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消费维权 > 法律指南 > 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哪些薅羊毛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近日,上海浦东张江警方接到辖区一电商平台报警,自3月中旬起,有大量低价商品被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卖至批发市场。公司内部调查后发现,有人利用该平台开展的优惠活动非法牟利,造成公司损失45万元。警方接报后,很快锁定两名嫌疑人,他们都是某“买菜平台”的前员工,对于平台优惠活动十分熟悉。两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大量虚拟账号注册新用户,骗取大量新用户优惠券及邀新优惠券,后利用大额“优惠券”以较低价格大量购入实体商品,转卖后赚取差价,每单至少获利30元。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网友热评:
1. 他们可以割韭菜,你却不能薅羊毛。
2. 薅新户应该不算什么吧,你要觉得不对,可以封住啊,哪里有问题?
3. 薅羊毛”亦需要遵守规则,逾越规则获取非法利益,必然会承担法律责任。
4. 如果他只是自己买了自己用,还是可以的,用漏洞赚钱,那性质就不同了。
5. 聪明反被聪明误,有这赚钱思路,用在正地多好呀。
今日学法:哪些薅羊毛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薅羊毛”,是年轻人用来泛指搜集各个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各类商家的优惠信息,以此实现盈利的行为。最常见的“薅羊毛”行为主要有两类,一是利用平台的活动规则从而获得一定的优惠及盈利;二是违反平台规则,利用系统漏洞获得盈利。而违反平台规则的“薅羊毛”就容易触碰到法律红线。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薅羊毛”案件中,判断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的关键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且采用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
综上,如果是提供了真实信息,按照商家规则,换取优惠券或者是其他商品,这个羊毛是可以薅的。不过一旦是使用虚假消息,甚至是他人的个人信息来获取利益,可能会涉嫌欺诈行为。
1、无论普通消费者还是“羊毛党”,如果是利用平台漏洞得益,符合法律对不当得利的界定,应予以返还。
2、平台有权拒绝用户利用网站漏洞得益,以此维护自身的权益。
3、若造成的损失完全系平台自身过错,消费者并无任何欺诈等心态,平台不能随便拒绝交易。
4、对于普通用户和“羊毛党”,其法律责任应根据获利程度的不同区别对待。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据民法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或者数额巨大的则可能触犯刑法,涉嫌刑事犯罪。
以上是关于“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哪些薅羊毛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消费维权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点评: 一,“装修”属于“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二,适用法律为;《合同法》建设部 《住宅室内
点评: 如何识别传销的"套路"?以为找到好工作,却是误入传销窝;远赴外地,与“女网友”见面,却被
当事人咨询:张律师,我们公司融资,现在和投资人有一些争议,投资人迟迟没有缴足认购股权的款
逾期不仅有最低未还款部分的5%滞纳金、账单全额罚息(日息万分之五,消费当日开始计息,按月计收复息直到本息
山东男子韩某在超市先后购买了12瓶红酒共计2万元,付款后他立即拿出手机对红酒进行360度旋转拍摄录像,以
【近40万辆奥迪车被召回】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通告称: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
1、存在多个赡养人的情况下如何认定各自的赡养义务? 虽然按法律规定每个赡养人都有
在现实生活中,广告总会有夸大的成分,一般情况都不会构成虚假广告罪,举个例子,例如商家声称某品牌的绿豆可以增强抵抗力、延年益寿,这种虽有明显夸...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