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土地房产 > 典型案例 > 买到“凶宅”诉请撤销购房合同 法院:支持!
男子罗某购房一年后,从他人口中得知该房屋系“凶宅”,由此引发一场官司。近日,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认定卖房者隐瞒“凶宅”信息存在欺诈,遂判决撤销房屋买卖合同。
2019年2月,罗某与汤某、刘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汤某、刘某按市场价将位于重庆合川某小区的一房屋出售给罗某。合同签订后,罗某支付了购房款42万余元,并办理了过户登记。2020年4月,罗某从他人口中得知,该房屋曾于2017年发生过凶杀案,有人在屋内非正常死亡。罗某发现自己购买了所谓的“凶宅”,心里很不舒服,认为被告汤某、刘某在出售房屋时隐瞒房屋是“凶宅”的事实,属于欺诈行为,于是,向合川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与被告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被告汤某、刘某退还购房款并赔偿契税、利息等损失。
法院审理后认为
房屋交易过程中,交易房屋存在非正常死亡的情况,是否属于出卖方应当披露的信息,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但通常情况下,交易房屋若存在非正常死亡情况,势必会影响房屋价值及购房人的购买意愿。因此,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及对传统风俗的尊重,出卖方负有将非正常死亡事件向购房人如实披露、告知的义务。
而该案中,被告汤某、刘某签订合同时,隐瞒房屋内曾发生过非正常死亡的信息,使原告以市场价购买该房屋,依法应认定为欺诈,故购房人因此而主张撤销合同,应予支持。合同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产生的损失。综上,法院依法判决撤销原被告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合同,被告汤某、刘某向原告退还购房款42万余元及利息,并赔偿原告损失3万余元。汤某、刘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
人们通常所说的“凶宅”,是指发生过自杀、凶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一般情况下,公众会对“凶宅”产生避讳心理,导致房屋贬值或影响买受方的购买意愿,进而对房屋买卖产生重大影响。择善而居、趋利避害,是一种善良无害的传统风俗。公众对于“凶宅”的避讳心理属于公序良俗的范围,应予尊重。故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及对传统风俗的尊重,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若是房屋曾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出卖方负有向购房人如实披露相关信息的义务,未履行该义务则构成消极欺诈,购房人有权主张撤销购房合同。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征收条例中关于公共利益的几种情形 征收条例明确界定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将公共利益作为行政征收的前提条
【多地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近日,多地公布“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规划。《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新增供应保障性产权住房约23...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之间就被拆除房屋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
教你一招破解立案难 立案登记制的实施,的确在程序上解决了人们去法院立案最基本的进门问题,门
伪造证据,就是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材料的行为;包括模仿真实证据而制造假证据,或者凭空捏造虚假的证据,以及对
土地使用权包括哪几种权利? 土地使用权包括划拨土地使用权和出让土地使用权。有该土地使用权限
征收的合法性事宜,是否有征收公告、是否有安置补偿方案公告、是否有征地批文、征收决定、补偿决定等等。这些信
近些年房价持续升温,购房资金门槛升高。同时银行贷款审批困难,利率方面持续调整,这种情况下公积金贷款购房成为了热门方式。与商业贷款相比,公积金...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