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 > 专题 > 劳动人事 > 法律指南 > 拆迁过程中的常见陷阱
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的老百姓不仅要应对拆迁方的高压政策,还要应对各种各样不起眼的陷阱,真可谓是心力交瘁。所以面对复杂的拆迁,一些知识必须是要了解的,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拆迁律师为大家总结常见陷阱请...
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的老百姓不仅要应对拆迁方的高压政策,还要应对各种各样不起眼的陷阱,真可谓是心力交瘁。所以面对复杂的拆迁,一些知识必须是要了解的,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拆迁律师为大家总结常见陷阱请往下看。
陷阱一:空白协议或口头承诺
“先把这个协议签了,到时候肯定不会亏待你的。”拆迁中的老百姓常常听到这样的“甜言蜜语”,空白协议和口头承诺也常结伴出现。善良的老百姓常常会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都这样签字了,没事的。”签字后,就完全变成了拆迁方的主场。被拆迁户一次一次询问补偿款何时支付,安置房什么时候交房,拆迁方也会爽快的给他们满意的答复。可是,一拖再拖,拖到最后找不到负责人,找不到拆迁方,老百姓才后知后觉可能自己吃大亏了。拆迁律师提醒大家,等到这一步就已经错失了最佳的维权时机,扳回局面的几率小之又小。
陷阱二:收回协议不留底
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签订了满意的补偿协议,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结果,被拆迁户将签署的协议全部交给拆迁方,自己没有保留一份原件,这就是陷阱。我们都应该知道,协议是双方各一份,千辛万苦撑到最后一刻,自己手里不保存一份协议原件,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啊!协议不在手里,拆迁方可以随意更改,岂不是功亏一篑?因此,拆迁律师提醒大家:如果经过前期的数次谈判,已经达成满意的补偿,一定要记得当面签协议,双方同时签字盖章,双方交换保留好原件,否则就会使自己的权利被架空。
陷阱三:规划改变
拆迁维权中除了一大部分的拆迁补偿不满意,还有一部分维权原因就是协议不履行。当被拆迁户按照协议搬走履行完自己的义务,静静地等待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来可以住进新房,可是等来的却不是如期而至的安置房,得到的答复是规划改变了,这个地方不能建筑安置房。这时,等了几年的安置房没有建,曾经的左邻右舍如今被分散到各地,很难形成统一的力量,维权的难度大大的增加。面对这样的问题,律师也无能为力。因此,拆迁律师提醒大家,在选择安置房补偿方式的人们,要在签署补偿协议的时候慎重,及时了解被安置地有没有居住用地的规划,防止之后突然出现的“规划改变”。
陷阱四:找家属代签
签协议受阻,拆迁方会想尽办法的从别的地方突破,其中找家属代签协议就是其中一项。遇见很多当事人满是委屈的咨询律师“律师,我是土地使用权人,房屋是我的,拆迁方给的补偿我不满意,说啥我都不签字。他们就趁我不在家的时候哄骗我的父亲签字,这种协议有效吗?我该怎么办?”律师听到这样的问题,往往有些惋惜和同情。这样的协议原则上是无效的,但是在实际案件中,却很难被推翻。所以,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拆迁律师就要告诫广大被拆迁户,一定要跟家人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厉害关系也要讲解清楚,不要因为一时的威逼利诱就吃了大亏,不要等到为时已晚再后悔莫及。
拆迁维权,一定要防微杜渐,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拆迁维权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不要小看每一份文件,不要忽视小细节,它有可能就是维权路上的成败关键!
声明:
1、以上内容来源于法律人士的投稿,目的在于分享更多法律信息;如内容涉及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利,请发送邮件至:kefu@haolvshi.com.cn ,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核实和处理。
2、本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仅供参考,您在使用时应自行判断其正确、可靠、完整、有效和及时性;您应自行承担因使用前述资料信息而产生的风险及责任。
3、好律师网:律师在线咨询,人工智能法律,24小时专业自助律师服务平台。找律师、写合同、打官司,律师24小时提供服务,请上好律师网www.haolvshi.com.cn
最近收到网友的一些法律咨询,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试用期间辞职了,工作一个月左右离职了,老板说要提前一个月才能辞职,不然不给发工资,可能很多朋友都...
问:我在明轩销售公司工作八个月后,于2013年11月离职,该公司一直拖欠我的提成奖金近三万元至今未支付。
1、注意辞职书文件的措辞。 辞职文件可以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辞职通知书”等,因为这是
大雨、大雾、大雪这样的天气不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只有地震、水灾火灾等才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职工因为
如果保密协议不规范使用,员工带资源跳槽现象普遍,实践中建议,保密协议应当尽量细致避免纠纷。而且每个单位都
今天我们主要来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诉讼思路如何取舍?执行异议之诉如何进行? 一、诉讼策略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