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有很多人,一旦做了违法的事,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弥补过错,承担责任而是想要逃避,以为自己只要躲的够远够久就可以完全不受法律的制裁,随着国家一次又一次的对犯罪分子的追逃,大多数逃犯都无处存身,进而被抓获,那么他们畏罪潜逃的行为是否会加重原来犯罪行为的量刑呢?
潜逃行为不会加重量刑
畏罪潜逃,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受到制裁而逃走,逃避法律追究。按照我国目前《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畏罪潜逃是不会增加刑期的,因为,犯罪嫌疑人犯罪以后,处于逃避法律追究,潜逃是人之常情,因此,不能将畏罪潜逃作为加重刑事处罚的条件。对对于投案自首,法律规定是会减轻或者免除刑事处罚的。
畏罪潜逃不是量刑的情节(潜逃期间继续违法犯罪的除外),一般不作量刑或从重处罚的依据。但潜逃后自首的依法还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还可以免除处罚。
畏罪潜逃是不是到达一定时间就会过了追诉期?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关于追诉时效明确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也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都说外出久了,还得常回家看看,普通人如此,畏罪潜逃的罪犯也是这样。不管逃得再远躲得再久,监狱永远都是罪犯的家。国家的腐败和犯罪是零容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所有犯罪潜逃的人缉拿归案值得点赞。逃得掉的最后监狱见,逃不掉的终究监狱见。所以人为罪犯,定要有自知之明,那就是山高路远,逃得再久再远,监狱依然是躲不掉的坎。
很多罪犯潜逃被抓的一刻,内心反而有了一种释怀感。横竖都是监狱坐穿,早抓了反而没有了心理包袱。这时候鳄鱼总会挤出几滴忏悔的眼泪,但已经于事无补,从犯罪的那刻起,他就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从逃跑的那刻起,他就站在了司法的对立面。畏罪潜逃者,被抓率只会是百分之百,虽远必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犯罪者不犯罪,万事若无,何至于连空气都得躲开?但一旦犯罪那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监狱见。逃得再远再久,无非就是人为地增加了追逃的难度而已,追逃的结果从来不变。越是出逃,越是有心理包袱,反而是一种对自己的变现折磨。所以畏罪出逃者只有被抓或马上被抓,不存在逃出生天的可能。当然,追逃办的努力也不可磨灭,各地追逃办也当将“一案一策”本地化,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错过每一个罪犯,不然监狱的空位因出逃罪犯而空置,只有监狱,才是罪犯最后的流浪点。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生活中若其他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您与他人发生纠纷,不妨来【好律师网】 请律师帮您采证或帮您解决纠纷。
离婚
案情简介:
简某与其丈夫于2005年1月26日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女。期间夫妻
在非法集资案件中,是不是集资平台的所有公开宣传行为,都会被认定为非法吸存罪要求的“公开性”特征?
【刑释男子打死劝戴口罩者被批捕,大学时曾杀害女友被9次减刑】3月28日,北京检方对外通报称,刑满
广东拟新增精神暴力为家暴并且还明确了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也属于精神暴力的受害者。 其实,
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陪护方面,这个规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落实起来恐怕比较难。 休假果然
【男子当众扒光前女友衣服获刑5年】4月1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妇联会同全国总工会发布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其中戚某强制侮辱案引发关注...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七十九条:(八)从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命质量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我国未成年犯罪开始呈现低龄化趋势,随着犯罪数量增多,案情复杂...
加载更多
您可能关心的问题
更多 >