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有些人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撮合行贿受贿的行为,这种牵桥搭线的行为可能会构成介绍贿赂罪,与行贿人、受贿人一起接受公诉机关的刑事指控,那么介绍贿赂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介绍贿赂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介绍个人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介绍单位向国家工作人员行
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介绍贿赂数额不满上述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使行贿人获取非法利益而介绍贿赂的;
(2)3次以上或者为3人以上介绍贿赂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介绍贿赂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介绍贿赂罪的评价范围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规定,介绍贿赂是指“在行贿人与受贿人之间沟通关系、撮合条件,使贿赂行为得以实现的行为”。结合司法实践,我们认为,介绍贿赂的评价范围可以包括:
第一,介绍认识
介绍贿赂的应有之义,就是介绍行受贿双方相识,安排双方见面或使双方知晓对方,通过为贿赂双方建立沟通渠道,促成双方就贿赂交易进行沟通。
第二,信息传递
介绍人在行受贿双方之间传递贿赂交易的信息,包括向受贿方转答行贿方行贿的意愿、行贿的金额以及所欲谋求的利益,向行贿方转答受贿方受贿的意愿及所要求的贿赂等。
第三,撮合条件
在贿赂实现的过程中,行受贿双方的意愿可能会不完全一致,在要求的具体职务行为和贿赂金额方面产生分歧,介绍人便会从中进行沟通协调,说服一方降低要求或干脆妥协,最终促使行受贿得以实现。
第四,转交财物
有观点认为中间人如有转交财物的行为应当被认定为行贿罪共犯,介绍贿赂罪仅限于介绍人为安排行贿人与受贿人沟通、见面,而不得参加行贿、受贿的具体过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偏颇,如上判决亦将转交贿赂的行为认定为介绍贿赂罪。实际上,代为转交财物的行为实为介绍人居间撮合促成贿赂交易的具体体现。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除办案机关能够直接联系上家属外,很多情况下家属都不知道人已经被拘留、被谁拘留以及关押
王振华、周燕芬猥亵儿童案一审宣判 2020年6月16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依法不
案情
1973年吕某一家建房时,林某父亲在吕某房屋西边小路边与吕某屋地相邻处有龙眼树一棵,当时该龙
盗窃电动车被刑事拘留的,家属应该 一般及时委托律师介入较好,对当事人进行会见,了解具体案情,分析案
刑事公诉案件轻伤怎么样才能判缓?刑事案件的公开宣判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的刑事案件中,有很多的案件都是致人轻伤,未造成太大的严重后果的。那...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属于行为犯,并不要求有特定结果的发生,因而行为人只要将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之行为实施
提起公诉后多久开庭?提起公诉后多久审判?大多数协商案件都是有检察院提起公诉,且刑事案件大多案情复杂,需要大量调查取证,这都是需要公安机关来...
近日,一位当事人因内部管控不严导致公司员工在送货期间私自收取商家货款且未上交给公司。其后,该名员工以有事回家为由向公司总经理请假。其后,该员...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