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一村支书,违规为全家办理低保,并且用虚假材料套取国家的耕地补贴,最令人咂舌的是其刚满三岁的小岁女已经开始领工资,典型的吃空饷行为啊,中吃空饷冒领工资的行为在法律会被追究什么样的罪名呢?
2016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财政部出台关于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严格界定了“吃空饷”情形:
1、在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但从机关事业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2、因请假、因公外出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或旷工等原因,按规定单位应当与其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3、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5、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规定应当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6、机关事业单位隐瞒事实、虚报人员编制或实有人数套取财政资金的。
7、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吃空饷的法律责任
《预算法》第93条、95条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虚列支出,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预算资金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吃空饷”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典型的不当得利行为,这种不当得利行为,损害的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合法利益,给国有资产造成了损失,依法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给相关的单位。
有律师认为,“吃空饷”既是“私吃公”,也是“公吃私”,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私吃公”是因为少数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为满足私利而贪占公共资源,以地方或局部利益损害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公吃私”是因为少数公共部门和公职人员以“公”之身份侵害纳税人之个体权利。但无论是“私吃公”还是“公吃私”,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利用公共权力满足私利。由此可以确定,“吃空饷”具有腐败性质。如果吃空饷是故意的甚至是恶意的,那么应该追究法律责任,进行严肃的处理。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予以惩罚。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在农村一个有能力的村干部是一个村庄的福气,因此一般农村在选举村干部时都会推选德高望重并且有能力的老人来担任,后来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农村需要...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封闭76天之后,离汉通道终于在4月8日开...
2019年8月1号,美国宣布10年以来的首次降息,降息25个基点。然而在美国降息后,更多人则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央行。央行跟进降息与否,不仅关乎...
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2、行
我国公民出国定居、留学、探亲、谋职等需办哪些公证呢?这要看所前往的国家和出国的目的而定。一般说,
申请抗诉需要进行抗诉申请书的书写的,那么应当如何书写呢? 民事抗诉指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做出的发
过于重视学历,而轻视应聘人员的能力。只要看一看招聘广告,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里都有学历要求(说实话,在应试
【天津高考18人违纪作弊被查处】今年天津市高考报名考生共计5.6万人。5月及7月两次考试,全市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18人,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