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企业制度 > 法律指南 > 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产生了哪些影响?供应链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我们看到了供应链上、下游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展现出积极、紧张、向上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艰难与问题,国内风险应急机制仍需完善,企业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在此次疫情中供应链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普遍反应快速,但也不乏一些企业的供应链面临瘫痪或断裂的情况。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产生了哪些影响?供应链企业应该如何应当?

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
首先,由于突发事件的扩散性与衍生性,一个地区的突发事件可能会传导至全球并衍生出次生损害,扰乱当地的供应链。
其次,在全球供应链范围内,采购、加工、生产、零售等商业活动分散在全球各地,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相联,当突发事件对某个国家的产业链造成冲击时,也会通过传导效应影响到世界各地的企业。
第三,疫情国际蔓延也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
供应链企业针对疫情的应对措施
首先,预测需求。灾情背景下如何预测紧缺物资需求,学术界其实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积累。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结合已有的研究模型和本次疫情的实时数据,对疫情的走势、医疗防护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等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其次,全球采购。在本土产能暂时无法满足激增需求的情况下,全球寻源与采购是一个短期缓和供需波动的有效策略。
第三,柔性生产。企业可通过生产线的灵活调整来满足医疗防护物资的应急需求。
第四,供需匹配与合理分配。疫情期间,面对各地不同的需求,如何把相对短缺的医疗防护物资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了决定抗疫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五,运输调度。物流企业或平台可基于物联网、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化技术对医疗防护物资的物流全流程进行实时的可视化与可追溯,避免“找不到货”“调包串货”等现象的发生。
第六,仓储管理。一方面,企业可将仓储设施自动化。疫情期间,自动化仓储设施在保障运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优势,比如通过信息化系统和自动化装备的结合来完成各项仓内作业,人员仅需远程操控即可保障运营,实现全程人力“零接触”,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还可基于对历史需求、需求方实时因素、补货和库存相关的动态大数据的分析,优化每个地区的“总仓-前置仓”布局和库存水平,把医疗防护物资与生活必需品提前部署在离需求点最近的地方,提高应急需求发生时的响应速度。
第七,末端配送。疫情期间,一方面,我们看到了“无接触配送”模式的兴起:用户在下单后,通过订单备注、电话、App内即时通信系统等方式与骑手约定位置(智能快递柜、驿站、自提点等),进行包裹自提,这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运力安全挑战。另一方面,在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医院),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病房送药机器人等无人设备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相关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大数据分析的支持。

以上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企业影响”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供应链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企业制度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员工以为是领导让转钱乖乖照做后,对面竟是诈骗公司,平白损失38万,责任谁来担?(图文无关,图源网络侵删)把公司的钱误转给骗子,必须全额赔偿?...
法学博士史宸阁表示,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当网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之争,远比外界想象的“俞渝控股比例高,因此控制权最终会回到俞渝手...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5条规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决议不成立的
在企业估值中,常用的两个指标是:企业价值(EnterpriseValue,EV)和股权价值(EquityValue,E)。为什么企业会用两种...
劳动者和企业发生争议,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诉,要先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前,要先经劳动调解部门调解,调解
仓储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货物进出库装卸费,货物存储的仓租费,货物挑选、分拣、整理、包装费用,集装箱作业费,
股东有限认缴出资分析 ---资本充实原则的妥协 本文题目之所以对股东认缴出资作“有限”说法,是因为股东的认缴出资是条件限制的,不是绝对和
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家工商行政法规对违法的企业法人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
加载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