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民事诉讼 > 诉讼程序 > 民事诉讼时效的立法特点及意义是什么
民事诉讼时效的立法特点及意义是什么?我们出生在法治的黄金时代,形形色色的法律文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我们既欢欣鼓舞又觉得无所适从。诉讼时效制度属于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其直接影响行使权利的保护,我们需要详细了不同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不要因为诉讼时效的问题却输掉了官司,否则就像考试时没写姓名的满分卷一样,一切努力变得毫无意义。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
一、民事诉讼时效制度有什么特点?
诉讼时效指的是民事权利人在权利受到侵害后,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如果不行使权利,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便将失去胜诉权利。
1、强制性: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延长或缩短。
2、被动性:当事人未就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不得对诉讼时效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3、阶段性:当事人如果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是在二审期间提出了法院不予支持。
二、民事诉讼时效的立法的意义什么?
权利人未主张权利,义务人也并未履行义务的状态若一直存在,种种法律关系会以此事实状态为基础而建立,如果权利人恣意行使权利,势必将导致经济关系发持续的变动。权利因时效而出现行使障碍,便是为了结束悬而未决的法律关系,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三、民事诉讼时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起算点: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2、当事人若约定了履行期限的债权,自期满之日的次日起计算;未约定期限的,自权利人主张权利时计算;在人身伤害案件中,应当从发现受伤之日(受侵害之日)或确诊之日起计算。
3、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4、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
以上为“民事诉讼时效的立法特点及意义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对于诉讼时效制度从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律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那些人,法律不会把天平刻意的倾向哪方,而是保证了精微仔细的平衡。通俗的讲“权利不用,过期作废”。通常在一些民事诉讼过程中,因为原告方错过诉讼时效的时间段里造成权利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现象时有发生的。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如果某人有个地皮,上面建了别墅。别墅烧毁了,那么地皮还是由这个人使用。他又可以在这个地皮上再建一
律师是拥有专业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能有效帮你维护权益,避免风险、增加胜算,快速解决纠
问: 父亲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现在因为继承问题与我哥哥产生纠纷。现在我父亲想要起诉我哥哥,但
大家都听过《密码法》吗?想必很少有人听,就连我这个学法律的也是第一次听。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
诉讼费用应该由最终败诉方承担,法院不赔偿。根据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对于诉讼费用的承担原则是
变更抚养权迁户口不是必须的,自愿协商,并没有必然联系。 抚养权判定依据: <
发起人、发行人或者上市公司对其虚假陈述给投资人造成的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发行人
【日本将成人年龄下调至18岁】据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4月1日起,日本法定成人年龄从20岁下调至18岁,这是日本146年来首次在《民法...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