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物权制度 > 担保物权 > 伪造借条虚假诉讼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虚假诉讼现象不仅严重侵害当事人及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了正常的诉讼秩序,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破坏社会诚信,法院将综合运用民事、刑事等多种手段,严厉惩治虚假诉讼违法犯罪行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事人单方捏造民事案件基本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企图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适用前款规定。
案例:
2021年12月24日,安徽省广德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虚假诉讼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被告人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
2017年9月,王某因急用钱向余某借款5000元,双方约定利息每月1000元,扣除第一个月利息及其他费用,余某借给王某3200元,并以督促王某还钱,否则去法院起诉为理由,要求王某当场签下20000元欠条。约定的还款日期到了,王某却无法还清欠款和利息,余某再次电话告知王某表示如果其还不上欠款,需要重新签一份30000元的欠条给李某,并表示签欠条主要目的是为了督促还款,不会拿欠条去法院起诉。为了不打扰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王某遂签下了该份欠条。
2019年1月,在余某的安排下,李某手持王某亲笔签名的30000元借条,来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王某偿还借款及利息。法院按照规定向王某送达了诉讼文书,可是到了庭审的那天,王某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没有提出正当理由。法庭缺席审理后,判决王某偿还李某本金30000元及利息6525元。王某在收到判决书后很惊讶,称并没有向李某借过这么多钱。便将情况向公安、检察院反映。广德公安局立案后,余某、李某主动向该局投案自首。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余某、李某捏造王某向李某借款三万元的事实并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其行为均已构成虚假诉讼罪。被告人余某、李某在实施虚假诉讼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相当,不宜区分主从犯。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在注册域名的时候是实名注册的,域名所有权人是受法律保护的,那么域名所有权人受到的法律保护有哪些呢?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是10年,商标续展可以延长商标的保护期,已经有商标价值的企业会进行商标续展。但是,商标
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核实财产所有人已消失或者去向不明,应当发出财产认领公告。公告应写明如下内容:申请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财产的种类、数量...
点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诈骗
分红参与最后时间点: 1、股权登记日:能不能参与分红,就看该日收盘你有没有持有该股的股份,当日成功
好意施惠行为中,行为人实施施惠行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某一民事法律关系,而是在于行为人欲通过施惠,如帮助别人,去追求良好道德风...
财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公民的财产权是受法律保护的,那么财产权具体都包括哪些内容呢?
点评: P2P是非银行却干着银行的借贷业务,之所以允许批准P2P业务许可证,当初无非想借互联网金融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