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很多人,一旦做了违法的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弥补过错,承担责任而是想要逃避,以为自己只要躲的够远够久就可以完全不受法律的制裁,随着国家一次又一次的对犯罪分子的追逃,大多数逃犯都无处存身,进而被抓获,那么他们畏罪潜逃的行为是否会加重原来犯罪行为的量刑呢?
潜逃行为不会加重量刑
畏罪潜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制裁而逃走,逃避法律追究。按照我国目前《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畏罪潜逃是不会增加刑期的,因为,犯罪嫌疑人犯罪以后,处于逃避法律追究,潜逃是人之常情,因此,不能将畏罪潜逃作为加重刑事处罚的条件。对对于投案自首,法律规定是会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畏罪潜逃不是量刑的情节(潜逃期间继续违法犯罪的除外),一般不作量刑或从重处罚的依据。但潜逃后自首的依法还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还可以免除处罚。
畏罪潜逃是不是到达一定时间就会过了追诉期?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关于追诉时效明确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都说外出久了,还得常回家看看,普通人如此,畏罪潜逃的罪犯也是这样。不管逃得再远躲得再久,监狱永远都是罪犯的家。国家的腐败和犯罪是零容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所有犯罪潜逃的人缉拿归案值得点赞。逃得掉的最后监狱见,逃不掉的终究监狱见。所以人为罪犯,定要有自知之明,那就是山高路远,逃得再久再远,监狱依然是躲不掉的坎。
很多罪犯潜逃被抓的一刻,内心反而有了一种释怀感。横竖都是监狱坐穿,早抓了反而没有了心理包袱。这时候鳄鱼总会挤出几滴忏悔的眼泪,但已经于事无补,从犯罪的那刻起,他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从逃跑的那刻起,他就站在了司法的对立面。畏罪潜逃者,被抓率只会是百分之百,虽远必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者不犯罪,万事若无,何至于连空气都得躲开?但一旦犯罪那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监狱见。逃得再远再久,无非就是人为地增加了追逃的难度而已,追逃的结果从来不变。越是出逃,越是有心理包袱,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的变现折磨。所以畏罪出逃者只有被抓或马上被抓,不存在逃出生天的可能。当然,追逃办的努力也不可磨灭,各地追逃办也当将“一案一策”本地化,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错过每一个罪犯,不然监狱的空位因出逃罪犯而空置,只有监狱,才是罪犯最后的流浪点。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这两天,根据公开报道,已经有五起八人因为涉及新型肺炎,而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罪名是“以危险方法危
小学教师酒后在女生宿舍对一名11岁的女生进行猥亵,一审法院判三年,检察院抗诉,二审改判5年。
公司业务员职务侵占2500万,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具体要结合案件情况,可以
13岁,未满14周岁,根据现行刑法,无罪。 曾经有一场将刑事责任年龄降低的大讨论,当然,最后,也是
当前,社会上有不少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有的卑鄙恶劣,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有的庸俗低级,误导年青一代;有的公然挑战人们心理承受极限,严重影...
【长江十年禁渔】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官网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了关于实施禁捕,让长江修养生息的通告,通告内容涉及关于长江流域禁捕范围和时间...
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
到暑假了,不少学生党都利用这个时间兼职赚点钱,增加点社会经验,但日前,一段准大学生被“坑”的视频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