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劳动人事 > 法律指南 > 员工办理离职存在的劳动风险,离职补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离职补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进入21世纪,国家越来越支持个人创业,国企也随之进行了改制改革,打破了原来铁饭碗的状态,因此劳动者离职创业或者是寻找新工作的现象也变的司空见惯,国家为了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也在法律方面规定离职的流程和补偿方式标准等,员工办理离职劳动风险有哪些?员工的离职补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员工办理离职存在的劳动风险有哪些?
离职风险专指由于企业员工离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员工离职是一种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或者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为了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环境,在员工离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要识别可能存在的以下风险:

关键技术或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企业中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跳槽”,会将企业的关键技术带走;或者离职员工手上掌握着企业的商业秘密,如果帮助竞争对手,将会给企业的业务造成冲击。
岗位空缺的风险
员工主动离职直接的后果就是岗位空缺,关键岗位的空缺会使企业无法正常运转,高层管理人员的离职的成本会更高。
客户流失风险
与企业客户直接打交道的销售人员,尤其是销售经理,掌握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与客户保持良好的交往,甚至与客户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员工离开企业时,经常会带走一批或大部分客户,甚至将客户带给竞争对手,使企业失去客户和市场。
人心动摇的风险
企业一旦发生员工离职,特别是关键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离职,势必对未离职的员工产生负面影响,某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离职事件会造成群体心理动荡,减弱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动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集体跳槽的风险
集体跳槽的情况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就在我国屡见不鲜。企业中关键人才往往在员工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甚至有一批忠实的追随者。因此,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某位关键人物如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离开会带走一批员工,结果可能使企业“瘫痪”。
离职补偿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离职经济补偿金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才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纳税。即使纳税,还要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依法应当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属于员工离职后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按照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是应当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但这并不是说,员工的离职经济补偿金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有那些离职经济补偿金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的部分,才要按照个人所得税纳税。
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以上是关于“员工离职存在的劳动风险”和“离职补偿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分析,浏览之后,是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如果要离职的话,建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心平气和的去协商解决,这样才能把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劳动者所应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
问: 妻子岑女士与丈夫吴某是同事,吴某下班后替换需要加班的岑女士给树木洒水,期间吴某不慎从
答:针对至疫区出差而感染疫病的,部分地方的地方性法规作了明确。如《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10条第
一份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不是企业把它撰写出来,然后公布实施,就可以作为企业处理劳动争议的参考依据,它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矛盾是经常发生的,面对矛盾,怎样处理才是关键,有时候员工与公司之间闹矛盾,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企业形象,具体的表现为哪些呢...
外省市户籍妇女在外地生产或流产的,只要符合本市生育保险待遇领取条件,且材料齐全,仍可申领生育生活津贴和生
一是协商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哪些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1、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 2、违背诚实信用、显失公平的合同。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