黄度7.9。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区试,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63.1公斤、111.4公斤和107.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27.5%、34.2%和36.1%;2002年续试,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66.2公斤、113.3公斤和106.0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9.4%、19.3%和26.5%。2002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46.9 公斤、105.2公斤和96.8 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21.4%、21.8%和27.0%。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下旬播种,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大田亩种植密度2200-2500株。2、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后期视长势情况追施叶面肥,要特别注重钾肥的施用。3、适当应用生长调节剂,用量以少为宜。4、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适当防治,同时注意防治其他棉田害虫。5、整枝及时彻底,并摘去下部1-2果枝早蕾,防止烂铃。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山东、河北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麦棉两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4002

品种名称:新陆中20号(原名:98-60)

选育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总站,新疆天合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新疆兵团农二师农科所

品种来源:89-19/优质抗病中长绒棉材料33

特征特性: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41天。植株塔型,茎秆茸毛较密,叶片中等稍大、淡绿色,叶裂较浅,苞叶较大,Ⅱ式分枝。株高60.74厘米,第一果枝节位4.48节,株果枝数9.43台,单株结铃数6.4个,铃长卵圆形有铃尖,多为4-5室,单铃重6.01克,籽指10.4克,衣指7.7-8.1克,不孕籽率4.4%,衣分43.26%,霜前花率91.56%;高抗枯萎病,感黄萎病,不抗棉铃虫。2.5%跨长30.0毫米,比强度21.1厘牛/特克斯,麦克隆值4.4,整齐度47.8%,反射率77.2%,黄度8.0,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区域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314.4公斤、136.1公斤、121.2公斤,籽棉比对照中棉所35减产1.26%,皮棉、霜前皮棉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7.42%和9.49%。2003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319.4公斤、141.1公斤,110.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2.88%、12.09%、22.89%。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旬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亩种植密度12000-16000株、收获密度9000-11000株。2、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适当施用锌锰硼等微量元素,苗期及花铃期进行叶面追肥,或配合化控进行叶面追肥。3、6月20日左右开始灌第一水,全生育期灌水4-5次,8月下旬停水。4、一般年份,分别于苗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花铃期共5次亩用缩节胺0.5克、1.5克、2.5克、3.5克、6克、8克进行化控。5、7月上中旬打顶,掌握“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6、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西北内陆无霜期180天以上的早中熟棉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4003

品种名称:中棉所49(原名:中287)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9409/中51504

特征特性: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全生育期145天。植株塔型,茎秆柔软有韧性、茸毛少,叶片中等大小、上举,叶裂深,Ⅱ式果枝。株高61.3厘米,第一果枝节位5.5节,株果枝数10.4台,单株结铃7.1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1克,籽指11.1克,不孕籽率6.7%,衣分41.8%,霜前花率93.7%;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不抗棉铃虫。2.5%跨长28.8毫米,比强度21.4厘牛/特克斯,纤维整齐度48.2%,麦克隆值4.3,伸长率7.1%,反射率77.5%,黄度7.6,纺纱均匀性指数14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区域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314.1公斤、130.9公斤、119.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6.95%、10.93%和17.22%。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337.9公斤、146.9公斤,114.0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8.84%、16.66%、26.33%。

栽培技术要点:1、4月5-15日播种,地膜覆盖栽培,亩收获密度11000-12000株。2、重施底肥,氮肥占总施氮量的60%左右,磷、钾肥全部作底肥施用。3、全生育期灌水3-4次,花铃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4、及时适量喷洒缩节胺3次,株高控制在70厘米左右。5、及时防治蚜虫、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害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西北内陆无霜期180天以上的早中熟棉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1

品种名称:冀黄13(原名:冀黄103)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品661×8032(7322-111×威廉姆斯)

特征特性:白花,棕毛,披针形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39天,株高102.7厘米,有效分枝1.3个,单株有效荚数41.2个,单株粒数91.6个,单株粒重17.8克,百粒重19.9克。种皮黄色,褐脐,圆粒。经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接种鉴定,中抗花叶病毒病SMV1株系,中感SMV混合株系,中感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6%,粗脂肪含量21.7%。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1.04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5.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07.64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5.0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14.34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5.12%。2003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1.09公斤,比对照晋豆19增产0.7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5月上、中旬。2、密度:机播播量每亩4.5-6公斤,人工点播每亩4公斤左右。肥力较好地块亩留苗1.6万株左右,肥力较低的沙土地亩留苗2.0-2.2万株。3、浇水:除特殊干旱年份外,幼苗期一般不浇水。干旱时可在分枝期浇水。根据土壤墒情或降雨量浇好开花水、鼓粒水。4、施肥:春播整地时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作底肥。初花期至开花后10天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晚熟高油大豆品种,丰产性好,抗倒伏性强,适宜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及中部、山西中部地区肥力较高地块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2

品种名称:GS郑9525(原名:郑952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100×驻美金

特征特性:紫花、灰毛、卵圆形叶,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11天,株高75.1厘米,有效分枝3.2个,单株有效荚数45.0个,单株粒数80.8个,百粒重19.6克。种皮黄色,褐脐,圆粒。抗倒伏性较强,抗病性一般。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2.26%,粗脂肪含量18.4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4.37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9.42%(极显著); 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1.3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7.68%(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7.86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3.13%。2003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8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5.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播期:6月上中旬,豫北、豫西麦垄套种可在麦收前10天播种。每亩播量4-5公斤,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3-15厘米,亩留苗1-1.5万株。2、肥水管理:该品种喜肥,应增施底肥,适量追肥。亩施钙镁磷肥40-50公斤,或二铵10公斤,初花期追施尿素5公斤,也可叶面喷肥。由于该品种花期集中,开花多,花荚期遇旱浇水是夺取高产的关键。3、该品种成熟时落叶性好,熟期一致,抗裂荚性强,可在植株完全成熟、籽粒干透后收获,以免过早收获影响外观和品质。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夏播中熟品种,适宜在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3

品种名称:齐黄31号(原名:鲁99-7)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济3045×潍8640

特征特性:白花,棕毛,卵圆形叶,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08天,株高74.1厘米,有效分枝2.2个,单株有效荚数49.2个,单株粒数86.1个,百粒重17.7克。种皮黄色,浅褐脐,扁椭圆粒。抗病、抗倒伏性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44%,粗脂肪含量22.1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52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7.8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0.6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7.28%(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8.58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7.55%。2003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6.94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8.20%。

栽培技术要点:1、密度:一般每亩保苗1.5-1.7万株。2、要抢墒或造墒播种,保证全苗。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期遇旱浇水。3、适于肥地和较肥地种植。苗期、初花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或复合肥10-20公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夏大豆晚熟品种,抗孢囊线虫病。适宜在山东中南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平原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4

品种名称:晋豆29号(原名:汾豆53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早熟18×晋大28

特征特性:紫花,棕毛,圆叶,无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06.5天,株高71.9厘米,有效分枝2.6个,单株有效荚数38.1个,单株粒数91.3个,百粒重17.6克。种皮黄色,浅褐脐,圆粒。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1%,粗脂肪含量22.11%。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93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0.71%(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8.85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1.9%(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84.89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1.35%。2003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3.16 公斤,比对照鲁豆11增产12.0%。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上、中旬播种,亩播量7.5公斤左右,种植密度1.4-1.6万株/亩。要注意抢时,抢墒播种。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中部、山西南部及陕西关中平原夏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5

品种名称:五星2号(原名:冀观52)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豆9号×Century

特征特性:紫花,棕毛,卵圆叶,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36.5天,株高94.0厘米,有效分枝1.8个,单株有效荚数47.4个,单株粒数107.1个,单株粒重19.8克,百粒重19.2克。经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接种鉴定,抗花叶病毒病SMV1株系,中抗花叶病毒病SMV混合株系,高感大豆食心虫、感大豆孢囊线虫病。抗倒性好。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75%,粗脂肪含量21.57%。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3.38公斤,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1.55%(不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211.05公斤,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6.76%(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12.22公斤,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4.08%。2003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1.43公斤,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0.9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进行,甘肃、宁夏在4月中、下旬,陕西在4月底5月初,北京、天津、河北北部春播区在5月上、中旬播种为宜。2、密度:机播播量每亩5.5-6.5公斤,人工点播每亩4公斤左右。肥力较好地块亩留苗1.6万株左右,肥力较低的沙土地亩留苗1.8-2.0万株。3、肥水管理:除特殊干旱年份外,苗期一般不浇水。开花期结合浇水追施纯氮5-7公斤/亩。结荚期根据土壤墒情或降雨情况确定浇水。鼓粒期遇旱应及时浇水。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脂肪氧化酶Ⅱ缺失、低豆腥味高油大豆品种,适宜在陕西北部、河北中部、甘肃东部及中部地区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6

品种名称:黑河36号(原名:黑辐99-170)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

品种来源:北87-9×九三90-66

特征特性:白花,长叶,株型收敛,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16天,株高59.1厘米,单株有效荚数25.1个,百粒重20.5克。成熟时落叶,轻度裂荚。种皮黄色,黄脐,籽粒圆形。经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中心接种鉴定,抗大豆灰斑病。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9.80%,粗脂肪含量19.28%。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9.1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6.6%(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50.0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8.9%(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4.6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7.6%。2003年参加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1.1公斤,比对照黑河18增产13.2%。

栽培技术要点:1、4月末至5月初播种。2、一般大垄(60-70厘米)栽培每公顷保苗30万株,窄行密植可保苗35-40万株。3、用种衣剂拌种。4、一般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加施尿素20-30公斤,钾肥30-4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北方春大豆高产型早熟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吉林省东部、内蒙古呼伦贝尔及新疆阿勒泰早熟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豆2004007

品种名称:南豆5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脚早×贡豆6号

特征特性:白花,棕毛,披针形叶,株型紧凑,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09天,株高49.5厘米,分枝2.3个,百粒重22.4克。成熟时荚呈褐色。种子椭圆形,种皮黄色,脐褐色。平均粗蛋白质含量46.18%,粗脂肪含量18.71%。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南方春大豆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6.5公斤,比对照湘春10号增产5.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40.7公斤,比对照湘春10号减产5.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6.0公斤,比对照湘春10号增产1.6%。2003年参加南方春大豆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2.0公斤,比对照湘春10号增产4.8%。

栽培技术要点:1、播种期:长江流域春播3月中、下旬;夏播5月中、下旬,秋播7月上旬至下旬。2、种植密度:春、夏季净作亩保苗1.5-1.7万株。与花生、红苕等作物间作亩保苗0.2-0.25万株。3、施肥:亩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及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作底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高蛋白大豆品种,适宜在四川盆地及低山丘陵地区、湖南北部、江西中部及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及湖北江汉平原春播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1

品种名称:中油6303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908A×R5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1天。子叶长宽中等,花瓣黄色,呈倒叠状,种皮黑色。平均株高170厘米,分枝部位6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1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5克。该品种菌核病发病率平均7.25%,病情指数2.62;病毒病发病率2.52%,病情指数1.25%,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3%,硫苷含量18.28μmol/克,含油量41.2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4.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9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4.3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4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28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8.9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63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4.9%。

栽培技术要点:科学施肥,重施底肥,N占底肥70%,平衡施肥,底肥亩施1.5公斤硼砂,苔肥早施,腊肥春用。花期加强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省和陕西汉中、安康两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2

品种名称:中油杂4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6A×93275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4天。越冬习性为半直立,苗期生长势强,叶色淡绿,有柄叶较大较长,多裂叶,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顶叶较小,角果着生角度为斜生型,花瓣颜色为淡黄色,种皮颜色为黑色。平均株高1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单株角果346.5个,每角粒数17粒,千粒重3.6克。菌核发病率为5.76%,病指2.99,病每病发病率为1.25%,病指0.67,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0%,硫苷含量20.24μmol/克,含油量40.51%。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0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3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7.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6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1.3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15%。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7.4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08%。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3

品种名称:中油杂7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R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兰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3天。越冬习性为半直立,叶色较深,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花瓣颜色淡黄色,种皮色深褐色。平均株高180厘米,一次分枝9个,二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77个,每角粒数17.2个,千粒重3.2克。菌核病发病率13.6%,病指7.06,病毒病发病率3.62%,病指2.15,低抗菌核和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1.08%,硫苷含量28.0μmol/克,含油量35.87%。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8.8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38%;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9.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9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4.1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0%。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0.36公斤,比对照增产5.02%。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上注意底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及陕西省的汉中、安康两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4

品种名称:中油杂8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908A×R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兰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4天。幼苗直立,生长发育快,生长势较强;叶色暗绿,顶裂叶较大、叶片长度中等,叶宽度较宽,侧裂叶4对以上,叶片边缘为波状;花期适中,花瓣黄色,花瓣长度为中等、宽度较宽,呈侧叠状,种皮黑色,圆形。平均株高175厘米,分枝部位40厘米,一次分枝数8个,单位株有效果数300个,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3.9克。菌核病发病率7.28%,病指3.79,病毒病发病率1.43%,病指0.7,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19%,硫苷含量18.20μmol/克,含油量43.2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7.95公斤,比对中油821增产5.5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6.2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6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2.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1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0.0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41%。

栽培技术要点:科学平衡施肥,增施硼肥,合理密植0.8-1万株,加强菌核病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5

品种名称:中油杂9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8A×棚40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中游区)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兰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2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裂片为缺刻型,叶缘波状,花瓣颜色淡黄色,分枝部位较低,株型紧凑,种皮色深褐色。平均株高153厘米,一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53个,每角粒数18.6个,千粒重3.4克。菌核病发病率38.04%,病指15.64,病毒病发病率25.36%,病指12.27,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2%,硫苷含量19.83μmol/克,含油量38.3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33.9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33%;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单产173.9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7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3.9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2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1.5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72%。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防治菌核病及病毒病,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和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6

品种名称:华双5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中油821//华油3号/RS-1双低选系×华双3号/3/中双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复合杂交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全生育期平均214天。幼苗半直立,幼茎紫色,子叶肾脏形,花瓣颜色黄色,种皮黑色,株型紧凑,分枝角度小。平均株高170厘米,分枝部位3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主花序60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290个,每角粒数19粒,千粒重3.87克。菌核病发病率4.55%,病指2.14,病毒病发病率0.78%,病指0.45,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42%,硫苷含量30.49μmol/克,含油量41.8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4.9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3.6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2.8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2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8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26%。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7

品种名称:华油杂8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086A×轮-31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0天。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淡绿色,顶叶较大,有裂叶2-3对,茎淡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株型为扇形较紧凑,平均株高175-18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12个,主花序长75厘米,单株有效果390-520个,主花序角果长7-8厘米,每果粒数18-20粒,千粒重3.5-3.8克。冬前、春后均长势强;抗寒性中等。菌核病发病率17.28%,病指8.14,病毒病发病率2.7%,病指2.17,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18%,硫苷含量20.53μmol/克,含油量40%。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38%;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6.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6.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6%。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32%。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8

品种名称:华油杂9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986A×7-5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3天。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迭,种子黑褐色,近园形。株型为扇形紧凑,平均株高175-19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主花序长8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80-480个,每角粒数21-23粒,千粒重2.98-3.05克。冬前、春后均长势强;抗寒中等。菌核病发病率28.5%,病指13.24,病毒病发病率25.25%,病指11.72,低感菌核和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47%,硫苷含量23.05μmol/克,含油量41.0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0.1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1.5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8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8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57%。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2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28%。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当晚播,播种过早会出现早花早薹现象,注意防治菌核病,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市)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9

品种名称:华油杂10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110A×875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5天。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株型为扇形紧凑,平均株高170-18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主花序长8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38-437.9个,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3.14克。菌核病发病率7.11%,病指2.73;病毒病发病率3.99%,病指1.84,长江上游地区中抗菌核病,中游地区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下游地区0.23%,中游地区0.70%,硫苷含量下游地区23.37μmol/克,中游地区19.46μmol/克,含油量下游地区39.7%,中游地区41.1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07%;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1.3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24公斤,比中油821增产2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2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3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9.0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66公斤,比中油821增产22.67%。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和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145.52公斤和176.3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22%和19.57%。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长江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0

品种名称:华油杂11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1815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0天。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较大,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迭,种子黑褐色,近园形。株型为扇形较紧凑,平均株高150-17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主花序长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00-40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0-3.2克。冬前、春后均长势较强;抗寒中等。菌核病发病率28.1%,病指13.6,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病毒病发病率17.94%,病指8.49,较对照中油821;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8.48μmol/克,含油量41.6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3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86%;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8.2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3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17%。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4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菌核病,注意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1

品种名称:蓉油10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

品种来源:蓉油A0464×蓉C376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5天。叶色深绿,叶片中等大,裂叶3对,叶缘锯齿,叶柄较长,无刺毛,心叶绿色,幼苗半直立,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雌雄蕊正常可育,四强雄蕊高于柱头,花药发达,花粉量大,角果枇杷黄,近直生,中等大长,种籽褐色、圆形。株型扇形,匀生分枝,平均株高164.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6个,单株角果数296.4个,每角粒数19.3粒,千粒重3.51克。菌核病发病率6.56%,病指3.14,病毒病发病率2.19%,病指0.82,低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7%,硫苷含量24.56μmol/克,含油量40.8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4.2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4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1.9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3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8.0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84%。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1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81%。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3012

品种名称:蓉油11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3968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3天。叶色深绿,叶片较大,裂叶2对,叶缘波状,叶柄较长,无刺毛,心叶绿色,幼苗半直立,茎杆绿色,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近直生,中等大长,种籽褐色、圆形。株型扇形,匀生分枝,平均株高16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个,主花序长度70厘米,单株角果数452.5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2克。该品种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9.80%,病指8.59,病毒病平均发病率16.07%,病指6.46,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6%,硫苷含量28.99μmol/克,含油量43.5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6.4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5.0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6.9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7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57%。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8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87%。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3

品种名称:蓉油12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

品种来源:蓉A0464×蓉C215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13.3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大裂叶2对,叶缘锯齿,叶柄较长,无刺毛,心叶绿色,花瓣较大,黄色、平展、侧叠,角果枇杷黄,近直生,中等大长,种籽黑褐色、圆形。株型扇形,匀生分枝,平均株高184.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平均8.5个,单株角果数443.06个,每角粒数18粒,千粒重3.20克。菌核病平均发病率6.82%,病指2.98,病毒病平均发病率5.13%,病指4.47,中抗菌核病,低感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24.23μmol/克,含油量40.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31%;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3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2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5.9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0%。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7.9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4.97%。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贵州、云南(玉溪地区除外)、四川、重庆四省(市)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4

品种名称:秦优7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陕3A×K407

已往审定情况:200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下游)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弱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黄淮地平均245天,长江下游平均226天,长江中游平均218天。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幼茎紫红,心叶黄绿紫缘,深裂叶,叶缘钝锯齿状,顶裂叶圆大,叶色深绿,花色黄,花瓣大而侧叠,匀生分枝,与主茎夹角较小,角果浅紫色、直生、中长较粗而粒多。平均株高164.2-182.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9个,单株有效角果288-342个,每角粒数23-25粒,千粒重3.0克。低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6%-0.56%,硫甙含量25.11-29.59μmol/克,含油量40.69%-43.22%。

产量表现:1999-2001年度参加黄淮海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7.1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0.08%;2000-2001年度黄淮海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89.09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0.71%。2001-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平均亩产139.1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平均亩产125.56增产10.79%;2002-2003年度长江下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6.7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5%。2002-2004年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2.8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12%。2003-2004年度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155.2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37%。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5

品种名称:秦优8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院研究所

品种来源:6113A×6113B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下游地区平均233.8天,黄淮地区平均243天。该品种子叶肾脏形,苗前期生长较慢,叶深裂,叶色深绿,叶片厚,蜡粉厚,叶片较圆,茎杆粗壮,绿色,花淡黄色。平均株高17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2,单株有效角果数黄淮地区308个,长江下游地区433个,每角粒数23粒,千粒重3.14克。菌核发病率长江下游地区32.67%,病指16.3,黄淮地区22.19%,病指14.36;病毒病发病率长江下游地区28.9%,病指18.8,黄淮地区发病率14.36%,病指6.53,低感菌核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5%,硫苷含量22.99μmol/克,含油量40.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9.4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02%,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1.8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36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01%。2003-2004年度参加黄淮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33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35%。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1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6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7.9公斤,比中油821增产11.74%。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5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31%。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和甘肃省陇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6

品种名称:秦优9号

选育单位:陕西省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3026A×2034C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黄淮流域平均239天,长江下游流域平均232天。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前期生长较慢,叶深裂,顶端边缘微翘,叶色深绿,叶片厚,被蜡粉,茎绿色,花色淡,花粉饱满,角果中大,直生稍上挺,角密,角多,粒多,杂种长势强,整齐,春发快,花期长,恢复率高,中早熟,成熟时色泽黄亮,部分角果阳面带紫红色。平均株高黄淮流域185厘米,长江下游地区160厘米,有效分枝部位6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10个,全株有效角果数黄淮流域332个,长江下游地区440个,每角粒数24粒,千粒重2.94克。该品种低感菌核和病毒病,抗冻、抗倒性弱。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43%,硫苷含量19.11μmol/克,含油量38.6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0.97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10.03%;200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92.07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10.8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6.52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10.46%。2002-2003年参加黄淮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6公斤,比对照秦油二号增产7.56%。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2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7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5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4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6.8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4%。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3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5%。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防治倒伏,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五省(市)及陕西省关中、陕南地区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7

品种名称:中双5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4039×84001)×821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26天。幼苗半直立、叶色青绿,侧裂叶2-3对,苗期生活力强、根系发达、根茎粗,杆硬抗倒,分枝部位适中,花黄色,种皮黑褐色。株型紧凑,平均株高16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89粒,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3.68克。菌核病发病率23.65%,病指12.84,病毒病发病率18.7%,病指12.09,低抗菌核,低感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6%,硫苷含量21.23μmol/克,含油量40%。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6.0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减产2.75%;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19.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8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7.9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4%。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9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32%。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8

品种名称:丰油701

选育单位: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5A×048R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5天。子叶肾脏形,叶片宽大,叶色深绿,叶缘呈波状锯齿,花瓣覆瓦状、花色深黄,种子园形,种皮黑色。平均株高180厘米,一次分枝数9个,单株角果数350个,每角粒数18粒,千粒重3.8克。菌核发病率3.69%,病指1.91,病毒发病率0.39%,病指0.19,中抗菌核和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18%,硫苷含量36.77μmol/克,含油量41.6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5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71%;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5.5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0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09%。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1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18%。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湖南、湖北、江西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19

品种名称:核杂7号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48AB×HF02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6天。幼苗叶色较深,冬季匍匐型,叶片缺刻浅,长柄叶裙边明显,叶面平展,蜡粉较厚,花瓣鲜黄色,椭圆形平展,主花序较发达,角果长度中等,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155厘米,分枝节位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二次有效分枝7个,主花序长60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0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7克。菌核病发病率23.3%,病指10.68,病毒病发病率18.3%,病指7.6,低抗菌核和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1.06%,硫苷含量35.4μmol/克,含油量40.7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3.0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97%;2003-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171.3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0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1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67%。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8.8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85%。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0

品种名称:绵油14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绵101AB×绵恢8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弱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0天。幼苗半直立,花瓣颜色黄色,叶、茎有蜡粉,无刺毛,茎秆绿色,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212.2厘米,一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98个,每角粒数18粒,千粒重3.5克。菌核病发病率7.29%,病指3.02,病毒病发病率1.31%,病指0.51,低感菌核,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58%,硫苷含量86.46μmol/克,含油量39.08%。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4.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92%;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6.3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8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0.5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72%。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8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4.72%。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防治菌核病等病虫害,注意防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省及陕西省汉中、安康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1

品种名称:德油8号(原名:杂选3号)

选育单位(个人):李厚英、王华

品种来源:156A-3×97-114R

已往审定情况:2003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长江上游)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上游地区平均214天,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223天。叶色微浅绿,裂叶3对,顶叶无明显缺刻,苗期半匍匐,花瓣较大呈覆瓦状,花瓣黄色。平均株高193厘米,分枝高56-70厘米,分枝数10个,主花序长度63厘米,单株有效角450个,每角粒数17粒,千粒重3.7克。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好。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23.71μmol/克,含油量4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9.8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7.15%;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8.3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0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8.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0.47%。2002-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84%;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5.4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51%。2002-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3.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9%;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6.20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95%。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适期播种,不宜晚播。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流域的贵州、四川、重庆、云南、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9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2

品种名称:渝黄2号

选育单位: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SH32×02P2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化学杀雄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4.5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浅绿,蜡粉较厚,叶脉白色明显,叶片无刺毛,羽状裂缺,有柄叶长,顶裂片较大,长椭圆形,较平展,边缘略内卷,边缘有轻微锯齿,叶顶端微突出,侧裂片1-2对。株型紧凑,分枝部位较低,分枝角度较小,平均株高17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主序长60厘米,单株角果数329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7克。菌核病发病率8.44%,病指4.36,病毒发病率1.22%,病指0.48,低感菌核,低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21%,硫苷含量66.51?mol/克,含油量43.19%。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3.5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3.8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0.2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9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1.9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42%。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3.2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68%。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3

品种名称:沪油16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品种来源:汇油50/8801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型常规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36天。幼苗生长习性为半直立,有琴状裂叶2对,缺刻较深,叶片中等大小,叶面平展,叶缘有波状缺刻,蜡粉较厚,苔茎为绿色,短柄叶和无柄叶较多,花瓣鲜黄色,椭圆形平展,开花状态侧迭,分枝习性属中生分枝型,主花序较发达,角果长中等,植株呈纺锤形,种子颜色为黑褐色。平均株高150厘米,分枝部位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90个,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3.8克。菌核病发病率23.51%,病指11.31,病毒病发病率11.44%,病指6.14%,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74%,硫苷含量21.2μmol/克,含油量41.0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0.8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65%;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29.9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0.37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4.2%。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01%。

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菌核病的综合防治,该品种抗裂荚性差,注意适时收获,要求七五层熟时及时收割。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上海、浙江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4

品种名称:宁油14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

品种来源:中油119×沪9005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37天。叶色深绿,子叶肾脏形,叶片较大,叶面少蜡粉,长柄叶叶柄较长,越冬匍匐,冬前生长稳健,抽薹较迟,抽薹后发育较快,花较大,花瓣黄色、鲜艳,种皮黑褐色。株型较松散,平均株高166厘米,一次分枝数9.7个,主花序长度60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54个,每角粒数23.35个,千粒重3.55克。菌核病发病率20.05%,病指7.88,病毒病发病率16.01%,病指7.37,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52%,硫苷含量25.71μmol/克,含油量42.8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9.8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45%;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9.3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44.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29%。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6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0%。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5

品种名称:皖油19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012A×9004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34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2-3对缺刻,顶裂片半椭圆形,叶缘浅波状,花瓣较大,覆瓦状,鲜黄色,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15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506个,每角粒数19.7粒,千粒重3.43克。菌核病发病率27.51%,病指13.16,病毒病发病率20.24%,病指9.95,低感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62%,硫苷含量30.32μmol/克,含油量42.92%。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31.25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06%;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1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0.1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2.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12%。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76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63%。

栽培技术要点:春前苗期生长缓慢,宜适期早播;注意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二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6

品种名称:杨油6号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鉴15×加拿大2号//马努///杨油1号/CHR1617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全生育期平均234天。苗期半直立,叶色淡绿,子叶肾状,花黄色。平均株高164厘米,一次分枝数7.5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70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67克。菌核病发病率23.51%,病指11.19,病毒病发病率15.32%,病指5.9,低抗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8%,硫苷含量19.37μmol/克,含油量40.44%。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0.3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85%;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4.4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4.42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1.13%。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1.2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5.48%。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地区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7

品种名称:油研10号

选育单位: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27821A×942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23天。幼苗半直立,子叶肾形、心叶微紫、深裂叶、裂叶3-4对、顶叶椭圆形,花黄色。平均株高176厘米,一次分枝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03个,每角粒数19个,千粒重3.4克。菌核病发病率13.21%,病指5.78,病毒病发病率3.22%,病指1.87,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0.36%,硫苷含量21.56μmol/克,含油量44.4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上、中、下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148.21公斤、134.4公斤、130.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28%、10.0%、3.91%;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分别为149.15公斤、176.42公斤、166.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38%、9.58%、5.85%。两年上、中、下游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140.7公斤、155.4公斤、148.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2.83%、9.79%、4.98%。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中、下游三片区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129.81公斤、170.94 公斤和169.6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4.07%、15.89 %和13.34%。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增施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九省(市)和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8

品种名称:杂双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

品种来源:22A×P044-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40天。幼苗直立,绿色,子叶肾脏形,苗期发苗快,缩茎段粗壮,长势强,长相稳健,叶厚有蜡粉,叶片有缺刻,琴状裂叶,底部叶片4-5对裂叶,顶裂大而椭圆,叶缘锯齿状,叶柄扁圆,花瓣黄色,种皮黑褐色。平均株高160厘米,一次分枝9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20个,每角粒数22粒,千粒重3.4克。菌核病发病率17.61%,病指9.91,低感菌核病,抗倒性中等。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2.02%,硫苷含量27.19μmol/克,含油量40.15%。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86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2.67%;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2.44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减产10.2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15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4.11%。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2.08公斤,比对照秦油2号增产3.49%。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注意施用硼肥。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地区的河南、陕西南部、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4001

品种名称:中薯4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东农3012/85T-13-8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日数67天左右,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叶绿色,复叶挺拔、大小中等,叶缘平展,茎绿色,基部紫褐色,分枝少,枝叶繁茂性中等,生长势中等;花冠紫红色,能天然结实;结薯集中,块茎长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少而浅,商品薯率71.3%。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化验,抗轻花叶病毒病PVX,中抗重花叶病毒病PVY,感卷叶病毒病PLRV;鲜薯含干物质18.34%、淀粉11.64%、还原糖0.39%、粗蛋白1.81%、Vc24.8毫克/100克;蒸食品质优。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3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1.87%;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01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6.61%。

栽培技术要点:1、中原二季作地区春季1-3月中下旬播种,5-6月下旬收获,春季覆膜可适当早播。秋季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ppm赤霉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12月初收获。2、平播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 厘米,亩密度4500-5000株。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4、二季作地区适合与马铃薯、玉米等作物间、套作。5、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冬作区在10-12月份播种,春季2-3月份收获。6、及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块茎性状优良,休眠期中等,商品薯符合鲜薯出口要求。适宜北京、山东、河南等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辽宁、黑龙江等北方一季作区早熟栽培,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南方冬作区冬季栽培,重庆等西南地区二季栽培。晚疫病多发地区要加强晚疫病防治。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4002

品种名称:中薯5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薯3号天然结实后代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出苗后生育日数67天左右,常温条件下块茎休眠期50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叶深绿色,叶缘平展,复叶大小中等,生长势较强,茎绿色,分枝数少,生长势较强;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中等,有种子;块茎略扁长圆形、圆形,大而整齐,淡黄皮淡黄肉,表皮光滑,商品薯率70%左右,芽眼极浅,结薯集中。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苗期接种鉴定和品质分析,抗重花叶病毒病PVY,中抗轻花叶病毒病PVX、卷叶病毒病PLRV;鲜薯含干物质16.84%、淀粉10.44%、还原糖0.31%、粗蛋白1.84%、Vc 20.3毫克/100克;炒食品质优,炸片色泽浅。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01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9.45%;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094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3.04%。

栽培技术要点:1、中原二季作地区春季1-3月中下旬播种,5-6月下旬收获,春季覆膜可适当早播。秋季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ppm赤霉素水溶液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12月初收获。2、平播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密度4500-5000株。干旱地区播种注意及时灌溉。3、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4、二季作地区适合与马铃薯、玉米等作物间、套作。5、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冬作区适合稻田冬播,在10-12月份播种,春季2-3月份收获。6、及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早熟鲜食品种,休眠期短,退化慢,蒸炒品质优良。适宜北京、山东、河南等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辽宁、黑龙江等北方一季作区早熟栽培,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南方冬作区冬季栽培,重庆等西南地区二季栽培。注意防治晚疫病。

审定编号:国审薯2004003

品种名称:同薯23(原名:晋90-7-23)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029-[S2-26-13-(3)]/NS78-4//荷兰7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06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60-80厘米,叶片较大、深绿色,茎绿色带紫斑,分枝较少,生长势强,花冠白色,能天然结实,浆果有种子;块茎扁圆形,黄皮淡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深浅中等,商品薯率86.6%。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抗马铃薯轻花叶病毒病PVX,中抗重花叶病毒病PVY,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鲜薯含干物质22.32%,淀粉13.17%,还原糖0.73%、粗蛋白2.20%、Vc10.42毫克/100克,宜蒸食菜食。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国家马铃薯品种中晚熟华北组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86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5.15%;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31公斤,比对照紫花白增产24.78%。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水肥条件较好地块,亩播种密度3000-3500株。2、播前施足底肥,最好集中窝施,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磷、钾肥。3、及时中耕锄草,中期高培土,有条件地区在现蕾开花期浇水追肥,亩施氮肥15-20公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中晚熟鲜食品种。适宜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中部等中晚熟华北马铃薯产区种植。

“好律师网”提供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资料仅供您参考。您在使用相关资料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须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close
使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