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债权债务 > 法律指南 > 收到借款后立即支付利息与预先扣除利息不同
被告刘某向原告陈某借款100万元,并出具了借条。陈某随即向刘某账户打入100万元。刘某收到借款后,当即向陈某支付一年利息12万元。后刘某未偿还借款,引发诉讼。
分歧
本案就刘某支付的12万元利息是否属于预先扣除,当初出借金额是100万元,还是88万元,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在收到借款当天即支付原告利息12万元,该笔款项尚未被刘某完全支配,不能认定为后期应付的借款利息,应从借款本金中扣除,故借款本金只能认定为88万元。
第二种意见认为,在原告支付借款后,被告于当天给付利息,此为被告支付利息的方式,不能认定为原告在本金项中预先扣除利息,故借款金额应认定为100万元。
解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货币属于特殊物,对货币的占有即所有 货币是种类物,但是一种特殊的种类物,货币的占有与所有不能分离,对货币的占有即为所有。就货币成立的借用合同,出借人不能提起原物返还之诉,只能提起债权之诉,因为货币的所有权随着借款人占有而转移至借款人。借款人在预先扣除利息后,虽然借据上载明的本金并没有扣除,但出借人实际转移的货币所有权数额与借款载明的实际金额并不相符,也就是说借款人实际占有的数额仅为扣除利息后的数额,根据占有即所有的原则,实际上借款人仅就所取得的同等数量的货币所有权有义务清偿债权。
民间借贷应以现实给付为生效条件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之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民间借贷合同的实践性特征表明了,只有借据或者只有借款合同,而无实际支付行为,合同本身没有效力。民间借贷生效的必要条件即为现实支付。支付的方式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银行转账或双方约定的其他方式。换言之,民间借贷无论借据载明或合同约定金额多少,但最终以实际交付的现金数额多少为据。预先扣除的利息虽然在借据或合同上载明的金额中没有体现,但根据民间借贷合同的实践性特征,最终生效的只能是实际支付的金额。
3.借款人收到借款后提前支付利息,不能否定借款合同相应的效力 本案中,借款人刘某出据向原告陈某借款100万元,原告向被告账户转款100万元,双方的民间借贷关系成立且生效,双方已经形成100万元的债权债务关系。同时根据货币属于特殊物的属性,100万元转移至刘某账户后,刘某即拥有100万元款项的所有权。刘某在收到款项后,对100万元拥有完全支配权的情况下,提前支付利息,无论该利息是100万元的一部分,还是刘某的其他财产,只要其利率未违反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均属借款人依法对其财产的自由处分,不能就此否定已经成立生效的民间借贷合同的相应部分效力。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问: 我是一起执行案件申请执行人,现被执行人名下已经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但张某欠被执行人十万块钱已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修正)】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息和违约金、其他费用均有约定,但出借人只选择主张其中一项的,是否仍应受到司法保护的最高利率的限制?综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福州莆田,高大爷出门遛狗,突然被高空坠落的物体砸晕在地。金毛见状,立马堵住了"凶手",不让其离开。众人一
单位通过个人发放工资能规避劳动关系? 小王应聘到一家企业上班,从事家具制作工作。到岗后,企
对于出借了钱财,对方却不按时归还的情况,出借者是可以随时起诉对方的,不论涉及到的金额多少,只要出借者起诉,法院就会对起诉的案件受理。
1.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2.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
【首批抗疫特别国债将发行】财政部网站15日消息,为筹集财政资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一、二...
加载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