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劳动人事 > 法律指南 > 诈骗罪、盗窃罪是否要求行为人知道财物的实际价值?
实践远比纸上的法律复杂,最近发生的一个盗窃案网上争议巨大。因为涉案财物的实际价值远高于行为人或普通人认知的价值,应当如何定罪量刑?
有人认为,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行为人认识到的财物价值数额定罪量刑才公平。但这似乎对被害人来说欠缺公平,因为他损失的财物不能按实际价值损失来计算。
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刑法理论问题,需要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才能断定是非。根据刑法理论,只要行为人认识到行为对象是财物而予以盗窃、诈骗,就认定行为人对财物的价值认知有概括的故意,对财物价值大小不需要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认识,否则任何人都可以以不知财物实际价值而逃避制裁。
另外,不知具体价值、实际价值而按实际价值定罪处罚的,并不违反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因为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只针对在不同犯罪构成之间而适用的,比如误把枪支当做普通财物而盗窃的,这个就需要对枪支有明确认知才构成盗窃枪支罪。在同一犯罪构成要件内,不存在主客观不相统一的问题,因为都涵括在概括的故意范围之内。
当然,因为行为人确实不知具体价值,在主观恶性上要低于知道具体价值的人,在量刑上可酌定从轻,但在量刑档次上不能降低。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第2条是看提问者是否疏忽了社保的权利,因为大多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不太会给员工劳动关系,其次
一、医保卡丢了,偏遇上节日期间,医保好像没上班?不如何是好?如果发现自己的医保卡不见了,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挂失,操作成功后,也会在1小时内停止...
问:我是一家银行县级支行的一名员工,1988年4月,单位以内招的形式安排我进入现单位从事出纳工作,期间多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2010年第2集(总第42集),法律出版社
入职没有签劳动合同,现在公司拖欠工资不发,该怎么样维权呢,大家能够给些建议吗?没有签劳动合同,直接找公司两倍赔偿。办法1,到劳动仲裁部门投诉...
答:1、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申请劳动鉴定。特殊情况下,职工可直接申
若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医疗期满时终止,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但若
每个人都会有婚前恋爱的经历,但也不是每段恋爱都是成功的,感情受挫的时候,是否会后悔那失去的财产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