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民事诉讼 > 诉讼程序 > 诉讼时效的主要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的主要法律规定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
就民事诉讼时效而言,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行政诉讼时效的效力也类似于民事诉讼时效,如果当事人没有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将会导致自己的权利消减。
而刑事诉讼时效的效力则是如果公诉机关没有在法定的期间内行使追诉权的,并且案件没有立案的,不能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但经过刑事诉讼时效,认为有必要追诉的,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一般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害行为发生之日以及侵害人之日,如果当事人在此期间被权利人控制或者胁迫的,从控制解除之日起或者胁迫行为结束之日起起算。
行政诉讼时效从行政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刑事诉讼时效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但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四、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
1、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诉讼时效的主要法律规定”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民事诉讼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近日,由青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建筑工地包工头刘某拖欠农民工工资23万余元一案获有罪判决。法院以拒不支付劳
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下列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恢复执行案
借了网贷,如果逾期了,和网络平台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对方只能起诉到法院,要求你,承担民
很多人当事人都不太了解这一块,还是简单说明一下 律师见证,指的是执业律师以律师事务所的名义,根据自
法院对一方当事人进行调查审核证据,并对不出庭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后,依法作出缺席判决。法院作出
南京,一名家长莫名接到派出所电话,竟然被14岁的亲儿子举报了。他想不明白的是,家长管儿子,在房间里安装监
这四大类案件的司法原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审理这些案件都是有法律依据的;法官在审
1、双方登记结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房屋,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这种情形下,视为只对自己子女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