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合同制度 > 法律指南 > 民法典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可撤销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不仅规定在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也有相应体现,本词条对此进行了梳理。赠与合同的撤销权有一定特殊性,将在其他词条单独说明。
一、民法典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
一般可撤销法律行为(合同)的行使期间是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可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要行使撤销权,受胁迫的从胁迫事由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逾期不撤销的,撤销权消灭。
重大误解的撤销期间是90天,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要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之前民法总则规定的是三个月,民法典比民法总则少了几天。
撤销权行使期间属于除斥期间,所谓除斥期间就是说该期间是固定的,不因其他任何原因或者事由而中断或者中止。
撤销权行使的最长期间是5年,从撤销事由发生之日起,无论当事人是否知道,一旦超过5年该法律行为(合同)即不能撤销了,无论撤销权人是否知道该撤销事由或者何时知道该撤销事由。
《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二条 【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二、可撤销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多久?可撤销合同的事由有哪些?”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请关注好律师网合同制度法律专题栏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
通俗来说,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
不履行合同应承担什么责任? (1)未支付价款或报酬的,对方可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2)
引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商法就是合同法,因为几乎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契约行为。在间采同仁们的日常工作中,与合同打交道可谓如家常便饭,所以了解更多
经营企业难免会遇到资金短缺的时候,有的人选择向银行借款,但银行贷款的审核时间长办理流程比较复杂,一些中小型的公司可能等不了这么长时间,那么便...
案例:1996年6月23日,某甲向当地工商银行申请贷款,工商银行要求其提供担保,某甲即同意以其所
机关法人提供担保,因不具备为主合同提供担保的资格,其所作的担保行为应自始无效。担保合同无效后,债权人与担保人均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的赔偿责任...
合同是为了保护协议中的各方利益。虽然有些复杂,但每个房东或者租户都应该彻底了解自己的合同,合同里的关键细节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把控,以下为租房合...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