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医疗事故 > 法律指南 >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情形有哪些?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呢?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情形有哪些?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呢?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经营医疗器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人身、财产或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医疗器械执法过程中,未取得许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对于这类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往往简单地给予行政处罚了事,很少考虑其是否触犯了刑法,是否达到刑法的立案追溯标准。那么,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情形有哪些?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呢?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被吊销的情形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的相关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0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
生产、经营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未经许可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的;
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
生产、经营、使用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或者不符合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的;
经营、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的;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医疗器械的;
生产、经营说明书、标签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医疗器械的;
未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标示要求运输、贮存医疗器械的;
转让过期、失效、淘汰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在用医疗器械的。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使用单位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
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的;
无证经营医疗器械的法律责任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对未办理许可经营药品的情况会优先考虑是否涉刑的问题,因为现行《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两高《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也明确了未经许可非法经营药品属于非法经营罪,并明确了立案标准。
但医疗器械并没有上述类似规定。首先,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一款对“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处罚标准,情节严重的,也仅为5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企业提出的医疗器械许可申请,并没有涉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表述。其次,也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未经许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属于非法经营罪。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对未取得许可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是否属于非法经营罪一直存在争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有哪些?强制医疗执行后如何解除呢?对于精神病人来说,虽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有再实施暴力犯罪的危害的,是不利于社会的...
医疗纠纷中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有哪些?哪些情形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医院与患者之间经常会发生医疗侵权纠纷,双方可能会因为协商不一致上诉到法院,...
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当及时处理的事项是复印、封存病历。 如果疑似因输液、输血、注射、药物、消毒药剂等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我国采取了最为严格的措施,来应对疫情防范疫情扩散,阻断病毒传播,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我们的生命健康,随着防控措施逐步实...
医疗广告中禁止出现的内容有哪些?国家法律关于医疗广告的规定有哪些?现在生活中到时都可以看见广告的身形,广告对人们的宣传作用非常大,很多人都是...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若对方拒绝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应
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也是医师、药师、护师和病人治疗用药时的科学依据,还是药品生产、
若患者没有到医院看病,而是私下请医生治疗,这种情况下医生诊疗行为并非职务行为,而是个人行为,发生医疗损害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