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村支书,违规为全家办理低保,并且用虚假材料套取国家的耕地补贴,最令人咂舌的是其刚满三岁的小岁女已经开始领工资,典型的吃空饷行为啊,中吃空饷冒领工资的行为在法律会被追究什么样的罪名呢?
2016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出台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严格界定了“吃空饷”情形:
1、在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但从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2、因请假、因公外出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旷工等原因,按规定单位应当与其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3、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5、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当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6、机关事业单位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
7、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吃空饷的法律责任
《预算法》第93条、95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虚列支出,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吃空饷”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典型的不当得利行为,这种不当得利行为,损害的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合法利益,给国有资产造成了损失,依法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给相关的单位。
有律师认为,“吃空饷”既是“私吃公”,也是“公吃私”,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私吃公”是因为少数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为满足私利而贪占公共资源,以地方或局部利益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公吃私”是因为少数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以“公”之身份侵害纳税人之个体权利。但无论是“私吃公”还是“公吃私”,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利。由此可以确定,“吃空饷”具有腐败性质。如果吃空饷是故意的甚至是恶意的,那么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进行严肃的处理。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予以惩罚。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公证当事人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向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并与所申办的公证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在公证活动中
(一)省际客船运输、省际危险品船运输的经营许可; (二)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许可; (三
据最新消息通知,湖北全省对拥有外省健康码绿码的人,可以通行,但是很多人也很关心湖北健康码是否在外省被承认,什么时候可以出省上班,那么,湖北全...
【一网民辱骂河南人民被拘10日】据鞍山高新公安通报,2021年7月21日,我局接到群众举报:一网名为“鞍山动力车坊王东廷”的网民,在河南省郑...
解放军被称为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无论是保家卫国的战场还是抗险救灾的现场,都少不了解放军的身影。很多军人年轻时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等...
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全球流行病”。目前境外输入已经成为我国不少省市区疫情防控面临的主要风险。目前我国并未限制境外人员入境,为了...
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吗? 根据现行的法律来看,儿媳、女婿对公婆和岳父母
一、北京三级响应条件是什么?7月19日下午,北京召开第15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宣布,经北京新冠肺...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