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交通事故 > 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金额该怎样确定?
不管是贵的也好还是便宜的也好,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辆车,这些车走到马路上,大大增加了马路的压力,同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需要赔偿,那么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金额该怎么确定呢?
什么是精神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侵犯公民的人格权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二是物质上的损害,如受害人进行治疗的费用,一是精神上的损害,如受害人心理创伤和精神痛苦。
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或死亡的赔偿权利人,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符合法定情形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物质、精神损失。在全国各地司法实践当中对交通事故引发的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里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支持程度,有较大差异。
精神损害赔偿的关键在于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的,是否造成了严重后果。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方式分别为:“(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1、致人残疾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首先对伤残者之残疾确定赔偿数额上限,也就是从伤残之日起予以计算20倍的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残疾赔偿金,该残疾赔偿金不依受害人年龄为参酌因素,然后采用以司法鉴定方式评定受害人的伤残等级或丧失劳动能力等级(按十个等级计算);最后依据该不同等级,在上述计算所得赔偿上限范围内,确定受害人可能获得的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基本档次。
2、致人死亡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对于死者本人给以赔偿10倍的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死亡赔偿金,该死亡赔偿金不以受害人年龄作为参酌因素,直接计算10倍;对死亡者近亲属予以赔偿 20倍的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死亡赔偿金,该死亡赔偿金应根据受害人的年龄大小因素进行计算扣除,即对不满16周岁的,年龄每减少1岁,减少1倍赔偿数额,最低不少于5倍;对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倍赔偿数额,最低不少于5倍。
3、其他精神损害赔偿。
如果没有达到残疾或死亡的情况,可以司法鉴定方式评定轻伤、重伤标准来划分等级。轻伤者,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可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重伤者,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可根据其程度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平均生活费的35倍。毁容或胎儿流产者,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可根据其程度确定为受诉法院所在地年人均生活费的10倍,60周岁以上的可适当减少。
精神损害是一种外人无法计量的无形伤害,对于精神损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依据现实情况由法官依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
2、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
3、侵权人承担经济责任的能力。
以上便是对于“交通事故精神赔偿金额该怎样确定”的相关解答,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若是不幸受到侵害,一定要拿出法律武器来为自己维权。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8名女子机动车道热舞】12月15日,广东揭阳的一家舞蹈培训机构的8名女学员,想尽各种办法用拍视频来“火”一把,占用两条机动车道作为舞台忘我...
问:前几天,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我所有的机动车在内蒙发生了交通事故,将一个人撞伤,他的家属给我打电话就是要
【男子逆行怼路人开不上兰博基尼】9月23日,北京一网友在微博曝光了一段视频称,一驾驶兰博基尼的男子不仅逆行,还怼拍摄者“你一辈子也开不起兰博...
【男子为抽烟堵高铁车门称我就是牛】11月30日,醉酒男子为吸烟用脚阻止车门关闭,猛踢列车墙体并大吼。乘警赶到该节车厢,对男子进行劝阻,但该男...
导读: 虽说“车和老婆恕不外借”,但是现实生活中,借车这事还是有的。借车给别人出了事故,责任怎么划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既是社会大众的普遍共识,也是铁的法律法规,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然而,个别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对酒驾醉驾的危害性...
交通事故发生后,人们除了关心人身安全问题之外,最关心的就是赔偿的话题了,通常会涉及到治疗、赔偿等一系列问题。生活中,如果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
加载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