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民事诉讼 > 法律指南 > 民法典见义勇为免责是怎样规定的?见义勇为的定义是什么呢?
见义勇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很多见义勇为者的自觉选择和生动写照。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今天带大家了解民法典对于见义勇为的相关规定。
一、民法典见义勇为免责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第183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它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当有侵权人承担责任时,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是出于道德层面的考量,而当没有侵权人或侵权人无法承担责任时,受益人的补偿就会变为一种义务,保障了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而“适当补偿”标准则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条文所述“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从法律上解释系指行为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失,而实施的制止、防止损害发生的行为。
二、见义勇为的定义是什么呢?
见义勇为是指非因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所实施的下列行为:
1、同正在进行的侵犯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2、同正在进行的危害国家安全、妨害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3、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不顾个人安危,抢救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的。
4、其它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免受正在遭受的侵害,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救助的行为。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见义勇为免责是怎样规定的?见义勇为的定义是什么呢?”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1、公民享有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2、公民享有政治
1、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
难道又要再一次反转? 一个案件,几次公布案情,每次都不一样,不知道这次专案组能不能让真相大
众所周知,孩子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按理说既然能子女能随父姓也能随母姓,那么就可以随时进行更
不少网友咨询,说婚后发现了对方有出轨的行为,想让对方“净身出户”。关于“净身出户”的问题,已是老
答:1.公共区域广告费。公告栏、电梯等都属于公共场所,其属于业主,如果公共场所有广告并产生了收益,这个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 第二百一十四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符合下列条件的
加载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